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世界-影子軍師杜如晦】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房謀杜斷的杜如晦:這不是「以字行」,他就是雙名。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也。查都不用查,你光看長安杜陵,這個人還姓杜,那就知道是世世代代的大族姓。

多世代?這些個X陵沒意外都是漢朝建下的地名。杜陵則是漢宣帝的陵寢。京兆杜氏的大人物,也從漢宣帝的麒麟閣功臣杜延年開始。

杜如晦的阿公,在北周有傳,名為「杜杲」。他們京兆杜氏,在後魏時就頗有權勢,不過杜杲不是本家,只是被家中大老杜瓚看上,稱一個「杜家千里馬」,於是走後門開始當大官。

喔這個是這樣,當時已經分東西魏了,原本魏都在洛陽嘛,所以宇文泰搞的這個長安西魏,自然需要關中大族支持。

在戰亂的世道,憑什麼門路上位不打緊,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本事?

杜杲很有本事。他既是一個優秀的將領,也是個合格的外交官,更是受到百姓支持的地方首長。那不用查太多也知道,杜杲的立場跟楊堅是一致的,才能在楊堅兵變篡位之後繼續榮華富貴。

杜杲是對南陳的主要使者,其實楊堅本來也是反南北戰爭派領袖。不過,杜如晦的父親,就不是杜杲值得驕傲的兒子。所以杜如晦也不是靠著家族庇蔭起來的。

「隋大業中以常調預選,吏部侍郎高孝基深所器重。」

常調作為政治專有名詞,基本有兩個意思。一是例行性,多用於稅賦繇役。另一個就是選官,跟我們熟知的舉薦剛好相反。

用漢朝制度就很好解釋:舉薦是由地方應科(朝廷需要哪方面人才)來推舉,也稱作「外選」。常調就是由政府中央來進行調動。

朝廷選郎官,郎官表現優異調任到各個職務,這是常調。

嗯?這不就是杜如晦走後門的意思嗎?

是,問題主要在高孝基這個人身上。

這很有趣,我也是大致看了才知道。跟我們的固有認知可能剛好相反,隋文帝曾經「罷外選」,斷絕了地方選才的辦法。而隋煬帝楊廣,才是重開科舉,更加平民進士,試圖澄清吏治的那個皇帝。

原因其實滿清楚的:楊堅完成統一,而關隴既得利益者,並不想要跟南陳北齊的蠻夷共享天下。相對的,楊廣開運河串連南北,自然也不是為了自己好玩。只要經濟能東南西北互通有無,楊廣就能脫離關隴貴族的桎梏。

欸這不是給楊廣說話,你知道,就好像劉禪投降分明是為了他自己,但也確實讓百姓避開了兵災。楊廣振興經濟拔擢人才來對抗世族,看上去不是壞事,但他過度動用民力就確實造成了災害。

正如某位網友常跟我說的:曹操再聰明做事再有效率,他都不會想在曹操底下工作。

光鮮亮麗的成果背後,常常是巨大到無法負荷的代價。

說回來,高孝基本身是一個知人善任聞名的人事官,他的傳記就寫到,隋文帝時他遭免職,隋煬帝復立。接著從他這邊挑出來的,各個好官。而其他人事官員則因為都任命不合格的官吏,被連帶免職。

