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一個跨越世代,能夠代表日本的國際級動畫導演,那麼可能還真非他莫屬。宮崎駿導演,以《天空之城》、《魔法公主》、《神隱少女》等作品備受世界喜愛,並且在這次2023年動畫《蒼鷺與少年》獲得金球獎最佳動畫。
雖說這次的動畫因風格與敘述備受討論,但是票房與故事依舊不減過往的魅力,但對於宮崎駿這位導演不止歐美媒體,連日本國內動畫圈都對他了解不多,使這位大導演有上許多神祕色彩。
台灣上映《與夢前行 宮﨑駿》是取於日本NHK拍攝的宮崎駿紀錄片,敘述在製作2023年吉卜力工作室動畫電影《蒼鷺與少年》前後,宮崎駿遭遇到各種包含編劇、分鏡、原畫等前前後後所發生的事情。有趣事也有憾事,甚至看著自己年紀逐漸增長,周遭熟悉的人事物漸漸改變,讓宮崎駿有所感嘆,也將這種想法投入於這部動畫之中。
如果是看著動畫長大的孩子,一定多少都會看過宮崎駿的作品,甚至連沒看過動畫的人也鐵定聽過這個動畫導演的名字。雖說宮崎駿在成立吉卜力工作室前的作品如魯邦三世電影版《魯邦三世之卡里奧斯特羅之城》、或是後來的《未來少年柯南》較少人知曉。
但《風之谷》、《天空之城》等候一系列的電影作品,可以說每一部都讓人熟悉,且印象深刻。但礙於過去台灣無版權時代,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往往都被誤植上宮崎駿的名字,讓許多不熟悉的人誤會,例如高畑勲導演的代表作《螢火蟲之墓》就常被誤會是宮崎駿的作品。
在歐美對於宮崎駿這位導演的作品開始有著主流報導與注目,是在1997年《魔法公主》用原生自然與魔法的寓意,來敘述環境政治這個主題而受到關注。並在後續《神隱少女》的推出,贏得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來到高峰。但伴隨著動畫的賣座,也同時在媒體與宮崎駿自身許多時候傳出想要退休的念頭,但每每發布退休聲明後,總是在隔幾年就看到新作回歸。這也讓宮崎駿的「最後一部」聲明變成一種迷因梗,有如動畫電影圈「放羊的孩子」。
但在這最後一部聲明的背後,和動畫製作之中,我們所認識或知道的宮崎駿導演究竟真實的模樣世什麼?其實是說不太出來,不管是過去宮崎駿、高畑勲等人一起成立吉卜力工作室的初衷,和後續一部部賣座和讓人印象深刻的動畫電影,這些電影伴隨著是看著動畫長大我和其他人的回憶,和認識世界的方式。在這次《蒼鷺與少年》動畫電影製作開始前,就由日本NHK發出企劃,拍攝這部作品從無到有的過程,並且也全程公開宮﨑駿導演的動畫製作的那些日子。與他為何製作這部電影的想法。
《與夢前行 宮﨑駿》是拍攝宮﨑駿在這6年的時間裡,因工作室友人的追問和提議,又開始製作動畫故事,並且可以說這次腳本在前期完全沒有太多的進展,直到宮崎駿開始面臨到隨著時間過去,一些曾經日常和在一起的人都「已經不在」這件事情。
讓他開始思索《蒼鷺與少年》這個故事的核心到底是什麼。紀錄片透過宮崎駿作畫、修改、遭遇各種瓶頸,並且和周遭與他共事的許多人交流,最終發現《蒼鷺與少年》可能是最接近宮﨑駿本身的動畫自傳,與追憶友人的故事。
《與夢前行 宮﨑駿》這部台灣上映的電影,應該是取於2023年由日本NHK電視台放映的節目《プロフェッショナル 仕事の流儀 ジブリと宮﨑駿の2399日》,透過素材剪輯重製的藍光光碟版本。
故在電影中有著許多添加進去以往宮崎駿所指導動畫的角色片段,讓觀眾更可以明白劇情中訪談的故事重心。當然也有一些片段很明顯的緩和氣氛,和做為轉場使用,可以說在原本影片中兩個小時的版本,為了讓觀眾不疲憊於紀錄片的步調,而做出的修改。
