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從藥到毒:一個碩博士學生的學術迷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萬維剛老師曾說:

「天然成分被濃縮起來,就變成了藥。」

「高濃縮的東西用多了就會上癮,就變成了毒。」


這段話不禁讓我回想起自己一路追尋數學的歷程,

從熱愛到沉迷,甚至進而影響到我的學術生涯。


作為一個碩博士學生,我曾深陷數學這顆「藥」裡,

到後來,它竟變成了讓我迷失方向的「毒」。


raw-image



▌數學:我最初的學術救贖


在國高中時期,數學對我來說就像一顆強效的藥,

是唯一能帶給我確定性和成就感的科目。

相比其他需要模稜兩可思考的科目,數學的答案總是絕對的。


而這種絕對的確定性,對當時熱衷追求知識的我來說,

正是我在學術路上最大的救贖。

每個公式、每個定理都如同人類文明的濃縮精華,

像一劑解渴的良藥,讓我不斷想要吸收更多。


▌藥變成毒:學術成癮的危險


進入大學後,我對數學的追求愈加瘋狂,

尤其作為一個研究生,數學不再僅僅是課堂上的知識,

而是成為了我學術生命的核心。


這種癡迷漸漸超越了單純的學習需求。

高中課本看完後,我開始自學大學數學教材,甚至買來研究所的書自修。

這時候的數學,從我一開始的治療藥物,逐漸轉化成了一種「毒」。

我陷入了對純數學的上癮狀態,沉迷於那些複雜的理論,與現實越來越遠。


▌大三的覺醒:從數學幻覺中醒來


大三時,我在與兩位電機系朋友的討論中,猛然驚覺到:

我對數學的痴迷已經讓我與現實生活嚴重脫節。

這個時候,我接觸到了「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它讓我一直以來對數學的完美幻想徹底破滅。