上面那段論述,就是從高孝基傳跟唐代一些對於選官的討論所生出來的。

更重要的是,高孝基雖然覺得杜如晦是個人才,也只是跟他這麼說:「公有應變之才,當為棟梁之用,願保崇令德。今欲俯就卑職,為須少祿俸耳。

高孝基也沒辦法幫杜如晦弄個飛天遁地的大官啦。

杜如晦生於開皇五年,大業初約二十歲,這邊大概可以看出,他參加「常調預選」估計就二十幾歲的事情。

透過這些資訊,我想應該可以慢慢抓出隋唐義務役要服多久。

對了,你看杜如晦雖然出身不低,但他也沒有服三侍五衛的記錄。而常調後他的第一個官職,也是軍官「補滏陽尉」。

「補」也是目前(我)還在考證的,傾向是非正官的情況。

不過當了沒多久,杜如晦就棄官回家了。

滏陽在河北邯鄲,基本上只要是楊玄感起義前後,杜如晦才跑,那大致就是跟劉弘基差不多,不會被追究。嚴格來說是沒辦法追究了隋室。

然而,躲在家中的杜如晦,終於是在李唐入主長安之後,出來應召了。

這邊當然史書在暗示杜如晦料準隋朝將亡,不過寫得曖昧的地方,就顯得有趣。

「太宗平京城,引為秦王府兵曹參軍,俄遷陜州總管府長史。」

李世民入長安的時候,並非秦王。很簡單的邏輯,只有李淵稱帝,李世民才能為王。不過他一入京確實就改封秦公了。

太原起義出兵時,李世民的「私封爵位」是敦煌郡公(建成是隴西公)。其實就暗示著李淵已經跟隴西世族有聯繫有共識。

李唐入京到李世民封為秦王,中間其實還有七個月的時間。甚至李世民一度改封趙公,那就是有打算要他退回太原了。

為什麼說「退」?因為才入京城,李淵就派建成帶世民,東征洛陽。而趙公之封,就在這次洛陽遠征之間發出。

說回來,杜如晦之「斷」,其實恐怕在於「能等」。

這是一個李世民從前線退下,杜如晦加入,但朝廷要杜如晦上前線的時刻。

不止杜如晦,「時府中多英俊,被外遷者眾,太宗患之」。

以我的印象來說,當時不只是李世民在被架空,其實李建成被架得更空。但因為後續薛舉來犯,李世民迎戰,故得以保存一部份的軍中實力,進而讓他在後續爭霸上保有軍權。

也就是說,這時候不是「太子之爭」,更可能是朝廷勢力在對李淵父子同時出手。

想想,隴西接納了李世民兄弟,關中更以李世民為尊,加上李世民對戰薛舉時稱病,由劉文靜領軍……

我始終覺得當時李世民生病不能出戰指揮很奇怪,難道李世民也跟拿破崙一樣穿皮褲所以痔瘡很嚴重嗎?

這邊就用上次劉文靜的設定來解,意思是東突厥的干涉,打算先空李唐的軍權。接下來只要劉文靜位高權重,那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引進突厥部隊。

但劉文靜戰敗了。反倒是李淵借機將他踢出權力中心,並且展開與西突厥的聯盟。

於是,有劉武周入侵太原之事。

題外話,我每次寫東突厥都會掙扎一下,現代人看東突厥比較容易懂,但當時其實是稱北突厥。本位主義。

好的,總之在這次調度上,房玄齡站了出來。

「府僚去者雖多,蓋不足惜。杜如晦聰明識達,王佐才也。若大王守籓端拱,無所用之;必欲經營四方,非此人莫可。」

哇,李世民一個大驚,連忙去把杜如晦從「兵曹參軍」轉成秦王府直屬,留下了這個國士。英雄故事橋段……我就想問,記室房玄齡憑什麼讓主子去抵抗「朝廷的意志」。

這麼簡單李世民想留十個一百個又如何?

其實,房玄齡自己很優秀一回事,重要是他爸房彥謙,本身是像三國高士那種級別,北方各地世族大官無不尊而重之的人物。

某方面來說,李淵需要八個掮客才能搞定的事情,李世民很可能只需要透過長孫無忌跟房玄齡就足夠了。

這就留待房玄齡再來聊。

反觀杜如晦,戰爭期間他的本傳那是一個吹得飛起,記錄從缺。

「從征薛仁杲、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嘗參謀帷幄。時軍國多事,剖斷如流,深為時輩所服。」

你其實不是那麼明白,杜如晦做過什麼。但李建成跟李元吉都知道:「秦王府中所可憚者,唯杜如晦與房玄齡耳。

即使不是太原元謀首功,杜如晦也在李淵時代領了三百戶食邑。要知道,第一等的裴寂,當時也不過就六百戶。這個不上場打仗的男人,到底被李世民報了多少功勳?也許,我們應該把李世民的戰爭算計記錄,都算在杜如晦頭上。

對薛舉時,兩次李世民都主張等待,等到敵軍糧盡氣洩。

當敵軍出現降將,李世民立刻決定發動攻擊。先是野戰得勝,繼而以輕騎追擊奪城,當時其他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如果李世民採用的就是杜如晦的策略呢?

