2024-10-04|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平台 Vs. 垂直型的商業模式

羅振宇在《羅輯思維(商業篇)》一書中,關於平台型和垂直型商業模式的討論引發了我深刻的思考。這兩種模式不僅代表了不同的經營策略,更反映了企業如何在數位時代創造價值和保持競爭力。

羅振宇在書中提出,現代商業世界主要存在兩種商業模式:平台型和垂直型。這兩種模式各有其特點和優勢,而選擇哪種模式往往決定了企業的發展路徑和競爭策略。

首先是平台型模式。羅振宇舉例說,像 Google 和騰訊這樣的企業就是典型的平台型企業,這類企業的核心策略是「求多求全」。他們不僅追求內容的全面性,還致力於在各種場景中出現。平台型企業的目標是匯聚大量用戶,並在這些用戶之間創造網路協同效應。

以 Google 為例,它不僅提供搜尋引擎服務,還涵蓋了郵件、雲端儲存、地圖、瀏覽器等多種服務。這種多元化的策略使得 Google 能夠在用戶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從而建立起強大的用戶黏性。同樣,Facebook 通過其社交網路平台,匯聚了大量用戶,並在這些用戶之間創造了豐富的互動和價值交換。

相比之下,垂直型模式則採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羅振宇指出,垂直型企業的特點是「打一個洞,垂直下去,要扎到很深」。這類企業不追求全面覆蓋,而是專注於特定領域,提供深度的服務和體驗。

蘋果公司是垂直型模式的典範。蘋果不追求在所有領域都有所涉獵,而是專注於打造高品質的硬體產品和生態系統。通過提供一致的用戶體驗和緊密整合的產品線,蘋果成功地留住了客戶,並確保了持續的收入來源。

羅振宇還提到了一個有趣的案例:美國著名的電視台 HBO。面對串流媒體的崛起,HBO 並沒有選擇成為一個綜合性的內容平台,而是推出了自己的串流服務,只提供 HBO 自製的內容,而且定價甚至高於 Netflix。這個策略背後的邏輯是 HBO 對自己內容品質的自信,就像蘋果對自己產品的自信一樣。

這兩種模式的選擇不僅影響企業的經營策略,也決定了它們如何創造網路協同效應。平台型企業通過匯聚大量用戶來實現用戶之間的協同,而垂直型企業則通過提供一系列相互關聯的優質產品或服務,實現產品之間的協同。

羅振宇以迪士尼為例,說明了在選擇商業模式時所面臨的挑戰。迪士尼目前似乎處於一個十字路口:是要成為一個包羅萬象的內容平台,還是要專注於打造自己的優質內容和品牌體驗?這個選擇將決定迪士尼未來的發展方向。而在2024年的現在,Disney+的出現,已經表示其做出選擇。

在實際工作中,理解這兩種商業模式的特點和優勢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例如,如果我們在一家新創公司工作,了解這兩種模式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定位公司的發展方向。是要成為一個廣泛的平台,還是要在特定領域深耕細作?這個選擇將影響公司的產品策略、市場定位,甚至是人才招聘策略。

對於已經成熟的企業來說,理解這兩種模式也同樣重要。它可以幫助企業重新審視自己的定位,評估是否需要調整策略。例如,一個原本專注於某個垂直領域的企業,可能會考慮是否要擴展到相關領域,形成一個更大的生態系統。反之,一個試圖涵蓋多個領域的企業,可能會思考是否應該聚焦於自己最具優勢的領域。

透過平台型和垂直型這兩種商業模式的對比,羅振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理解現代商業運作的新視角。他指出,無論選擇哪種模式,關鍵在於能夠產生網路協同效應。平台型企業通過匯聚大量用戶來實現這一目標,而垂直型企業則通過提供緊密整合的產品或服務體系來達成。

這種思維框架不僅適用於大型企業的戰略決策,也可以指導中小企業的發展方向,甚至可以應用於個人職業規劃。它提醒我們,在商業世界中,清晰的定位和一致的策略往往比試圖面面俱到更能帶來成功。同時,它也強調了在數位時代,創造和維持網路效應的重要性,無論是通過匯聚用戶還是通過提供卓越的產品體驗。

圖片來源:Dall.E 生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