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弄》| 讀後心得

《操弄》| 讀後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書名 : 操弄【劍橋分析事件大揭祕】:幫川普當選、讓英國脫歐,看大數據、Facebook 如何洩露你的個資來操弄你的選擇?

作者 : 布特妮.凱瑟 Brittany Kaiser


--------------------------------------

作者布特妮.凱瑟 ,為「劍橋分析公司」前業務總監,這本書揭漏「劍橋分析公司」是如何用輿論、數據、心理學等操弄人民的意識,進而選擇「他們」要你選擇的選項,當你以為這都是自己的選擇,其實是掉入他人設好的陷阱。


肯亞和千里達

這邊要來講2個「劍橋分析公司」如何透過心理操控策略影響選民,而重塑整個國家的選舉結果。


肯亞的青年運動

2013年的肯亞選舉,劍橋公司的客戶為前總統的兒子甘耶達,但肯亞人民認為前總統有貪污的行為,而甘耶達如果待在跟父親一樣的政黨,就會被認為也是貪污的同盟,劍橋公司為了幫甘耶達打贏選戰,創立了新政黨。

這個新政黨剛開始的活動看似與政治沒有關係,舉辦足球比賽、音樂祭、自發淨村等活動,其實目的是把青年聚在一起,當時機成熟,劍橋公司就舉辦一場青年集會,並在集會中安插一群人,高喊「甘耶達!甘耶達!」,而甘耶達裝做自己很驚訝會受到年輕人歡迎,並順勢脫離他父親的政黨。

甘耶達不只受到年輕人的歡迎,還有他父親的政黨支持,在整個活動期間才花了16個月,甘耶達贏得了總統大選。


千里達的DO SO運動

千里達有兩大政黨,一個是黑人政黨,一個是印度人政黨,想當然,選舉時印度人就會投印度政黨,黑人就會投給黑人政黨。這次的客戶是印度政黨,劍橋公司就利用這個種族差異來操弄選票。

劍橋公司利用兩點來設計這次的案件,

  1. 該國所有年輕人都充滿剝奪感
  2. 印度裔的家裡會有「強烈的等級制度」,黑人家則不會有


這次的目標一樣是年輕人,劍橋公司發起一個「DO SO」活動,這個活動主旨是「成為大家的一份子」,要大家一起「不投票」,因為投票不酷,他們印一堆海報、塗鴉模子、黃色油漆、刷子,把這些物品發給年輕人,可想而知,這些年輕人會到處貼海報、塗油漆,並拍影片,許多年輕人看到也會跟著做,甚至連總理家都被塗鴉。

所有年輕人都「DO SO」玩得很開心,到選舉時黑人年輕人不會去投票,而印度年輕人會照父母的話出門投票,最後當然是印度政黨獲勝,18~35歲的投票率差了40%。


由這兩個案例得知,劍橋公司能精準地吸引年輕人參與並改變他們的投票行為。這些手段不僅僅是單純的廣告,而是深入人心的心理誘導,他們能讓人們做出決策,但決策本身已被事先設計,且帶有操控者的意圖。


這本書讓我不禁思考

當選擇被暗中塑造,民主是否還是民主?在資訊發達的現代,個人數據能被任何人用來分析人們的偏好,進而設計出精密的行動策略來影響人們的行為。

對於人們而言,這樣的心理操控手段防不勝防,且我們在不自知的情況下,可能已被資訊環境所引導,甚至以為自己的選擇是完全自主的。

這本書也讓我對現代民主的安全性產生疑慮。我們的資料和日常行為正被記錄、分析,而這些資訊可以被用來影響我們的決定。如何保護自己的選擇不受外界操控,可能是每個現代人民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操弄》不僅僅揭露了幾個影響選舉的案例,還讓我們見識到有心人如何利用資本和科技手段來操控大眾,甚至影響全球的經濟和政治格局。這是一本警示世人如何在資訊流通時代守護民主價值的書。

avatar-img
香氣四溢的伯爵紅茶
8會員
52內容數
哈囉,我在一成不變的人生中,愛上了閱讀,歡迎你們來跟我一起看看別人的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書作者郝旭烈(郝哥),就是擅長用白話解釋複雜的知識,而《富小孩與窮小孩》也延續這種風格。這本書我覺得很適合國高中生的孩子閱讀,同時也能幫助大人重新理解財富的本質,建立正確的觀念。
春節連假已經結束一個禮拜了,我明明知道該開始做正事,但就是提不起勁。一想到要寫閱讀心得,就得先整理摘要、釐清自己的想法、再匯集成文章……光是想到這些步驟,就讓我瞬間卻步,只想繼續耍廢。 但這種狀態,誰沒有過呢?我們不可能一直這樣擺爛下去,那該怎麼突破這種卡住的感覺呢?
在人生當中,我們經常要面對他人的期待,但有些期待並不是自己所要的,拒絕對方後,對方可能會有失望、挫折等負面情緒的產生,以往我面對這樣的情緒,會感到很痛苦,但接受對方的期待,我也會不開心。那我們該怎麼做呢?
本書作者郝旭烈(郝哥),就是擅長用白話解釋複雜的知識,而《富小孩與窮小孩》也延續這種風格。這本書我覺得很適合國高中生的孩子閱讀,同時也能幫助大人重新理解財富的本質,建立正確的觀念。
春節連假已經結束一個禮拜了,我明明知道該開始做正事,但就是提不起勁。一想到要寫閱讀心得,就得先整理摘要、釐清自己的想法、再匯集成文章……光是想到這些步驟,就讓我瞬間卻步,只想繼續耍廢。 但這種狀態,誰沒有過呢?我們不可能一直這樣擺爛下去,那該怎麼突破這種卡住的感覺呢?
在人生當中,我們經常要面對他人的期待,但有些期待並不是自己所要的,拒絕對方後,對方可能會有失望、挫折等負面情緒的產生,以往我面對這樣的情緒,會感到很痛苦,但接受對方的期待,我也會不開心。那我們該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