那是這麼說的:「此以權道迫之,使其計不暇發,以故克也。

跟我們決戰的敵將,認為我軍長時間龜縮不敢迎戰,所以有了輕視之心,故能破。當下我們只是衝破敵陣,如果我是停下來擒殺敵軍,那將領逃回城中,雖勝而局勢不變。但我直衝敵城,逼迫他們關上城門……這些出來決戰的都是隴西兵,碰到這樣的情況,他們必然想辦法退回隴西,如此一來,城防盡失,豈能不降?

你們說我莽撞,我才奇怪你們為什麼算不出這麼明顯的勝機。

這裡就可以對比一下,李世民在擁有杜如晦之前,與宋老生一戰就用過輕騎衝擊戰法。

但有沒有算到這麼細?沒有。他就是衝過去,找到機會斬了宋老生而已。

而對上宋金剛?本質上還是這一千零一套戰法:先龜,再誘敵,然後自己衝陣。但其實就做了點變化。誘敵的部隊,算是硬扛到底,之前算是被敵人打爛了李世民才去衝。

這是因為當時李世民手下都是新降之將,而且本事很好,希望趁此戰建功。讓他們上前線硬戰到底,一來給了諸將希望,二來也相對安全:放在後方你也不知道誰會不會叛變。

巧的是,李世民對宋金剛一戰後,走的那是一個「推心置腹」風格。但其實戰術上就明顯不是,真的信任諸將,他就不該自己又輕騎衝陣。

到這裡就越來越可以看見軍師的影子:把主帥跟諸將的心理狀態,都包含在戰術之中。

李世民的戰爭風格,看得出他本人的輕狂。但在杜如晦加入後,則多了一份慎重。什麼時候衝,什麼時候守,除了武德三年的慈澗跟邙山之戰都把握得很好。

那是初戰跟遭遇戰。

這方面有一個小小的線索。

杜如晦傳附記,當時他的叔叔跟兄弟,都在洛陽給王世充效力。而王世充傳有說,武德三年他開始加重刑罰,興大獄,更把將領的家屬當人質押起來。對應回來,杜如晦的大哥被王世充殺了,弟弟也被關起來,但叔叔繼續當官沒事……

於公於私,杜如晦當時「不能參戰」的可能性,多少也是有的。就算做遠端參謀,對於初戰跟遭遇戰也是沒什麼幫助。

不過東都之戰本身是一個外交局勢整體戰,講真的李世民只是在前線吸引王世充的注意力,主要還是靠後方的各種交涉運作,慢慢把王世充逼入絕境。

也或許,杜如晦就是在這個時期,從秦王的軍師,變成國家級的軍事顧問。所以才會「累遷陜東道大行臺司勛郎中,封建平縣男,食邑三百戶。尋以本官兼文學館學士。天策府建,以為從事中郎,畫象於丹青者十有八人,而如晦為冠首」。

