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technique非技術性登山(路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過度輕忽-對於非技術性登山,就不危險的認知,並不是好現象

不是只有需要高度technique式攀登,要使用確保繩索、大D環扣、攀登輔助器材以攻克岩壁、山徑,才是算具備強大的技術性登山,也才更值得耗時間征服山頭?!

因為登山,不論技術或非技術性,登山攀爬所伴隨而來的風險、周遭岩峻地形,並不是用有/無技術性登山,來評判個人登山技巧及風險。非技術性登山,不代表就是無需任何登山技巧的無腦式爬山;個人體能、登山方式、路線評斷、離線地圖使用、野外露宿、高山煮食技能,在在都是需要經驗累積或學習。

在台灣裡的各個百岳、山頭山徑,從自家隔壁小山一直到百岳高山等,雖然被新聞內容認定為:幾乎是未具技術性登山路線。但不代表在台灣的山,就是相當容易行進、攻頂,只需要「會走路」就會抵達的山頭,而且一路絕對安全無虞。

我想說的是,臺灣的高山百岳,山勢高聳陡峭,深壑絕壁型的山徑路線,雖然絕大多數的百岳山徑,無需高度攀岩技巧(只有部份徒手攀岩技巧的路段需使用),但是一旁就是深谷絕壁的陡峭地形,或是合併冰雪的混合式山徑,光是找踩點就要萬分小心翼翼。絕對不是只要「會走路就能登高山百岳」,在行進台灣高山的過程中,像是重裝走過奇萊東稜的鐵線斷崖,如何保持平衡以走過細小踩點、善用輔助繩以走過馬博橫斷的烏拉孟斷崖、垂降下攀小霸尖山或是憑藉累積的經驗,精準判斷混合岩峭陡坡的冰雪踩點、面對陡下坡的奇萊北峰的部分破碎岩面,要如何安穩健行等!

這些仍是需要相當登山識能的技術、技巧,而不是錯誤的、毫無非技術性技巧可言。

所以,不要認為台灣的高山百岳、中級山或郊山等山徑、山頭,因不具嚴苛的技術性登山認證就輕忽,覺得山勢絕對安全、無風險,就不需要任何登山或攀岩技術,好嗎….。

馬博橫斷著名的烏拉孟斷崖,已經被曬到脫皮的我🤣

馬博橫斷著名的烏拉孟斷崖,已經被曬到脫皮的我🤣

馬博橫斷著名的烏拉孟斷崖,中段 隔壁就是破碎山壁,一不小心就直接下去,回不到人間了

馬博橫斷著名的烏拉孟斷崖,中段 隔壁就是破碎山壁,一不小心就直接下去,回不到人間了

馬博橫斷著名的烏拉孟斷崖,行進中的隊友

馬博橫斷著名的烏拉孟斷崖,行進中的隊友

混合冰雪岩徑地形 馬博橫斷-秀姑巒山

混合冰雪岩徑地形 馬博橫斷-秀姑巒山

奇萊北峰,黑色奇萊翻過後就是奇萊東稜路段,山勢陡峭

奇萊北峰,黑色奇萊翻過後就是奇萊東稜路段,山勢陡峭

奇萊東陵-重裝又要保持平衡,正走過鐵線斷崖的細小踩點

奇萊東陵-重裝又要保持平衡,正走過鐵線斷崖的細小踩點

自小霸尖山下切,部分攀降及使用輔助繩

自小霸尖山下切,部分攀降及使用輔助繩

走過馬博橫斷中,巧遇冰雪秀姑巒山

走過馬博橫斷中,巧遇冰雪秀姑巒山


關鍵字:

