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意外頻傳,政府不管?!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無法可管!台灣尚未制定相關法令,教育部體育署、台北市體育局無攀岩場館安全規則。期許能像游泳池一樣,有教育部的「游泳池管理規範」,明文規定配置救生員及安全設備的設置標準。


以攀岩場最具爭議的自動確保器為例,隨著產品與設施自動化,安全使用規則與法令卻無法跟上發展的速度,攀岩相關協會也無使用規範,只能仰賴業者的經驗與良心,提供自動確保攀登的服務。



自動確保器的使用方式非常簡單,就是把自動確保器的扣環連結到攀爬者身上,即可發揮其確保效果。如同汽車繫安全帶一樣,簡單到三歲小孩都會使用,是最重要卻也非常容易被忽略的


隨著交通事故、血淋淋的傷亡數字與悲劇,推動了法案的建立,明文規定駕駛前應繫安全帶,汽車廠商會以鳴響裝置和亮燈符號,提醒駕駛者完成「駕駛前的安全措施」。然而,攀岩是比較小眾的領域,國內傷亡人數也不足以引起大眾的注意與共鳴。查看國外許多案例


2020 年內湖運動中心發生了自動確保器的獨攀意外,蘇姓女子在第三次攀登時,未扣上自動確保器的安全扣環,數分鐘後從高處墜落死亡。



事故發生後,檢調、法院請攀岩協會、其他岩館經營者前來說明,然而,攀岩協會與業者其實都是同一群人,他們的說法相當一致:「協會沒有規定,不清楚各廠牌的安全守則。」「其他岩場都沒有遵循產品說明書上的安全守則設置,這是業界的常態。」


在 2020~2024 年,刑事、民事訴訟進行時,2022 年 9 月曾向台北市體育局陳情,希望引起政府機關的注意,重新檢驗攀岩場館的安全措施,落實其管理的責任。陳情之回覆附在文章最後1


陳情無效後,2023 年 11 月向台北市議員詹為元議員陳情,12 月由台北市體育局劉寧添副局長召開會議,討論運動中心之攀岩場使用規範、檢核流程與設施設備規範,會議記錄共六頁,附在文章最後2


結論


體育局無法源依據強制要求攀岩場改善現有環境,安全措施也毫無共識,僅能口頭勸導。但相信經過這些陳情,讓體育局、議員、救國團更了解攀岩界的安全隱憂。


引進新型器材帶動運動風氣,是一件很勇敢、很有前瞻性的作為,但深入了解器材的風險並提供適切的安全措施與服務,則是一種社會責任,希望透過「自動確保器傷亡事件」引起大家省思,期許未來新的運動科技產品,皆能配有更好的安全措施,讓人民能安心的在運動場館——「人為可控制的安全環境中」盡情挑戰運動極限。




【附錄一】2022 年 9 月台北市體育局陳情回覆

raw-image
raw-image



【附錄二】2023 年 12 月台北市攀岩場地使用規則討論會議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1會員
6內容數
Enjoy Clilmbing Go Home Safely 願所有岩友都能平安回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攀岩設施 來到內湖運動中心,天氣炎熱,我順便在超商的冷氣房裡吹了會兒冷氣。在尋找廁所時,無意間看到一整面牆都設有室內攀岩等運動設施,這讓我感到非常好奇。平時似乎很少看到有人在這裡進行攀岩活動,但今天是假日,攀岩的人數似乎不少,讓這個運動區域顯得格外熱鬧。 攀岩支撐點 這些密密麻麻的東西其實就是
#溪降行程記錄-瀑布、落差、開繩
政府直到2019年解禁之前,對山域活動皆採消極、封閉的態度,山林開放後,伴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讓許多國人開始接觸山林。這讓長期以來一直被漠視及汙名的台灣登山活動,有了再次被重視的轉機。然而,短時間、大量登山者湧入山上,對山域環境造成影響之外,更對登山文化的變化產生了莫大的危機。 而沒有合適的教育課
Thumbnail
過度輕忽-對於非技術性登山,就不危險的認知,並不是好現象。 不是只有需要高度technique式攀登。 要使用確保繩索、大D環扣、攀登輔助器材以攻克岩壁、山徑,才是算具備強大的技術性登山,也才更值得耗時間征服山頭?! 因為登山,不論技術或非技術性,登山攀爬所伴隨而來的風險、周遭岩峻地形,並不是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 我是宥爸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甚麼是安全邊際?? 有去過合歡山的朋友有沒有注意到 在武嶺亭後面有一排欄杆 禁止遊客跨越 以免發生意外 這就是現實生活中的安全邊際 但是有些人不聽勸告 硬是要跨越欄杆拍照 也真的因此有人失足摔落山谷 這就是沒有注意安全邊際的重要性 那在
Thumbnail
朋友相約去東引老鼠砂石林攀岩,保護點失效造成兩人雙雙墜落,一人重傷。 攀岩意外演變成朋友相告,揪團玩戶外活動發生意外,法律責任歸誰呢?
Thumbnail
攀樹的應用有哪些?首先它可以是一種休閒活動,也可以是工作上的選擇,還能夠是變成競賽項目。 然而在攀樹的世界裡,有更多值得探討人跟大自然之間的互動。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攀岩設施 來到內湖運動中心,天氣炎熱,我順便在超商的冷氣房裡吹了會兒冷氣。在尋找廁所時,無意間看到一整面牆都設有室內攀岩等運動設施,這讓我感到非常好奇。平時似乎很少看到有人在這裡進行攀岩活動,但今天是假日,攀岩的人數似乎不少,讓這個運動區域顯得格外熱鬧。 攀岩支撐點 這些密密麻麻的東西其實就是
#溪降行程記錄-瀑布、落差、開繩
政府直到2019年解禁之前,對山域活動皆採消極、封閉的態度,山林開放後,伴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讓許多國人開始接觸山林。這讓長期以來一直被漠視及汙名的台灣登山活動,有了再次被重視的轉機。然而,短時間、大量登山者湧入山上,對山域環境造成影響之外,更對登山文化的變化產生了莫大的危機。 而沒有合適的教育課
Thumbnail
過度輕忽-對於非技術性登山,就不危險的認知,並不是好現象。 不是只有需要高度technique式攀登。 要使用確保繩索、大D環扣、攀登輔助器材以攻克岩壁、山徑,才是算具備強大的技術性登山,也才更值得耗時間征服山頭?! 因為登山,不論技術或非技術性,登山攀爬所伴隨而來的風險、周遭岩峻地形,並不是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 我是宥爸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甚麼是安全邊際?? 有去過合歡山的朋友有沒有注意到 在武嶺亭後面有一排欄杆 禁止遊客跨越 以免發生意外 這就是現實生活中的安全邊際 但是有些人不聽勸告 硬是要跨越欄杆拍照 也真的因此有人失足摔落山谷 這就是沒有注意安全邊際的重要性 那在
Thumbnail
朋友相約去東引老鼠砂石林攀岩,保護點失效造成兩人雙雙墜落,一人重傷。 攀岩意外演變成朋友相告,揪團玩戶外活動發生意外,法律責任歸誰呢?
Thumbnail
攀樹的應用有哪些?首先它可以是一種休閒活動,也可以是工作上的選擇,還能夠是變成競賽項目。 然而在攀樹的世界裡,有更多值得探討人跟大自然之間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