陜東道大行臺就是李世民。原則上不管職務還是封爵,杜如晦都比不上房玄齡。只有文學館學士這個名號,杜如晦得了第一。

文學館真的不是為了李世民要讀書而建的。而是為了給拿不到戰功的世族一條路走。都說文無第一,杜如晦偏偏就是拿了第一。那彰顯著各地文人,都服氣他的。

方其時,杜如晦是文第一,李世民則是武第一的天策上將。

所有的政治攻擊,肯定是排山倒海而來。

剩下的杜如晦故事,就下回再說。

都說他短怎麼半天說不完?其實杜如晦本傳記載簡約,本人更是只活了四十六歲。更不要說,他前面的房玄齡,才是「房謀杜斷」的真正主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308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3
褚遂良,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同時,也是唐太宗到唐高宗之間,最大的奸臣。
Thumbnail
2025/03/13
褚遂良,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同時,也是唐太宗到唐高宗之間,最大的奸臣。
Thumbnail
2025/03/10
從一開始就沒有人知道,西藏高原上怎麼還有一個國家。當他們下山來的時候,連天可汗都震驚了……
Thumbnail
2025/03/10
從一開始就沒有人知道,西藏高原上怎麼還有一個國家。當他們下山來的時候,連天可汗都震驚了……
Thumbnail
2025/03/06
取代東突厥而立的新霸主:薛延陀。
Thumbnail
2025/03/06
取代東突厥而立的新霸主:薛延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在蝦皮雙11買到最划算?這篇文章將分享作者精選的蝦皮高CP值商品,包含HERAN禾聯冷氣、HITACHI日立冰箱、DJI無線麥克風、FUJIFILM拍立得,並提供蝦皮雙11優惠券領取教學、省錢技巧,以及蝦皮分潤計畫介紹,讓你買得開心、省得多!
Thumbnail
想在蝦皮雙11買到最划算?這篇文章將分享作者精選的蝦皮高CP值商品,包含HERAN禾聯冷氣、HITACHI日立冰箱、DJI無線麥克風、FUJIFILM拍立得,並提供蝦皮雙11優惠券領取教學、省錢技巧,以及蝦皮分潤計畫介紹,讓你買得開心、省得多!
Thumbnail
2025 蝦皮 1111 購物節又來了!分享三大必買原因:全站 $0 起免運、多重優惠疊加、便利取貨。 此外,推薦兩款高 CP 值的即食拉麵(無印良品即食迷你拉麵、維力迷你麵野菜拉麵),並分享如何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放大效益,開心購物之餘還能獲得額外收益!
Thumbnail
2025 蝦皮 1111 購物節又來了!分享三大必買原因:全站 $0 起免運、多重優惠疊加、便利取貨。 此外,推薦兩款高 CP 值的即食拉麵(無印良品即食迷你拉麵、維力迷你麵野菜拉麵),並分享如何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放大效益,開心購物之餘還能獲得額外收益!
Thumbnail
房謀杜斷的杜如晦,絕對是李世民手下功臣的第一梯隊。然而,本傳的記錄卻是非常之少。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深不可測」嗎?
Thumbnail
房謀杜斷的杜如晦,絕對是李世民手下功臣的第一梯隊。然而,本傳的記錄卻是非常之少。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深不可測」嗎?
Thumbnail
高士廉,長孫皇后的舅父,六四玄武門的功臣,凌煙閣排行第六。在整個唐初創業史上,高士廉其實是非常後期才加入李世民陣營的。 事實上,他的「功不可沒」,也發生在相當後期……
Thumbnail
高士廉,長孫皇后的舅父,六四玄武門的功臣,凌煙閣排行第六。在整個唐初創業史上,高士廉其實是非常後期才加入李世民陣營的。 事實上,他的「功不可沒」,也發生在相當後期……
Thumbnail
對李元吉跟李建成來說,一個殺手的失利算不了什麼。但對李世民跟長孫夜而言,總是要有人為高惠通的逝去付出代價。 秦王府高調而又隱密的為反擊展開動作,只是下定決心的,究竟是李世民?還是長孫夜?
Thumbnail
