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6|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大唐世界-兵馬總司杜如晦】

raw-image

繼貞觀元年的風波,除了李世民主動向各大老臣發起挑釁,我們也該看看,他所信用的人。在這樣千頭萬緒中,貞觀三年冬天病倒,隔年藥石罔效過世的杜如晦……操勞死的可能性瞬間就爆表了。

杜如晦在忙什麼嗎?

「遷兵部尚書,進封蔡國公,賜實封千三百戶。」
「貞觀二年,以本官檢校侍中,攝吏部尚書,仍總監東宮兵馬事,號為稱職。」
「三年,代長孫無忌為尚書右僕射,仍知選事,與房玄齡共掌朝政。至於臺閣規模及典章人物,皆二人所定,甚獲當代之譽,談良相者,至今稱房、杜焉。」

從兵部尚書開始。

唐朝尚書省以尚書令為總管,李世民當過,等他升任天子,這位子就形同虛設,以左右僕射治事。

尚書省有六部,上為兵部吏部,中為刑部戶部,下為工部禮部。但左右僕射不直接管理六部,而是由尚書左右丞來負責。文人病超盧小的,你看前面那樣列,但實際上兵刑工是右丞負責。

時左尊右卑,左丞的官品比右丞要高了那麼點。

左右僕射雖然是前朝老臣,但杜如晦的直屬上司,則是右丞魏徵。那魏徵比杜如晦大嗎?如果是的話,貞觀三年就可以倒台了不會走二十年。

事實上,各部尚書的官品,要高於左右丞,低於左右僕射。而且就職權來說,兵部尚書的行動是「直達天聽」的。

皇帝的敕令下來,兵部尚書立刻可以調動人、馬、武器裝備,不需要再等待重複確認:尚書省的反覆確認相當繁雜,我們沒有要去唐朝上班先省省。

重點是,只有皇上要用兵,兵部尚書才有這麼大權。如果是平常的衛士輪番?反而就要進入反覆確認的流程。完完全全看見皇帝的霸道跟提心吊膽有沒有?對於李淵跟李世民這種從軍閥做起的天子,這樣的自我防衛跟直屬軍權,確實有其必要性。

除了兵權的掌控,兵部尚書最重要就是選舉武官。

選拔完成後,四品以上的將軍,要來兵部上班,坐辦公室。六品以下的武官,則是由這些將軍來監管,採輪班制度。

嗯?五品在幹嗎?五品就是幹部,要帶兵的。

雖然這邊記錄沒寫,但我們可以發現,這就好像連長直屬司令部,而排長班長雖然歸連長管,但他們的考績跟任免由旅部或營部在處理。

是一個交相監督的機制。

兵部尚書杜如晦大約是現代的國防部長,權力很大,以六四玄武門到退突厥來看,後續的酬庸跟避免叛亂,都很有不少事要處理。

李淵的朝廷,是政治角力為主。但李世民的朝廷,很明顯就是軍政府起家。

而李世民對杜如晦的信任,去到貞觀第二年,那就真的是無人能比了。

這個兵部尚書,同時要執行侍中的職務,並且處理吏部尚書的業務,甚至監管東宮的兵馬。身兼四職,而且都是要職中的要職。

我們一點點說。

首先上面看到,唐朝的機制本身並不是集權用,有交相監督、執行管理的架構在。但是這些交互監督的職務如果都由同一個人來擔任呢?那機制就是個屁了。

然後倒著看,監管東宮兵馬是怎麼一回事?

要知道,自北魏草創之後,北朝體制是「太子小朝廷」。

簡單說,皇上朝廷的那一套,太子也會有同一套。是一個類似雙元首的制度。大臣們支持太子,並不是在等皇上百年以後的投資,而是太子本來就應該有制衡皇帝的權力在。

很有趣的是,李淵把這個太子權力,切分給了李建成跟李世民。

想想這應該不是李淵的把戲,而是在野黨認為李建成無法做好第二元首的職務。

對上這個點就明白了,為什麼李世民立李承乾為太子,會出現不穩定的波動--李承乾他媽的只有八歲啊。李世民打算獨裁集權的態度,對於兩百年來的北朝,可說是翻天覆地的大事。

