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官僚主義到飛輪效應

從官僚主義到飛輪效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像公司這樣的組織,其運作核心為何,是一個有趣的問題。羅振宇在《羅輯思維(歷史篇)》一書中,探討了關於官僚主義和飛輪效應,這兩個概念不僅幫助我們理解大型組織的運作邏輯,也為我們提供了創業與管理的新視角。

羅振宇在書中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官僚主義其實是現代社會的產物。在現代社會中,大規模的陌生人協作是常態,而這種協作必然導致任務的模組化。每個人只負責自己專業領域內的一小部分工作,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最終會成為什麼樣的成果。

這種模式的最大問題在於,它容易導致人們只關注自己當前的目標和行動,而忽視了這些行動堆積在一起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羅振宇將這種現象稱為官僚主義的最重要後果。

那麼,如何打破這種局限呢?羅振宇提出了「重新恢復思考」的概念。這意味著每個人都能超越自己目前的目標和手頭的工作,在更高的維度上找到這件事的意義。這不僅適用於政治領域,在日常工作中也同樣重要。

羅振宇在書中詳細分析了亞馬遜的成功策略,亞馬遜的創始人 Jeff Bezos 將公司的運作模式比喻為「飛輪效應」。這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邏輯:會員服務留住買家,雲服務和物流配送等基礎設施留住商家。商家增多,進一步吸引買家。買家購買量增加,商家就更難離開平臺。這反過來又促使基礎服務變得更有競爭力。

Bezos 將這個過程比喻為一個巨大而沉重的輪子。最初,要使這個輪子轉動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只要在輪子的每一個點上都施加力量,沿著同一個方向轉動,雖然開始會很慢,但每一次努力都不會白費。一旦輪子開始轉動,它就會轉得越來越快。

然而,實現飛輪效應並非易事。羅振宇指出了三個主要的難題:

  1. 找到正確的方向:亞馬遜的方向是不斷為用戶提供價格更低、品種更多、效率更高的商業服務。但對於其他公司來說,找到自己的核心方向可能並不容易。
  2. 堅持方向:在每一個決策關頭都堅持飛輪轉動的方向是一大挑戰。面對近在眼前的利益,或者明顯有效但可能偏離核心方向的手段,能否忍住不動心?這是對一個創業公司意志力的巨大考驗。
  3. 長期堅持:最難的是在漫長的時間裡堅持轉動這個輪子,不管發生什麼事,都不停下來,也不被任何誘惑分心。時間對人的考驗是最嚴酷的。

羅振宇還提出了一個重要觀點:一個公司不管走多遠,其實它能做什麼,都是由最初的原點決定的。這並不是說公司不能轉型或進行基因再造,而是說在發展的每一步中,決定突破方向的都是那個原始的動力。只要借助這個原力,公司就有可能比競爭對手做得更好。而且,越是做得好,這個力就越會被打磨得更強悍和銳利。

在工作中,我們如何運用這些概念呢?首先,我們需要時刻提醒自己跳出當前工作的框框,思考自己的工作如何與整個組織的目標相連接。這種「重新恢復思考」的能力可以幫助我們避免陷入官僚主義的陷阱,也能讓我們的工作更有意義和價值。

其次,無論是作為創業者還是管理者,我們都應該思考自己公司的「飛輪」是什麼。找到那個能夠產生正向循環的核心邏輯,並在每一個決策點上堅持這個方向,這是企業長期成功的關鍵。

最後,我們要認識到堅持的重要性。無論是個人職業發展還是企業經營,都需要長期的堅持和努力。正如亞馬遜的例子所示,只有持續不斷地推動飛輪,才能最終實現突破性的成果。

羅振宇不僅指出了官僚主義的根源,還通過飛輪效應的概念,展示了成功企業的運作模式。它提醒我們要跳出日常工作的框框,思考更大的願景,同時也強調了找到正確方向並長期堅持的重要性。

圖片來源: Dall.E 生成

圖片來源: Dall.E 生成


avatar-img
Roger學長的沙龍
22會員
43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Roger學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探討了收入來源如何塑造組織行為,涵蓋了國家治理、企業管理和個人職業發展等方面。通過分析不同類型的收入來源及其影響,文章揭示了這一概念在理解組織發展、選擇職業和評估公司時的重要性,並提供了實際應用的建議。
本文探討了達成共識的重要性和方法,指出傳統的強權和妥協方式的局限性。通過歷史案例和現實應用,強調了選擇合適人員而非改變不合適人員的重要性。文章還討論了這種方法在工作中的應用,以及如何在組織管理中實現真正的共識。
本文探討了戰略與戰術的本質區別,強調戰略思維在目標設定、過程特點和實現手法上的獨特性。通過歷史案例和現實應用,說明了戰略思維在國家治理、商業競爭和個人發展中的重要性,強調了尋求均衡和長遠利益的重要性。
本文探討了國家獨立與統一的趨勢,分析了小國獨立的有利條件和大國維持影響力的策略。強調了在全球化時代,靈活性和創造力的重要性,並提出了「海洋思維」的概念,對個人和組織發展提供了啟示。
本文基於羅振宇《羅輯思維(歷史篇)》中關於古羅馬帝國衰落的分析,探討了社會流動性和文化多樣性的重要性。文章通過歷史案例和現代理論,說明了維持流動性和多樣性對國家和組織長期發展的關鍵作用,並提供了在現代工作中應用這些洞見的具體建議。
本文探討了如何改變心智模式,文章指出改變的困難在於需要否定現在的自己,並提出了克服標籤化和抽象化傾向的方法。文章還結合心理學理論,提供了在工作中應用這些概念的具體建議,強調了具體化思維和持續成長的重要性。
本文探討了收入來源如何塑造組織行為,涵蓋了國家治理、企業管理和個人職業發展等方面。通過分析不同類型的收入來源及其影響,文章揭示了這一概念在理解組織發展、選擇職業和評估公司時的重要性,並提供了實際應用的建議。
本文探討了達成共識的重要性和方法,指出傳統的強權和妥協方式的局限性。通過歷史案例和現實應用,強調了選擇合適人員而非改變不合適人員的重要性。文章還討論了這種方法在工作中的應用,以及如何在組織管理中實現真正的共識。
本文探討了戰略與戰術的本質區別,強調戰略思維在目標設定、過程特點和實現手法上的獨特性。通過歷史案例和現實應用,說明了戰略思維在國家治理、商業競爭和個人發展中的重要性,強調了尋求均衡和長遠利益的重要性。
本文探討了國家獨立與統一的趨勢,分析了小國獨立的有利條件和大國維持影響力的策略。強調了在全球化時代,靈活性和創造力的重要性,並提出了「海洋思維」的概念,對個人和組織發展提供了啟示。
本文基於羅振宇《羅輯思維(歷史篇)》中關於古羅馬帝國衰落的分析,探討了社會流動性和文化多樣性的重要性。文章通過歷史案例和現代理論,說明了維持流動性和多樣性對國家和組織長期發展的關鍵作用,並提供了在現代工作中應用這些洞見的具體建議。
本文探討了如何改變心智模式,文章指出改變的困難在於需要否定現在的自己,並提出了克服標籤化和抽象化傾向的方法。文章還結合心理學理論,提供了在工作中應用這些概念的具體建議,強調了具體化思維和持續成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