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0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展覽】世間萬物皆有自傳,一物一景皆為自畫像|奇美博物館《時代的臉孔:從莎士比亞到紅髮艾德》

畫齡即將邁入第三年了,我一直不懂為什麼自己一直鍾情於人物肖像畫?無論嘗試多少次其他的主題,我最終還是會回到肖像上,我也發現很多人都很想「被畫」,很想看見別人眼中的自己,這樣的心態我一直不太能理解⋯⋯原本抱著朝聖大師技法的心情來觀摩奇美的肖像展,卻意外得到了一些答案。

世間萬物皆有自傳,一物一景皆為自畫像(Everything is autobiographical and everything is a portrait.)

「打從文明初始,人類一直在尋找能永久紀錄自身存在的方法,而強調臉部特徵的肖像畫是對這項需求的回應。」就像今天的自拍,可以選擇適合的濾鏡與修圖去呈現自己最想要的樣子,畫家就是古人的濾鏡,找到適合風格的畫家,畫出自己「最好的樣子」呈現給大家看,想想這不就跟現在大家都要經營社群形象是一模一樣的事嗎?

所以肖像之下的深度,其實是洞悉人性。

回頭自省為什麼我這麼著迷於肖像畫?或許是我從小就在人來人往的大城市長大「人」是我的舒適圈,即便人一直在帶給我傷害,還是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比人海帶給我更多安全感,我也很需要很多的朋友和人去消耗我自己都很難一個人消化的情感跟能量。或許這也是為什麼我一度當了記者,我心中一直有股強大的驅動力推動著自己去了解和擁抱人。

看完展覽我才意識到,畫畫不是找找照片、照本宣科地描繪五官就好,我忘了畫筆下仍然需要文本,畫家跟記者一樣,需要互動和認識描繪的對象,才能真的畫出他的靈魂。

本文可搭配 Podcast 無用的浪漫派 EP9 古人的自拍宇宙:畫與被畫其實都想被愛
即時更新 𝓕𝓸𝓵𝓵𝓸𝔀 𝓕𝓪𝓲𝓷 𝓙𝓲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