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化記憶庫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因為要查詢一則新聞,無意間聯結進入「國家文化記憶庫」的網站,看到其間有許多老照片以及過往的歷史新聞,不知不覺花了不少時間在整個記憶庫中漫遊,也勾起了許多的記憶。

    其實所謂文化、所謂歷史,就是我們共同生活過的點點滴滴,比如說,其中有簡文斌攝影師所拍攝的七十年代的艋舺龍山寺,以及圍繞著龍山寺生活的庶民百姓,相片紀錄的生活就是我成長的環境。

    民國六十年左右我在龍山寺旁的老松國小上學,當年國中小的學生人數與六十五歲長者的人數比例是十八比一,也就是小孩的人數是老人的十八倍,但是到了去年,長者人數已超過孩子人數了。我就讀老松時,全校有一萬多個學生,到了今年,一模一樣的校舍與空間,老松國小學生人數不滿五百個人。

    前些年電影「艋舺」的場景,就是我每天上下學都會經過的街道,而電影裡的背景年代,也正是我青少年時期,可是劇中的世界離我的真實生活非常遙遠,雖然都同樣生活在龍山寺四周,但是黑道的世界與我們平常人的世界是互不交集的平行線。在龍山寺裊裊升起的香火中,每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夢想在追尋。

    簡永斌攝影師拍的萬華,正是台灣介於「苦悶的六0年代與狂飆的八0年代」之間,那是一段單純美好,又充滿理想希望的年代。也是校園民歌流行的時候,當年,這些歌都是大家一起合唱的,只要隨便有人起個頭,旁邊的人就會跟著唱,唱歌的時候,每個人的眼中都閃爍著光芒,以及對未來的期許。那些眼角的淚光,就是為了自己年少的理想而流的吧!

    其實說到「懷舊」,一定有人會跟我抬槓:「你們只是美化了過去,只是怨歎自己年紀大了吧!進步有什麼不好?舊的東西會被取代一定是有更好的東西出現,不是嗎?」

    這麼說,乍聽之下也似乎言之成理,但是台大哲學系傅佩榮教授曾經這麼講:「變得太快總是壞的居多。理由很簡單,當傳統很快就被遺忘與遺棄時,我們所肯定及珍惜的現在的一切,也即將在很短的時間之後,被未來所超越;如此一來,我們還能把握住什麼?又還能品味及享受什麼?」

    我同意傅教授所說的,而且除了個人的生活種種之外,我總覺得還要留下時代的共同記憶,透過被特意保留下來的場景,讓大家不會忘記自己是怎麼走過來的,一個有根的民族,會走得比較安心比較篤定,這也是為什麼要留下古蹟以及文化記憶庫的原因吧!

    作家董橋就曾經寫過:「不會懷舊的社會注定沈悶、墮落,沒有文化鄉愁的心,注定是一口枯井。」董橋說的,大概是指我們不能忘掉整個民族的集體記憶,因為這是一個社會的靈魂與國家的精神吧!也有位朋友說,若是回憶得越少,表示你的性情越來越冷酷了,我想這是因為我們通常會回憶的都是一些美好的時光,而這些時光一定與當時與我們相處的人有關,因此念舊通常也會抱持感恩的心情,感謝曾經陪伴我們成長的人。其實我們常說的反省,在某種程度也是一種回憶。義大利大導演布紐爾曾說:「沒有了記憶,我們就什麼都不是了!」因為記憶,我們知道我們是個什麼樣的人,忘了所有事的人,就不再是一個完整的人了。

