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家馬友友曾說:「我之所以能在演出前保持平常心,是因為我已經到了一定的年紀,不需要再去證明自己有多優秀的關係。」
年輕時我們都太在乎別人怎麼看我們,為了顧慮別人會如何看我們而活得很辛苦,很勉強,當然也就會很焦慮。年齡愈大,一方面如馬友友說的,不必再去證明自己,所以可以活得愈來愈自在,另一方面也是我們真的體會到,每個人都有自己忙不完的事情與煩惱,根本沒那個閒工夫理你,即便評論到你,也都是隨口說說,若是在意這些無足輕重的話語,就是跟自己過不去。也或許如此,街上就出現愈來愈多旁若無人的大媽大嬸,或者號稱無敵的歐吉桑、歐巴桑。
不必在意別人的眼光,才能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猶太教的經典塔木德裡就有個問題:「假如你不為自己的人生而活,究竟是誰要為你的人生而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課題,我們不希望別人介入自己的生活,同樣地,我們也不該介入別人的人生,即便他們是我們的家人,我們更不該要求孩子的人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期望而活的。
不過,人際關係還是重要的,畢竟人的意義與價值必須在跟人群,跟社會互動中展現出來。同樣的,在猶太教的塔木德經典中有一段話:「假設有十個人,其中一個人討厭你,不論發生什麼事都會批評你,你也不喜歡他。有二個人跟你非常合得來,無論如何都會支持你,至於剩下七個人,並不特別屬於那一邊,你的焦點會放在那個批評你的人?還是那兩個喜歡你的人?」
我們理智上知道,每個人時間有限,應該關注與回應那些喜歡我們的好朋友,但是在情感上,都會被那些不友善的批評搞得很不開心。因此,要讓自己活得開心,就要把我們的關注與心力放在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