第二元首機制在這樣的詔命底下,等於就是廢了。除非,李世民任命大家可以心服口服的東宮執掌者。

蕭瑀當下是上選沒錯,但結果我猜並不美,就是還不知道對李世民還是對反對黨不美,總之,杜如晦來接手兵馬。

杜如晦的兵馬大權,去到了天策上將都比不上的高度。

我有點不知道該說,這在權臣身上可怕,還是在皇帝親信身上可怕了。

杜如晦甚至同時是隋唐三相中,跟皇帝最親近的侍中。這也回到第一篇杜如晦說的:他跟李世民是一體的,不分彼此的。

再加上同為尚書省最吃重的吏部工作,那就是天下文武百官,皆由皇上選舉考課。

這不是重點,因為吏部尚書的工作,是杜如晦從長孫無忌手中接過來的。

有些事情慢慢連結起來了。

立太子李承乾有一個角度,就是酬庸長孫氏。而長孫皇后總是跟李世民說,不要這樣做。’

對李世民來說,長孫無忌是絕對信任。只看貞觀二年,也是長孫無忌高升,杜如晦代職。可再隔年呢?杜如晦直接取代了長孫無忌的尚書僕射,跟房玄齡並列左右。

先簡單下個結倫:長孫無忌不行。至少他絕對不是房杜或王珪魏徵那種級別。

第二則是,李世民在貞觀二年,把酬庸官職、試探忠誠、測定能力這些事情做得差不多了。所以房謀杜斷才正式開始執政。

房玄齡,杜如晦,李世民,就是個三機合一體的超級系機器人。看上去不分彼此,實際上,一號機李世民還有另外兩台超級小電腦在「協助」他:王珪與魏徵。

如果貞觀只有李世民,早就暴走了。

我也是這次才注意到,李世民曾跟杜如晦的弟弟說:「爾兄雖與我體異,其心猶一,於我國家非無大功。為憶爾兄,意欲見爾。宜識朕意,繼爾兄之忠義也。

史臣給房杜的評價則是:「房知杜之能斷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謀」。

房謀杜斷的意思,本身就是相輔相成。

而李世民能用。

其實慢慢浮現出來,李世民真正的本領,並不是善納建言能用人才。應該說,他的鬥爭本能十分強烈。跟梟雄們的野心不一樣,李世民就是一個想要拿第一名的孩子。所以他看得見拿第一名的方法。

李世民看得見「強處」與「弱點」。他一直都在看這些事情,不管是戰場上,還是政壇上。

對李世民而言,一開始他想要做的,或許僅僅是父親最重視的孩子。他會兵變成為天子,應該是被房玄齡等人巧妙的轉移了目標。

原來,頂點終究是虛無飄渺的存在。

杜如晦跟房玄齡,終於是在貞觀三年,為李世民初步構築了可以運作的政府。包含人事跟行政架構,方方面面。李淵也正式退位,不再干預政事。

魏徵跟李靖更成為了國家的棟樑。

十一月,大唐對突厥發動了奇襲。

這一戰,決定了接下來的大唐,不會再是忍氣吞聲的下國,而將是威震東亞的天朝上國。

自漢至唐,六百年的歲月,中國又一次站了起來。

但在跨出下一步之前,杜如晦就病倒了。

許是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十二月,杜如晦上表請求解除所有職務。

李世民找了最有名的醫生,最頂級的藥材,三天兩頭的派使者去探望杜如晦。但病情一點好轉的跡象都沒有。

皇太子李承乾來到了杜如晦的府邸,天子李世民也親自前來探視。可即使傳奇再多,李世民終究不可能從閻王手中搶人。

貞觀四年二月,李靖大破突厥的捷報傳了回來。

三月,頡利可汗遭到生擒,送往長安。

四天後,杜如晦嚥下了最後一口氣。

他終究是沒能親眼看到,一手打造出來的「天可汗」。


「夏四月丁酉,御順天門,軍吏執頡利以獻捷。自是西北諸蕃咸請上尊號為『天可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