#高山百岳#技術與非技術#馬博拉斯橫斷#烏拉孟斷崖#奇萊東稜#鐵線斷崖

#小霸尖山垂降#奇萊北峰破碎岩面陡峭#黑色奇萊#攀岩與攀爬#登山健行#善用輔助繩

#台灣的山面很陡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yan's focus.
3會員
42內容數
從山到海,從法律到政策,所有與人與物的相遇,都值得紀錄。
Lyan's focus.的其他內容
2025/01/23
有關20240702報導 當越南和泰國營造業移工在我國最大的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提供勞務時,冒著債役風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位國際記者?Peter Bengtsen 相當關注外東南亞籍移工於大型跨國連鎖企業廠辦的工作環境及仲介費議題,從
Thumbnail
2025/01/23
有關20240702報導 當越南和泰國營造業移工在我國最大的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提供勞務時,冒著債役風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位國際記者?Peter Bengtsen 相當關注外東南亞籍移工於大型跨國連鎖企業廠辦的工作環境及仲介費議題,從
Thumbnail
2025/01/22
論  非洲難民遷徙與日本居留許可之裁量權 首先,謝謝那些正面、負面的流言 希望國際人權議題與移民、難民居留許可政策能更加受到重視 從非洲喀麥隆一路到日本東京鎌倉的難民 經辯護士(律師)、有力人士幫助那長年在日難民居留權、身心折磨與巨大苦難,而在我身上,成為過去與傷疤的苦何以比擬?
Thumbnail
2025/01/22
論  非洲難民遷徙與日本居留許可之裁量權 首先,謝謝那些正面、負面的流言 希望國際人權議題與移民、難民居留許可政策能更加受到重視 從非洲喀麥隆一路到日本東京鎌倉的難民 經辯護士(律師)、有力人士幫助那長年在日難民居留權、身心折磨與巨大苦難,而在我身上,成為過去與傷疤的苦何以比擬?
Thumbnail
2025/01/22
最近的新聞實在令人遺憾,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經濟部中小企業聯合輔導基金會、臺北市市府社會局、衛生福利部、外交部等等,一連串的公務門體系內的茶壺風暴-職場霸凌事件頻傳。 而一切事件的起因是一位科員之死,死亡了,然後呢? 總統道歉、行政院院長道歉,難道就能止血?眾多發生的,檯面下的職場霸凌事件就能愕
Thumbnail
2025/01/22
最近的新聞實在令人遺憾,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經濟部中小企業聯合輔導基金會、臺北市市府社會局、衛生福利部、外交部等等,一連串的公務門體系內的茶壺風暴-職場霸凌事件頻傳。 而一切事件的起因是一位科員之死,死亡了,然後呢? 總統道歉、行政院院長道歉,難道就能止血?眾多發生的,檯面下的職場霸凌事件就能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爬升450 公尺單程1.5公里,來回時間2小時 🛤️ 大關山隧道口 ▸落石崩壁 ▸ 樹林+拉繩 ▸ 稜線 ▸ 三角點 下坡的技巧 第一關-克服心裡不剎車障礙 落差大的下坡踩剎車既危險又費腿,因觸地時間長,會讓力集中在腳掌上 第二關-後腳跟著地
Thumbnail
爬升450 公尺單程1.5公里,來回時間2小時 🛤️ 大關山隧道口 ▸落石崩壁 ▸ 樹林+拉繩 ▸ 稜線 ▸ 三角點 下坡的技巧 第一關-克服心裡不剎車障礙 落差大的下坡踩剎車既危險又費腿,因觸地時間長,會讓力集中在腳掌上 第二關-後腳跟著地
Thumbnail
"生活"就像"爬山"一樣 上山時努力盡力攀爬 登頂時才能一望無際 下山時才能享受風景 "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 "看淡"所有的不辭而別 "享受"所有的酸甜苦辣
Thumbnail
"生活"就像"爬山"一樣 上山時努力盡力攀爬 登頂時才能一望無際 下山時才能享受風景 "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 "看淡"所有的不辭而別 "享受"所有的酸甜苦辣
Thumbnail
這次分享的是2024/3月底到大溪爬山,但沒有登頂的故事....「為什麼沒有登頂?」,因為我沒做好功課就出發了,想做好功課的你,一定要看完我這篇文章啦!
Thumbnail
這次分享的是2024/3月底到大溪爬山,但沒有登頂的故事....「為什麼沒有登頂?」,因為我沒做好功課就出發了,想做好功課的你,一定要看完我這篇文章啦!
Thumbnail
過度輕忽-對於非技術性登山,就不危險的認知,並不是好現象。 不是只有需要高度technique式攀登。 要使用確保繩索、大D環扣、攀登輔助器材以攻克岩壁、山徑,才是算具備強大的技術性登山,也才更值得耗時間征服山頭?! 因為登山,不論技術或非技術性,登山攀爬所伴隨而來的風險、周遭岩峻地形,並不是
Thumbnail
過度輕忽-對於非技術性登山,就不危險的認知,並不是好現象。 不是只有需要高度technique式攀登。 要使用確保繩索、大D環扣、攀登輔助器材以攻克岩壁、山徑,才是算具備強大的技術性登山,也才更值得耗時間征服山頭?! 因為登山,不論技術或非技術性,登山攀爬所伴隨而來的風險、周遭岩峻地形,並不是
Thumbnail
這兩張照片,都是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里,一個是技術路線,一個是非技術路線,你看得出差別嗎? 除了左邊充滿岩石,右邊有很多雪可以走以外,最重要的是,兩個都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機會,都有風險與心理上的難度。 對台灣人而言,這是「攀岩」和「爬山」的不同。
Thumbnail
這兩張照片,都是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里,一個是技術路線,一個是非技術路線,你看得出差別嗎? 除了左邊充滿岩石,右邊有很多雪可以走以外,最重要的是,兩個都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機會,都有風險與心理上的難度。 對台灣人而言,這是「攀岩」和「爬山」的不同。
Thumbnail
陳彥博的出發,是開啟我越野世界的鑰匙,在山林中跑步,聽起就好浪漫不是嗎?
Thumbnail
陳彥博的出發,是開啟我越野世界的鑰匙,在山林中跑步,聽起就好浪漫不是嗎?
Thumbnail
#運動攀登| #龍洞|校門口|oh!(5.8) 這上面的景色,我想我會記得很久很久。 花了13分鐘完攀,嘗試了3次,最後一次掉了3次,20米的攀登路線,我以為我不可能做得到。 「要放棄嗎?還是再嘗試一下?」矛盾的念頭一直不時在腦海中交替出現。 無能為力的感覺越來越強烈,同時,在每
Thumbnail
#運動攀登| #龍洞|校門口|oh!(5.8) 這上面的景色,我想我會記得很久很久。 花了13分鐘完攀,嘗試了3次,最後一次掉了3次,20米的攀登路線,我以為我不可能做得到。 「要放棄嗎?還是再嘗試一下?」矛盾的念頭一直不時在腦海中交替出現。 無能為力的感覺越來越強烈,同時,在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