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5|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釀影評|【​2024 TIAF 臺中國際動畫影展】短片篇:透過奇思異想,覓得遁逃之地

《內在的世界》電影劇照/TIAF 臺中國際動畫影展 提供

《內在的世界》電影劇照/TIAF 臺中國際動畫影展 提供

放諸全世界創作者的短片動畫作品,總是少有在大銀幕上看到的機會,可「動畫」此一創作媒介之特別,是得以能人所不能。直至近幾年台灣動畫作品於國際上大放異彩,臺灣觀眾終於逐漸發覺動畫作品奇異的美,或許是為真實生活尋找想像出口的蹊徑。此次臺中國際動畫影展,更邀請第 57 屆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獎得主謝文明導演,以策展視角,選映獨具個人風格的大師作品,其中法國作品《內在的世界》(The World Within,2020)更是直指所有創作者的內心世界,作品描述年輕畫家過度投入創作,以致與現實脫節,陷入幻覺與妄想的故事。

如謝文明曾於一場專訪中,提及他的動畫作品《肉蛾天》(Meats Day,2006)裡的阿蛾正是他的化身,而細瘦身軀背後的大竹簍,正是他對創作的想望、嚮往,亦是他的焦慮與恐懼。《內在的世界》在每一幀畫面上都充滿創造力,以黑白線稿和水彩展現出心靈狀態的蒼白無力與思想的靈動性,而顏色與動畫細節更呈現了精神上的喜悅與痛苦紛呈──當才華與藝術是賦予生命力的跳動色彩,同時也是眾人極力想掙脫的束縛。再怎麼熱愛的事物,倘若燃燒到極致也會成灰,但萬象的脈動也許能讓我們再次感官這個世界,或讓創作者感覺到自己被溫柔地擁抱,即使只是一顆松鼠遺落的橡樹果。

《明天請別下雨》電影劇照/TIAF 臺中國際動畫影展 提供

當創作者感覺到自己被他人的創作承接,或許回望生活本身,便會發覺生活即是一場密室逃脫。如「短片競賽二:生活是場密室逃脫」的作品《明天請別下雨》(It Shouldn’t Rain Tomorrow,2024)講述即將搬回老家的女人,正嘗試與其母親再次共同生活,卻由此發覺其心靈狀態已與母親漸行漸遠。當母女角色的逆轉作為成長的隱喻,原先受母親照顧的女兒,便成為了照料母親的成年女性。當女兒逐漸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與母親的交流越發困難,可即使無法如過去那般相處,愛與羈絆仍隱隱根植於心中,母女之間無聲的情感交織,透過成長所帶來的、無法逆轉的變化,亦在靜默中流露出一種溫柔的哀愁。

「學生短片競賽二:窒愛療癒 OK 繃」的作品《迴程》(Homing,2024),亦講述與家庭重新相處、嘗試和解的故事,可即使長大,暴雨的陰影依舊無法抹去,母親的嚴厲仍然籠罩著主角,成了無法逃避的恐慌。無法表達的情感及隱藏在壓迫底下的愛與期望,在暴雨消退後,轉為靜謐,長久以來的壓抑悄然釋放⋯⋯此作勾勒出家庭情感的複雜,從緊繃到釋放,深沉的情感,都在每一滴雨水與暴雨過後的晴空下,悄悄閃爍。

《纏》電影劇照/TIAF 臺中國際動畫影展 提供

除了業界知名的創作者,學生創作者亦透過作品再次爬梳家庭關係。「學生短片競賽一:青春逆襲篇章」的作品《纏》(Braided, 2023),藉由母親編的辮子,隱喻著羈絆與束縛,以及漫長的女性成長之旅。剪斷一條辮子為何使人害怕?──是怕這無情的一刀下去,話就再也說不出口,沒有絲線將我收束。我的情感與命根、傳統與未來,將散落各地,沒有一條路引我回家。《纏》以整理髮絲、綁束頭髮的童年經驗出發,一路回溯至起初,望見自己何以成為現在的形貌。一句「其實,我害怕了。你呢?」點出母親是女孩的反面,「被動、不安、故作堅強」則是這段關係共享的情緒。我們並無法擺脫自己從何而來,倘若清楚這一點,肯認並接受此一事實,如此一來,我們和媽媽便能牽手回家,好好前去。