raw-image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記得以前在各寺廟都擺有許多善心人士助印,免費贈送給民眾的勸人惜福行善的書,這些自古流傳下來的故事裡,有許多都提到,人一出生,福分與祿份是固定的,當你太過奢侈浪費,提早把這一生該享有的福祿消耗掉,就會陷入貧困。     這種老調牙的勸誡,卻似乎在現代某些科學家的觀察中得到有趣的印證。科學家發現,大部
     「為什麼讀書?」的作者夏爾丹齊格跟我同年同月同日生,他出生在巴黎,我在台北。他雖然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卻是個詩人、作家、評論家,翻譯者跟編輯,做的事跟律師沒有什麼太大關係,我在台北開診所,但大部分時間不在診所上班,也跟他一樣,最喜歡的事就是看書。     他在五歲學會認字看書後,一輩子就沉迷在書中
     有專家建議,嗅聞樹木的時候,可以先慢慢地深深地吸氣,然後經過短暫休息後,再快速地連續短促地嗅聞。     這兩種不同方法使得氣味分子以不同速率觸及我們的嗅覺細胞,先是慢慢地撫摸,然後是強有力的衝擊,二者的結合,可以打開不同層次的氣味體驗。     在日常家居生活中,我們就可以隨時練習並感受來自
    大提琴家馬友友曾說:「我之所以能在演出前保持平常心,是因為我已經到了一定的年紀,不需要再去證明自己有多優秀的關係。」     年輕時我們都太在乎別人怎麼看我們,為了顧慮別人會如何看我們而活得很辛苦,很勉強,當然也就會很焦慮。年齡愈大,一方面如馬友友說的,不必再去證明自己,所以可以活得愈來愈自在,另
     最近這些年有關成功者的特質中,「恆毅力」被重新提出並且被認為是最關鍵的因素。研究者發現,聰明才智或其他競爭過程中所擁有的資源,都比不上個人擁有堅持不放棄、遇到挫折失敗卻能重新站起來再面對的勇氣。     其實,不管哪個時代,那個國家,或那個民族,在教導孩子時,也都鼓勵孩子要有恆心,要堅持,不要輕
    以前的人追求長壽,現代人重視活躍老化,因為健康的長壽才是真長壽,但是當我們可以健康地活著之餘,就不免會思考,如何活出讓自己覺得很值得,沒有遺憾的人生呢? 如何讓人生沒有遺憾?我的答案是,把自己的時間花在自己在乎的事情上。真正的幸福,不是吃喝玩樂,而是能夠做自己覺得很值得的事,讓自己的人生有意義。
    記得以前在各寺廟都擺有許多善心人士助印,免費贈送給民眾的勸人惜福行善的書,這些自古流傳下來的故事裡,有許多都提到,人一出生,福分與祿份是固定的,當你太過奢侈浪費,提早把這一生該享有的福祿消耗掉,就會陷入貧困。     這種老調牙的勸誡,卻似乎在現代某些科學家的觀察中得到有趣的印證。科學家發現,大部
     「為什麼讀書?」的作者夏爾丹齊格跟我同年同月同日生,他出生在巴黎,我在台北。他雖然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卻是個詩人、作家、評論家,翻譯者跟編輯,做的事跟律師沒有什麼太大關係,我在台北開診所,但大部分時間不在診所上班,也跟他一樣,最喜歡的事就是看書。     他在五歲學會認字看書後,一輩子就沉迷在書中
     有專家建議,嗅聞樹木的時候,可以先慢慢地深深地吸氣,然後經過短暫休息後,再快速地連續短促地嗅聞。     這兩種不同方法使得氣味分子以不同速率觸及我們的嗅覺細胞,先是慢慢地撫摸,然後是強有力的衝擊,二者的結合,可以打開不同層次的氣味體驗。     在日常家居生活中,我們就可以隨時練習並感受來自
    大提琴家馬友友曾說:「我之所以能在演出前保持平常心,是因為我已經到了一定的年紀,不需要再去證明自己有多優秀的關係。」     年輕時我們都太在乎別人怎麼看我們,為了顧慮別人會如何看我們而活得很辛苦,很勉強,當然也就會很焦慮。年齡愈大,一方面如馬友友說的,不必再去證明自己,所以可以活得愈來愈自在,另
     最近這些年有關成功者的特質中,「恆毅力」被重新提出並且被認為是最關鍵的因素。研究者發現,聰明才智或其他競爭過程中所擁有的資源,都比不上個人擁有堅持不放棄、遇到挫折失敗卻能重新站起來再面對的勇氣。     其實,不管哪個時代,那個國家,或那個民族,在教導孩子時,也都鼓勵孩子要有恆心,要堅持,不要輕
    以前的人追求長壽,現代人重視活躍老化,因為健康的長壽才是真長壽,但是當我們可以健康地活著之餘,就不免會思考,如何活出讓自己覺得很值得,沒有遺憾的人生呢? 如何讓人生沒有遺憾?我的答案是,把自己的時間花在自己在乎的事情上。真正的幸福,不是吃喝玩樂,而是能夠做自己覺得很值得的事,讓自己的人生有意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宜蘭市的一次探險之旅,發現了一座舊廟的改建,並分享了一些家族的故事和思考。作者以村上春樹風格重新演繹了這段經歷。
    Thumbnail
      多年前因石門水庫建造,遷移大批居民,當地的開漳聖王信仰也一併被帶到觀音樹林等地區,究竟現況如何?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中市眷村文物館等地方的旅遊景點和美食,值得一遊的好去處。
    Thumbnail
    穿越狹窄的臺南中西區巷弄,探索舊宅的歷史和風情,每座老宅都蘊藏著無數故事,對這片土地有了更多的理解與熱愛。
    Thumbnail
