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在一家公司上班時,由於是業務單位,因此除了訂定業務目標之外,也要訂出達成目標的「戰略」與「戰術」。但「戰略」與「戰術」這兩個名詞究竟有什麼差異呢?在《羅輯思維(歷史篇)》一書中,作者羅振宇深入淺出地解釋了戰略的本質,還通過歷史案例,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戰略與戰術上的差別。
羅振宇在書中提出了兩個有趣的戰略定義:「事後總結出來的好運氣」和「有選擇的放棄」。這兩個定義雖然看似簡單,卻道出了戰略的精髓。但更重要的是,他指出戰略和戰術之間的區別不僅僅是規模的大小,而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戰略和戰術在目標設定上的區別。戰術思維追求的是明確的勝利,就像象棋比賽,最終目標是將死對方。而戰略思維則更加注重達成新的均衡,就像圍棋,勝利可能只是多半目而已。
舉個例子,在商業競爭中,一些公司可能採取激進的價格戰略,試圖快速擊敗競爭對手。這種做法雖然可能帶來短期勝利,但往往會導致整個行業陷入惡性競爭。相比之下,那些具有戰略思維的公司會尋求與競爭對手共存的方式,比如通過差異化定位或開拓新市場,最終達成一個新的市場均衡。
其次,戰略和戰術在過程特點上也有顯著不同。戰術思維強調不斷累積己方力量,而戰略思維則更注重在複雜局勢中尋找平衡點。羅振宇在書中提到了一個非常生動的歷史案例:普魯士統一德國的過程中,俾斯麥和威廉一世之間的分歧。
當普魯士軍隊打敗奧地利並兵臨維也納城下時,威廉一世主張繼續進攻,佔領維也納。這是典型的戰術思維,追求徹底的勝利。然而,俾斯麥卻持不同意見。他認為沒有必要佔領維也納,因為這會給未來德國的統一製造不必要的困難。俾斯麥說:「政治的目的不是要從戰敗的對手身上榨取更多的利益,而是要考慮它在政治上的必要性。」這就是戰略思維的體現,考慮長遠利益,尋求新的均衡。
最後,戰略和戰術在實現手法上也有本質區別。戰術思維傾向於直接解決當前矛盾,推動矛盾激化,最終得出明確的輸贏結果。而戰略思維則更注重矛盾的轉化,從一個均衡向另一個均衡過渡。
這種思維方式不僅適用於國家治理和商業競爭,在個人生涯規劃中也同樣重要。很多人認為,只要積累足夠多的財富就能實現人生自由。但這其實是一種戰術思維。真正的人生戰略是努力推動當前的均衡向更有利的方向轉化,擺脫現有的局限,讓財富和力量真正為我所用。
以上說明,為我們說明了戰略思維的本質和重要性。羅振宇提醒我們,無論是在國家治理、商業競爭還是個人發展中,我們都需要超越簡單的勝負思維,學會在複雜的環境中尋找平衡,推動均衡向有利於我們的方向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