倘若最終我們並無法向前走,或許也能輕輕地和昨日告別。

《青春斷片》電影劇照/TIAF 臺中國際動畫影展 提供

「短片競賽一:一起和昨天說再見」的《青春斷片》(My Teenage Blackout, 2024),是派對少年在昏迷之後流轉的一場精神式的逃亡。在吞下一條毛毛蟲後,少年的青春斷了片,像是鄔瑪・舒曼(Uma Thurman)在《追殺比爾》(Kill Bill:Volume 1,2003)中以意志呼喚自己的腳指頭,少年在昏迷中渴望擁有喚醒肚內毛蟲的超能力,用以攫取對自己生活的掌控權。也許青春都需要一場如荒漠的昏迷,方能澈底重啟,藉以看清擾雜心緒底下,有哪些是真正的寶物,有哪些是需要擺脫的,又有哪些是需要擁抱的。而毛毛蟲實義上的破繭成蝶,則是全然綻放屬於自己的生命。

跟著翩翩起舞的蝴蝶,《水中蝴蝶》(Butterfly, 2024)以蝶作為隱喻,呈現展翅的自由美麗,亦指涉被囚禁的困窘恐懼。柔軟熱情的油畫筆觸,清澈而濃厚的色彩,橘紅的臉龐與藍綠的泳池,一股野獸派的奔放真情,在水面上下、泅泳吸吐之間,回首男人一生的回憶。從清亮的暖黃調到緊迫深冷的藍色,一場泳池中的追逐競賽彷彿道盡一生的起伏,當蝴蝶飛入水中,將迎來的是釋放,或一場永劫而不得重生的墜落?

墜落之後所落入的異次元世界,或許是創作者、觀眾的遁逃之地。

《夜貓》電影劇照/TIAF 臺中國際動畫影展 提供

「學生短片競賽二:窒愛療癒 OK 繃」單元以《夜貓》(Night Owl,2024)的奇思異想,帶領貓奴們走進再熟悉不過的危險日常(「乳牛貓貓」用執著的表情推著桌邊的桌子)。貓是液體,也可以是其他物質、狀態和元素──由此構成了《夜貓》的世界觀。有點社恐、容易誤傷他人的「火焰貓貓」,好不容易交到了新朋友「水貓貓」,卻不小心把新朋友變成水蒸氣了⋯⋯全片無台詞,繽紛絢爛又流暢的視覺體驗,讓人沉浸其中歎為觀止,跟著火焰貓貓一起經歷牠的尋友之旅,帶著湯淺政明的奇想能量,有如貓版的《炎拳》(ファイアパンチ,2016-2018)和《元素方城市》(Elemental,2023),是一部愛貓、愛動畫之人不容錯過的高水準佳作。

「短片競賽四:異次元正在爆炸」單元的《馬塔和馬托》(Matta and Matto,2023)塑造出禁絕觸碰的反烏托邦世界,馬塔與馬托在神秘的酒店裡,為孤獨者提供隱秘的慰藉──渴望已久的觸摸。然而最深切的需求並非不需要代價,每一次的身體觸碰都要以一根手指交換。在此,這個「交換」本身是對欲望與犧牲的沉思,以及人性中渴望與失去的無聲註解。為了慾望我們能付出多少呢?微妙而必要的身體接觸,又是如何在禁忌的背景下成為最深刻的需求,與情感中的脆弱與力量?

《休息區的那一晚》電影劇照/TIAF 臺中國際動畫影展 提供

「短片競賽三:無極限冒險之旅」單元的《休息區的那一晚》(A Night at the Rest Area,2024),在孤獨的深夜高速公路上,為疲憊的旅人帶來深刻的慰藉。此作有一股《惠子不能輸》(ケイコ 目を澄ませて,2022)的寧靜感。手繪的作畫張力帶出夜晚的寂靜,擬人化的動物們只是靜靜地做著每一件對人類來說,再日常不過的事:在公車上睡到嘴巴開開、你總會遇到的某個動作不俐落的超商店員、小心翼翼地端著剛買好的熱湯緩步獨行、在路邊長椅為陌生人挪出一個座位⋯⋯在可愛動物的詮釋下,這些平凡不過的日常都變成讓人會心一笑的幽默。

當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從作品中找到喘息的空間與出口,或奇異怪誕,或靜謐安定,或許都是創作之所以存在的緣由。

《水中蝴蝶》電影劇照/TIAF 臺中國際動畫影展 提供

撰文/ioauue、張詠媛、林雅萱
文字修訂/黃曦
責任編輯/黃曦
核稿編輯/張硯拓

「2024 TIAF 臺中國際動畫影展」主視覺。

「2024 TIAF 臺中國際動畫影展」於 10 月 18 日至 10 月 27 日,在台中大魯閣新時代威秀影城舉行,預售票現正於 OPENTIX 熱賣中,預售期間(即日起至 10 月 17 日)預售票每張優惠價 80 元,更多售票資訊及活動細節,請詳見官方網站臉書粉絲專頁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