這一刻,我才明白數學這個曾經的「藥」已經變成了我的「毒」,

讓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戒毒之路:重新找到學術的平衡


從那時起,我決定慢慢脫離純數學的世界,

開始投入更實務的研究,例如統計學和應用數學。

在碩博士階段,這些實務應用的領域雖然依然充滿挑戰,

但它們的「毒性」明顯較低,不再讓我迷失自我。

我開始慢慢找回自己,將數學當作一個工具,

而不是讓我沉溺的終極目標。


▌數學癮的餘毒:偶爾偷吸一口


雖然現在的我專注於機器學習與生成式資料科學,

這些領域同樣迷人,但總少了當年數學帶來的那種強烈快感。

偶爾在週末,我會偷偷拿起Springer的數學書,

在沒人注意的時候,快速吸一口純數學的「餘毒」。

但我知道,這些已經不再是我日常生活的核心,

而是我偶爾懷念過去的片段。


對於現在正在攻讀碩博士的你,

無論是在追求學術真理的路上,還是在面對研究壓力時,

都要小心那些看似迷人、實則可能讓你迷失的「毒」。

學術的世界廣大而迷人,但找到平衡點,才能避免陷入無法自拔的迷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630會員
2.0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你不需要延遲滿足感來懲罰自己,而是藉由療癒去發現你再也不依賴低層次的滿足了。
Thumbnail
你不需要延遲滿足感來懲罰自己,而是藉由療癒去發現你再也不依賴低層次的滿足了。
Thumbnail
大二的某個暑假,我讀了哥德爾不完備定理,這經驗改變了我對數學的看法。從那時起,我不再認為數學是終極的真理之道,而只是構造論據的一種工具罷了。 ▋數學的邏輯限制 哥德爾不完備定理揭示了一個震撼人心的事實:在任何足夠強大的邏輯系統內,都存在無法被證明或證偽的命題。這意味著,即使在看似完美的數學世
Thumbnail
大二的某個暑假,我讀了哥德爾不完備定理,這經驗改變了我對數學的看法。從那時起,我不再認為數學是終極的真理之道,而只是構造論據的一種工具罷了。 ▋數學的邏輯限制 哥德爾不完備定理揭示了一個震撼人心的事實:在任何足夠強大的邏輯系統內,都存在無法被證明或證偽的命題。這意味著,即使在看似完美的數學世
Thumbnail
在數學系的世界裡,數學不僅是一門學科,更像是一位神。學數學的人常常從「信徒」的角色開始,最後卻成了「祭品」。 以下是我的一些觀察和體會,分享給大家。 ▋一、數學系的信仰之旅:從神的信徒到神的祭品 在數學系一、二年級的時候,多數學生還停留在對數學的崇拜階段。 數學的
Thumbnail
在數學系的世界裡,數學不僅是一門學科,更像是一位神。學數學的人常常從「信徒」的角色開始,最後卻成了「祭品」。 以下是我的一些觀察和體會,分享給大家。 ▋一、數學系的信仰之旅:從神的信徒到神的祭品 在數學系一、二年級的時候,多數學生還停留在對數學的崇拜階段。 數學的
Thumbnail
「天然成分被濃縮起來,就變成了藥。」 「高濃縮的東西用多了就會上癮,就變成了毒。」 這段話出自萬維剛老師的《菁英日課》,讓我重新思考了「藥」與「毒」的界線。這不禁讓我回想起,我與數學之間的濃烈關係。 ▋數學是藥 年輕的我熱愛數學,幾乎到了「無藥可救」的程度。
Thumbnail
「天然成分被濃縮起來,就變成了藥。」 「高濃縮的東西用多了就會上癮,就變成了毒。」 這段話出自萬維剛老師的《菁英日課》,讓我重新思考了「藥」與「毒」的界線。這不禁讓我回想起,我與數學之間的濃烈關係。 ▋數學是藥 年輕的我熱愛數學,幾乎到了「無藥可救」的程度。
Thumbnail
萬維剛老師曾說: 「天然成分被濃縮起來,就變成了藥。」 「高濃縮的東西用多了就會上癮,就變成了毒。」 這段話不禁讓我回想起自己一路追尋數學的歷程, 從熱愛到沉迷,甚至進而影響到我的學術生涯。 作為一個碩博士學生,我曾深陷數學這顆「藥」裡, 到後來,它竟變成了讓
Thumbnail
萬維剛老師曾說: 「天然成分被濃縮起來,就變成了藥。」 「高濃縮的東西用多了就會上癮,就變成了毒。」 這段話不禁讓我回想起自己一路追尋數學的歷程, 從熱愛到沉迷,甚至進而影響到我的學術生涯。 作為一個碩博士學生,我曾深陷數學這顆「藥」裡, 到後來,它竟變成了讓
Thumbnail
|向人類大歷史中的藥物獵人致敬!| 從藥學研究和制度變遷,看到藥房、藥師、藥廠、藥學院的起源故事, 前科學時期的千年藥草學,如何發展成現代兩百年的醫藥化學, 翻開藥物獵人的筆記,跟著絕命毒師的腳步, 閱讀一本專講藥物的醫學史,尋訪一個藥毒不分家的奇異世界。
Thumbnail
|向人類大歷史中的藥物獵人致敬!| 從藥學研究和制度變遷,看到藥房、藥師、藥廠、藥學院的起源故事, 前科學時期的千年藥草學,如何發展成現代兩百年的醫藥化學, 翻開藥物獵人的筆記,跟著絕命毒師的腳步, 閱讀一本專講藥物的醫學史,尋訪一個藥毒不分家的奇異世界。
Thumbnail
食藥史 本以為會艱澀難讀 實際上是個門外漢也可順利閱讀的藥物的書籍 作者想表達核心概念是: 世間沒有好藥,也沒有不好的藥,每一種藥都有好有壞 每一種有效的藥物,都有潛在的不良副作用 書中選了10種藥物 每一章節像是看故事般的走進藥物的世界 讓我最深刻的是第一章:鴉片 早期沒有藥物法令管制時,甚至寶寶
Thumbnail
食藥史 本以為會艱澀難讀 實際上是個門外漢也可順利閱讀的藥物的書籍 作者想表達核心概念是: 世間沒有好藥,也沒有不好的藥,每一種藥都有好有壞 每一種有效的藥物,都有潛在的不良副作用 書中選了10種藥物 每一章節像是看故事般的走進藥物的世界 讓我最深刻的是第一章:鴉片 早期沒有藥物法令管制時,甚至寶寶
Thumbnail
#批踢踢徵友板的往事 差不多讀神話學上到李維斯妥的結構主義時 我就知道為什麼了 對於音符、數字這種近乎世界通用的「符號」 我一向有種神奇的嚮往 所以當老師說起世界上創世神話的共通性時 神話學簡直就把我迷得不得了 成天在那裡尋找神話故事背後的「符號」 所以在那個msn space和奇摩交友並存的年代
Thumbnail
#批踢踢徵友板的往事 差不多讀神話學上到李維斯妥的結構主義時 我就知道為什麼了 對於音符、數字這種近乎世界通用的「符號」 我一向有種神奇的嚮往 所以當老師說起世界上創世神話的共通性時 神話學簡直就把我迷得不得了 成天在那裡尋找神話故事背後的「符號」 所以在那個msn space和奇摩交友並存的年代
Thumbnail
自一位著名的成癮專家,一個挑釁性的、獨特的權威歷史,講述了複雜的全球企業如何將人類大腦的獎勵中心作為目標,驅使我們上癮,從止痛藥到大麥克,到電玩遊戲到社群軟體,並帶來驚人的社會後果。 我們生活在一個成癮的時代,從強迫性的遊戲、購物到暴飲暴食和藥物濫用,我們能做些什麼,才能抵制那些陰險而刻意纏繞我們大
Thumbnail
自一位著名的成癮專家,一個挑釁性的、獨特的權威歷史,講述了複雜的全球企業如何將人類大腦的獎勵中心作為目標,驅使我們上癮,從止痛藥到大麥克,到電玩遊戲到社群軟體,並帶來驚人的社會後果。 我們生活在一個成癮的時代,從強迫性的遊戲、購物到暴飲暴食和藥物濫用,我們能做些什麼,才能抵制那些陰險而刻意纏繞我們大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今年(109學年度)學測「數學科」15級分人數暴增。大考中心坦言行政監督不周,「數學科」難度不符預期,大考中心主任請辭。今年拿到最高15級分的人數以「數學科」最多,共1萬4489人,約佔總報考人數約13萬3000人的11%,約是去年的兩倍,而由於去年(108學年度)學測數學科高分群人數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今年(109學年度)學測「數學科」15級分人數暴增。大考中心坦言行政監督不周,「數學科」難度不符預期,大考中心主任請辭。今年拿到最高15級分的人數以「數學科」最多,共1萬4489人,約佔總報考人數約13萬3000人的11%,約是去年的兩倍,而由於去年(108學年度)學測數學科高分群人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