其實《與夢前行 宮﨑駿》並非第一次紀錄宮崎駿的紀錄片,在2018年時宮崎駿嘗試使用全電腦動畫製作動畫片《毛虫のボロ》時,就有被NHK拍攝成特別節目《終わらない人 宮崎駿》,無法結束的人,來敘述這位總是宣布退休,卻又隔了一段時間又開始製作起動畫的導演,而在《與夢前行 宮﨑駿》中,宮崎駿才第一次脫口而出,他認為自己不斷持續做動畫,已經不像是創作,更像是被動畫詛咒一般,會永遠持續下去到最後一刻。
不管是西方媒體、日本媒體基本都很少採訪到宮崎駿,主因是宮崎駿是以討厭媒體聞名,顧基本很少或不接受媒體訪談與訪問。會促成NHK的拍攝與紀錄,主要還是因為與吉卜力工作室有20年交情的荒川格導演之故。
荒川格在2005年大膽的跟製作上級提議想拍攝宮崎駿導演,而在努力之下吃了閉門羹。而有了這個機緣還是「吉卜力美術館」的出現,讓宮崎駿導演願意彆扭的出現在訪談中談論美術館與接下來的動畫,這才讓荒川格有了拍攝《崖上的波妞》幕後紀錄的機會,也才有這次更深入宮崎駿創作世界的紀錄片出現。
與過去許多媒體將宮崎駿塑造成因為動畫天才導演不同,在《與夢前行 宮﨑駿》紀錄電影裡,可以看見宮崎駿平易近人的模樣,參加附近孩子的畢業典禮、發送糖果給小孩,並且遇到困難也會因為跨不過而焦躁,甚至對於友人的離世有說不出的思念,並且還會嘲諷自己的偏執跟忘記自己曾經下過的動畫修改命令等等。可以說這部電影並不是想把宮崎駿再度神話,而是回歸到一個動畫導演的日常,還有他為何輾轉多回,還是繼續在動畫桌上畫著腳本、修改一幕幕動畫鏡頭。
一般如果是講述名人的紀錄片,多半都會有造神的地方,但《與夢前行 宮﨑駿》這部紀錄片,在誇讚宮崎駿的部分算是非常少的。較多的地方是在探討電影《蒼鷺與少年》與宮崎駿本人的關係,還有他在創作時與一般人一樣會有不想做、畫不出來、怎麼就是不好的各種瓶頸與堅持。
與一般歌功頌德的紀錄片不同,荒川格導演拍攝《與夢前行 宮﨑駿》時,給予觀眾的是與你周遭認識的老人沒甚麼不同的宮崎駿,他會想要與人聊天、也會擔心認識的人都不在了、甚至擔心動畫的票房賣不賣座。
整體而言不管是紀錄片刻意導向,或是宮崎駿本身就是如此,荒川格導演試圖給人一個毫無神秘感的宮崎駿,而將神祕感與故事投入到另一個重點,宮崎駿與離世好友導演高畑勲之間無法剪斷的情誼。不管是勁敵或是朋友、還是最了解宮崎駿的人,高畑勲可以說是宮崎駿人生和動畫裡無法忽略的重要之人,而工作室色彩擔當,保田道世女士等人相繼去世,也無疑給宮崎駿一些在老年後的感觸,這也讓這時期完成的電影《蒼鷺與少年》變得重要。
但雖然在拍攝宮崎駿各種動畫製作和私領域《與夢前行 宮﨑駿》紀錄片探討點相當不錯,但這部作品在前一小時多的剪輯讓我不是很適應。感覺節奏有點忽快忽慢,甚至很多段有明顯的斷層點,搭配晃動鏡頭太多,讓整部電影是不舒服的,甚至有些動畫角色說台詞的片段也顯得很沒必要。雖然知道導演用意在於緩和氣氛和與當下討論的點做出銜接,但我覺得NHK這兩小時的電影長度,應該還能再更精緻與抓住重點一些。
不過以動畫導演為主角拍攝,本來就不是什麼容易的事,不管是《與夢前行 宮﨑駿》的宮崎駿也好、或是已故導演今敏的紀錄片《今敏:造夢魔術師》都算是導演試圖為我們側寫動畫導演另一個面向。
但很有趣的是紀錄片再怎麼捕捉動畫導演的日常和內心世界,都會回歸到最初的重點,就是他們所創作的動畫故事。無疑的原創動畫作品反應出導演想敘述的故事,不管是富有教育意涵、還是偏向商業作品等等,動畫導演的宮崎駿所要說的也許並不只有現實世界,而是再他勾勒出的動畫裡,有著更真實的他藏在動畫的殼心之中。
GoingBus為合法串流共乘平台,在歐美、韓能以合法且非作弊的方式以低價購入串流平台高級會員。不管是Netflix、Disney+、HBO GO、YoutubePremium等不需要湊團,輕鬆快速訂閱你想要的影音平台。使用折扣碼「kevi」首次訂閱時享有10%的折扣。
訂閱頻道有任何問題,官網設有24小時全年無休的客服支援,可直接使用中文對話。並使用後如不符合所求可在24小時內無條件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