    中正紀州庵文學森林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為一處融合文學、歷史與自然景觀的文化地標。這裡的玄關入口具有獨特的設計風格,讓人一踏入便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玄關處保留了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木質的門框與瓦片屋頂,散發出一種古色古香的氣息。入口處設有精心佈置的花園,植栽與石燈籠相映成趣,營造出寧靜而優雅的氛
    Thumbnail
    台北中正區的紀州庵文學森林,原為日式料亭,現為市定古蹟,並於2011年委託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經營,以「紀州庵文學森林」為名,進行文學的展演與推廣活動。 建於1917年,原為平松家族經營的日式料亭,2004年被評定為市定古蹟,2011年在古蹟旁建立新館,以「紀州庵文學森林」為名,舉辦千場以上的藝文活
    Thumbnail
    國立故宮博物院自民國十四年十月十日掛牌伊始,即恪遵民主共和制度。播遷來台更遠離了簷牙高琢的桂殿蘭宮,照說早該與普羅大眾聲應氣求。但若干年來執事者貌似賣力在地扎根,台灣社會與故宮總保持著相當的距離。
    Thumbnail
    台灣清朝時期因為人口聚集形成老街、老街因為信仰需求形成廟宇。放眼現在;台灣各地都有許多老街與廟宇共存情形。廟宇因為老街存在而香火鼎盛、老街因為廟宇存在而商業機制繁榮。位於新北市新山區這裡就有金山老街存在的金包里慈護宮。 金包里慈護宮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金山區金包里街16號 ​開
    Thumbnail
    2018年冬走在西門町的大廟古蹟,歷史牆有塊《和平》標記,曾經的奮鬥遺址...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灣北部濱海的頭城老街和周邊景點,包括文學巷,開蘭媽祖廟,康灩泉故居,盧纘祥居所和李榮春文學館。適合全家一起來,尤其是適合孩子的「戶外教學」,文學的、歷史的、書法的,真的太超值,來宜蘭(頭城)一定要來走上一遭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宜蘭市的一次探險之旅,發現了一座舊廟的改建,並分享了一些家族的故事和思考。作者以村上春樹風格重新演繹了這段經歷。
    Thumbnail
      多年前因石門水庫建造,遷移大批居民,當地的開漳聖王信仰也一併被帶到觀音樹林等地區,究竟現況如何?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中市眷村文物館等地方的旅遊景點和美食,值得一遊的好去處。
    Thumbnail
    穿越狹窄的臺南中西區巷弄,探索舊宅的歷史和風情,每座老宅都蘊藏著無數故事,對這片土地有了更多的理解與熱愛。
    Thumbnail
    中正紀州庵文學森林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為一處融合文學、歷史與自然景觀的文化地標。這裡的玄關入口具有獨特的設計風格,讓人一踏入便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玄關處保留了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木質的門框與瓦片屋頂,散發出一種古色古香的氣息。入口處設有精心佈置的花園,植栽與石燈籠相映成趣,營造出寧靜而優雅的氛
    Thumbnail
    台北中正區的紀州庵文學森林,原為日式料亭,現為市定古蹟,並於2011年委託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經營,以「紀州庵文學森林」為名,進行文學的展演與推廣活動。 建於1917年,原為平松家族經營的日式料亭,2004年被評定為市定古蹟,2011年在古蹟旁建立新館,以「紀州庵文學森林」為名,舉辦千場以上的藝文活
    Thumbnail
    國立故宮博物院自民國十四年十月十日掛牌伊始,即恪遵民主共和制度。播遷來台更遠離了簷牙高琢的桂殿蘭宮,照說早該與普羅大眾聲應氣求。但若干年來執事者貌似賣力在地扎根,台灣社會與故宮總保持著相當的距離。
    Thumbnail
    台灣清朝時期因為人口聚集形成老街、老街因為信仰需求形成廟宇。放眼現在;台灣各地都有許多老街與廟宇共存情形。廟宇因為老街存在而香火鼎盛、老街因為廟宇存在而商業機制繁榮。位於新北市新山區這裡就有金山老街存在的金包里慈護宮。 金包里慈護宮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金山區金包里街16號 ​開
    Thumbnail
    2018年冬走在西門町的大廟古蹟,歷史牆有塊《和平》標記,曾經的奮鬥遺址...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灣北部濱海的頭城老街和周邊景點,包括文學巷,開蘭媽祖廟,康灩泉故居,盧纘祥居所和李榮春文學館。適合全家一起來,尤其是適合孩子的「戶外教學」,文學的、歷史的、書法的,真的太超值,來宜蘭(頭城)一定要來走上一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