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後勁有點大,令我想起在披哥1翻唱過的《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兩者的原版,都是我聽一次哭一次。區別是一個死了,一個倖存。
以下截一小段:
《海底》
散落的月光 穿過了雲 躲著人群 鋪成大海的鱗
海浪打濕白裙 試圖推你回去
海浪清洗血跡 妄想溫暖你
往海的深處聽 誰的哀鳴在指引
靈魂沒入寂靜 無人將你吵醒
《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
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
因為生日那天杏花綻放
在篩落陽光的樹蔭下睡著
大概就能像未能轉生的蟲
就此適應在土裡長眠了吧
有趣的是披哥這回搞了個“無人生還”的詞條。可能想說李克勤黃瀟、表裡人格、都死了。但我其實從頭到尾都覺得,李生表現出來的是局外人的痛楚。或者說、憂鬱症患者的親朋好友,可能會有的痛楚。
心知自己沒能力爬下去救人,用盡全力大喊,可沒人理會。無奈之下,只能想辦法給患者加油打氣,在能搆得到的時候、伸長手……
Ta不想死,你不想ta死。但倘若說要報警、或找專業醫師,ta又威脅要立即跳下去。
不知該怎麼辦,只好巴巴守在崖邊,每當ta伸手,就第一時間抓住。可手裡有汗,又冷又濕又滑。Ta還故意抓傷你、把你胳膊扯脫臼……你忍著痛把ta拽回邊上。氣沒喘勻,就聽到ta哭著說,你不懂、你偽善、我忌妒你,你的同情讓我噁心。
可能,確實是,偽善、吧?如果ta們堅持說不配得到愛,那你此刻的付出是什麼?無論是什麼、都不重要,因你知道自己有時也忍不住厭煩,還感到委屈。你的委屈不值一提。甚至興起這類想法,都是不可饒恕的自私。你好累好疼,好難受。但和在崖上懸掛掙扎的人相比,你憑什麼難受?憑甚麼感到無助?憑什麼不聽帶血的傾訴,小心翼翼踩著薄冰、不斷付出與呵護?Ta們說自己被世界放棄,你卻有點懷疑,是不是ta們先選擇了放棄世界?
可你沒問。因為知道這話太傷人,而先前已被罵過太多次講話難聽,也知道自己無法理解ta的痛苦。
最後、雙方實在都沒力氣了。你鬆開手,令ta終於掉下去。是你造成ta的死。你是兇手。是你不得章法不夠善良不具備智慧力氣不夠大,來不及找到更好的辦法,所以ta無法得到救贖。
對不起。
再難過、也沒法跟著一起跳下去……你的無法體會,令你悲痛萬分。
只能坐在岸上,等海浪把ta的屍體沖上來。
能認出。
卻陌生得彷彿沒真正認識過。
想不起ta最初的模樣了。
然後發現自己也記不得,活著是什麼樣子。
最終無人生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G4eAzyEf48&pp=ygUG5rW35bq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