對李元吉跟李建成來說,一個殺手的失利算不了什麼。但對李世民跟長孫夜而言,總是要有人為高惠通的逝去付出代價。 秦王府高調而又隱密的為反擊展開動作,只是下定決心的,究竟是李世民?還是長孫夜?
Thumbnail
高惠通擒了長孫夜,約李世民單刀赴會。但尉遲恭實不知該如何配合這個太子派來的殺手……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不會死,尉遲恭也不會死。按照史實,只有一個人在這時候必須死。 距離六月四日的玄武門之變,還有三天。
Thumbnail
高惠通擒了長孫夜,約李世民單刀赴會。但尉遲恭實不知該如何配合這個太子派來的殺手……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不會死,尉遲恭也不會死。按照史實,只有一個人在這時候必須死。 距離六月四日的玄武門之變,還有三天。
Thumbnail
大敗之下,太原守軍只得求助於此戰主帥李建成。而李建成這邊自然是老實不客氣,將李世民往死裡打。 兵權被拔,得力助手皆遭調職,李世民甚至被禁足宮中。但我們都知道,他最後還是會贏的。 距離玄武門之變,還剩下不到一年的時間……
Thumbnail
大敗之下,太原守軍只得求助於此戰主帥李建成。而李建成這邊自然是老實不客氣,將李世民往死裡打。 兵權被拔,得力助手皆遭調職,李世民甚至被禁足宮中。但我們都知道,他最後還是會贏的。 距離玄武門之變,還剩下不到一年的時間……
Thumbnail
李唐需要挑選坐鎮東都洛陽的元帥,主導對抗突厥事宜。所有人知道,誰能入主洛陽,誰就能成為下一任的天子。李世民雖無心於此,但李建成的幫手們,已經緊鑼密鼓地展開佈署……
Thumbnail
李唐需要挑選坐鎮東都洛陽的元帥,主導對抗突厥事宜。所有人知道,誰能入主洛陽,誰就能成為下一任的天子。李世民雖無心於此,但李建成的幫手們,已經緊鑼密鼓地展開佈署……
Thumbnail
杜伏威跟上了進出太子東宮的袁天綱。為了對付武功了得,心思細膩的杜伏威,袁天綱再次動用手下最強的刺客……
Thumbnail
杜伏威跟上了進出太子東宮的袁天綱。為了對付武功了得,心思細膩的杜伏威,袁天綱再次動用手下最強的刺客……
Thumbnail
幹掉蹇碩和外戚董家後,袁紹在這個該放下一切過往共同邁向新時代的關口勸說何進:「上一任外戚宦官的權力鬥爭時,竇武占據著明顯優勢卻最終被害是因為啥?」 他的密謀漏洩出去了,真到了關鍵時刻,北軍五校的將士們更怕的是太監們! 現在將軍好不容易拿下如此優勢的地位,你兄弟何苗又和你一條心統率勁兵,部下將吏又
Thumbnail
幹掉蹇碩和外戚董家後,袁紹在這個該放下一切過往共同邁向新時代的關口勸說何進:「上一任外戚宦官的權力鬥爭時,竇武占據著明顯優勢卻最終被害是因為啥?」 他的密謀漏洩出去了,真到了關鍵時刻,北軍五校的將士們更怕的是太監們! 現在將軍好不容易拿下如此優勢的地位,你兄弟何苗又和你一條心統率勁兵,部下將吏又
Thumbnail
七年後,前80年,劉旦這個傻蛋再次浮出了水面。 他仍然沒忘了自己的夢想。 與此同時,這次他的盟友有了些力量。 昭帝的姐姐長公主,三號人物上官桑,御使大夫桑弘羊也跟著摻和了進來。 他們的目的是搞掉第一順位的霍光。 結果這夥人被霍光輕鬆地一勺燴了。 又是一場權力戰的高維打低維,水平差的不是一
Thumbnail
七年後,前80年,劉旦這個傻蛋再次浮出了水面。 他仍然沒忘了自己的夢想。 與此同時,這次他的盟友有了些力量。 昭帝的姐姐長公主,三號人物上官桑,御使大夫桑弘羊也跟著摻和了進來。 他們的目的是搞掉第一順位的霍光。 結果這夥人被霍光輕鬆地一勺燴了。 又是一場權力戰的高維打低維,水平差的不是一
Thumbnail
歷史長河中,會有極少數的一種人,在自己的領域中,憑一己之力完成了震古爍今的拯救大戲。 他們在極其有限的能量下,超越了天命的打壓與束縛。 憑一己之力改變、拯救、定調了後面千年的歷史規則。 沒有他,歷史將真的變得不再一樣。 尤其今天的這位。 上一戰中,惹出巨大爭議的搶戲小將,叫李陵,漢匈第一大
Thumbnail
歷史長河中,會有極少數的一種人,在自己的領域中,憑一己之力完成了震古爍今的拯救大戲。 他們在極其有限的能量下,超越了天命的打壓與束縛。 憑一己之力改變、拯救、定調了後面千年的歷史規則。 沒有他,歷史將真的變得不再一樣。 尤其今天的這位。 上一戰中,惹出巨大爭議的搶戲小將,叫李陵,漢匈第一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