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8|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台灣的書店:從保存紙本書香到數位時代轉型

書店是時代之鏡
raw-image

往年台北重慶南路書店街(部分街景),摘自國家文化資料庫

台灣的書店歷史可追溯自日治時期,當時為滿足教育需求,大量引進日文書籍,有松林書店太陽堂等,集中於延平北路與艋舺。1911年,「台灣書籍株式會社」成立,專門印製日文教科書(光復後改名為「台灣書店」,轉編印發行華文教科書)。1912年「瑞成書局」台中開業,專營宗教心靈與五術書籍,至今仍為台灣最古老的百年書店。

隨著國民政府來台,中文書籍和報刊普及,「東方出版社」接手日治時期在台第一大書店「新高堂」,為本土成立的首家大型出版社,印有「東方少年文庫」、「世界少年文學選集」、「世界偉人傳記」、「福爾摩斯全集」等少年典籍,是不少民眾童年的回憶。

從早期的街頭小書攤,到1980年經濟起飛後,大規模連鎖書店興起,再到近年的數位化浪潮,書店見證了數十年來,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而書店的發展歷史,可說是伴隨著整體社會的文化、經濟與科技變遷的成長與變革。因科技進步,電子書和數位內容的興起,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等3C產品普及,傳統書店面臨了嚴峻挑戰。不過,透過書店經營者們的堅持和努力,以創新的方式尋求轉型,在今日繼續為讀者們提供更豐富且不同於以往的閱書體驗。

 

台灣書店的黃金時代

20世紀中期,台灣的閱讀風氣逐漸興盛,尤其在50年代後,隨著社會穩定與教育普及,書店成為了許多文青與學子的心靈充電角落。台灣的書店經營模式大致有:一類如三民書局敦煌書局老牌學術書店,提供中外文學術書籍與教科書,也提供包羅萬象各類書籍,成為學生與學者的寶庫;另一類則是文化沙龍式的個人書店,像目前雲林的「虎尾厝沙龍」,是日治藥材行改裝,既是書本的販售地點,也是知識分子文人的聚會場所。

1980年代到1990年代,台灣書店業進入黃金時代,連鎖書店如誠品書店開始崛起。誠品不僅僅販售書籍,還結合閱讀與藝術、設計等生活美學元素,吸引了大量文青與藝術愛好者,讓書店的功能不僅限於購書,更是文化消費與品味生活態度的象徵。而誠品書店的24小時營業模式,成為當時台北夜生活的一部分,創造了書店營運的新模式。

台灣的二手書店,不僅是書籍愛好者的寶藏,更是懷舊文化的集散地。這些書店經常匯集來自不同時代的書籍,包含已絕版的經典作品、歷史資料、學術書籍和大眾文學,滿足了讀者各式各樣閱讀需求。隨著環保意識抬頭,二手書店成為了推廣「書籍循環」的重要角色,透過書籍的再次流通,延續了書本的生命,同時也讓書迷們能夠以更經濟實惠的方式,獲取知識。

在北中南等城市,目前仍留有二手書店文化。如「茉莉二手書店」,在2002年成立,有多家分店,場地面積規模龐大,書籍類型豐富,從經典文學到學術書籍,應有盡有,經常舉辦打折活動,吸引了眾多學生和書迷前來挖寶。

 

電子書與3C時代的衝擊

隨著21世紀的到來,科技發展迅猛,電子書、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3C產品受到大眾歡迎,逐漸改變了人們的閱讀方式。越來越多的讀者開始選擇方便攜帶的電子書,優點為可隨時隨地閱讀,不佔空間。另外,線上購書平台的興起,如博客來、亞馬遜等網站,也讓許多人不再親臨實體書店,而是選擇更為便捷的網路購書。

書店業務面臨的挑戰,不僅限於銷售模式的改變、業績銷量縮水,還包括店面租金上漲、疫情後人流減少、通貨膨脹、營運人事成本增高等現實經濟問題。在大時代環境下,許多著名經典書店,包含獨立書店甚至大型書店,難以撐過困難考驗,被迫熄燈。如在台北車站附近,曾經熱鬧風靡一時的重慶南路書街,隨著歷史時間的推移,在重重營運壓力下,部分店家不得不選擇搬遷或永久退出市場。一家家實體書店無奈須退出知識傳播舞台,變成歷史名詞,令人遺憾。


書店的經營之路

雖然面臨電子書與3C科技的強力挑戰,台灣的書店並沒有因此而全面消失,每個店家透過不同的嶄新經營模式,尋求轉型。例如,誠品書店不僅拓展其他國家據點,也將重心轉向更多元化的經營模式,如舉辦展覽、講座課程,甚至進軍商場、百貨業,成為綜合商業藝文空間。

許多中小型獨立書店,也走向了個性化與社群化的路線。以台北為例,「雅痞書店」與「好樣本事」等書店,結合餐飲、音樂會、演講、書友會、手作工坊等跨界文化活動,將書店打造成為一個多采多姿的生活藝文空間,讓讀者在舒適的氛圍中品書、享受生活,書店場域不受限於單一功能。現代書店透過策劃主題講座、讀書會,成為社區居民與文青的固定聚會場所,強調「書」與「人」的聯繫以及溫度感。

此外,現存的書店也不再只是單純賣書,被動等待顧客上門,而是採取靈活策略,主動出擊。如新北瑞芳「樂伯二手書店(立立書店)」老闆與夥計全年無休,進行全台到府收書。台北市「寶藏巖書店」藝術書店,專注於藝術、設計類書籍,手工小書吸引特定讀者群的青睞。台北古亭的「紀州庵書店」歡迎作家入駐,參與推廣閱讀活動。而蘭嶼的「在海一方」、屏東的「紅氣球」等書店,則以推廣在地特色與跨地域合作為主,已成為獨特的文化地標。讓讀者不僅還能繼續在書店裡購買到心儀的書籍,享受一個愜意特別的實體閱讀空間,更能與志同道合的書友們一同交流想法,相互激盪並分享心得。

 

未來的書店願景

儘管電子書與網路購書的市場逐年不斷成長,實體書店仍然有它無法被取代的地位,書店的空間感、人與書本的真實接觸、以及與其他讀者的實體互動分享,這些具有溫度的體驗,是電子閱讀無法提供的。21世紀的書店,正透過提升實體空間的多元文化價值,吸引顧客。

從傳統的保存紙本書香,到數位時代的空間經營轉型,對我們來說,書店不僅是一個販售書籍的地方,更是一個傳遞思想、聚集靈感的文化場域。未來,我們身邊的書店或許會越來越少,但它們將會更加多元化與個性化,成為結合文藝、社交、與生活美學的綜合空間。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書店所代表的閱讀與文化精神,將以嶄新的形式繼續陪伴著我們。因書店經營者們的不懈堅持,至今,台灣書店的故事,仍在繼續書寫中。 

在台灣,每家實體書店都有獨特的風格品味,在旅行時,如果附近有書店,提醒別忘了到店裡逛逛,品嚐書香。(全台書店名單:維基百科) 


參考閱讀

附錄》羅玫玲的台灣書店史閱讀筆記1895—1989

書店觀察》走過台灣書店30年,接下來的路在哪?資深書店人的回望

文策院 數位化浪潮上出版業界的展望

公視 獨立特派員 書店主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