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碎的家長裡短 #開始使用notion的原因
之後會接著寫一些跟這方面相關的文章
可能包含模板的規劃思路跟工作流程的思考
前幾天寫了一篇發現自己不再買筆的貼文
其實很多時候改變都不是當下發生,當下發現的
而是可能某一天,當自己意識到的時候,習慣就已經改變了
(可能裡面有行為跟其他想法的變化.人基本上是很難主動意識到自己的改變,除非足夠多的證據擺在眼前,或者直接能看到差異)
今年截至寫這段文字的這個時間,我在Notion上連續使用周計畫的模板,已經是第46周了,一年有52周,算算再過幾周,就真的持續用滿一年了
我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是每天都有寫不完的日記跟想法的,我想寫的小說,想做的事情,想貼的文章或想規劃的課程等等,都會混雜在日記中,每一次的書寫都像是一種沒有太強烈目的性(但偏向實務面)的推進
所以回頭看日記的時候總是很驚喜,日記也是我很多時候的靈感來源
可能自己無意中寫下,或記錄了一個粗略的靈感或一些觀察
最後就會創造意外驚喜&意外的收穫
後來因為躁鬱症跟恐慌比較厲害的關係.有陣子身心基本上算完全癱瘓躺平,雖然後來慢慢透過可能錄說書或3分鐘過好生活來調節了一些,也做了幾套課程,真正讓我放下自己到底該不該或要不要幹嘛,是2021開始做代觀之後
(習慣寫作的人多少會有一些創作焦慮,就是不寫會緊張,寫了也緊張,而當身心能量失衡不想寫或缺乏表達慾望的時候,就會很虐)
代觀這樣的工作,雖然大多對外標示的是一小時的服務時間,但其實以我時速超過三千字加上哩哩叩叩有一堆要講的狀況,其實很容易超時,如果再加上還有一些文字上或工作上的事情要處理,一天隨便就會坐超過六小時(八小時以現在的體力還不行)
需要付出、投入,全神貫注,然後服務完工作結束就可以無事一身輕的走開,不用擔心還有做不完的事情,對我來說是品質最高的舒適圈,所以那點微小的表達慾,就在跟客人的互動中完全燃燒,一點殘渣都沒啦
這樣的生活還是挺愉悅的,如果不把創作焦慮背在身上,不寫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開始寫電子手帳也是前幾年的事情,那時買了三星的平板,覺得平板隨附細細的 S pen手感很好,先是買了一些電子手帳,然後收集癖發作就開始到處撈,繁中簡體英文等不同語言的模板找了不少,還認真的建了分類,把收集來一堆不同功能的模板存了起來
電子手帳我大概寫了幾年,維持著紙本手帳的效果,也是想寫的時候就寫一堆,不想寫可能就跳過好幾個月不寫,後來漸漸發現是每年的四月開始,一直到九月十月這邊為止,是比較懶得寫的時間
也不是沒有值得紀錄的事情,但就不想提筆
反過來說,每年年底年初,主要集中在十二月到一二月之間,是手帳寫得最勤的時間
使用Notion這個工具的時間還蠻早的,前幾年就陸續收集,令人目眩神迷的設計,看起來獨具美感的各種模板真的很難不令人心動,但真正讓人動心的,其實是這些模板背後的使用邏輯跟工作流
收集了很多很多模板的我,剛開始也很困擾,因為我實在沒有那麼多事情要記錄要管理,雖然找來了很多模板,其中也有付費的,但是怎樣都無法很自然地融入自己的生活當中
而且,早些時間的Notion並沒有中文化
在使用得很習慣的人手裡,輕輕點幾下就能切換不同畫面、可以自由排版,可以在表格跟頁面間切換,可以利用函數或一些跟程式有關(我輩俗人一看就大腦當機抓瞎的東西)在我眼中大概就等於隨便按一個按鈕好像就會爆炸
而且我英文不怎麼好,基本上是看過就會秒忘
所以上一次學到的技巧,下一次就很容易完全想不起來(超痛扣)
總之,我剛開始使用notion的時候,最常用的功能就是複製
不管怎樣先複製一份,然後去改那份複製後的內容
這樣即便弄錯了,不小心誤刪了啥,也能很快補救
所以這是我給Notion使用者的一個很簡單的建議
先複製一份,然後先用用看,大膽去改也沒關係
先能去用了,後續才會能夠進一步去思考自己需要哪些部分?
哪些雖然很酷但會造成壓力其實可以刪掉?
我真正開始把canva用得特別順手,是因為要做課程的PPT,一段時間密集做了七八十篇,不熟也會變熟練,使用Notion從一開始戰戰兢兢,到會把自己想要的功能,想看到的東西放在眼前(而且今年推出了中文化,變得更簡便好用了)
所以重開方格子放的第一篇就是我用了快一年的日常紀錄模板
https://vocus.cc/article/6730c98afd8978000173771e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免費取得這份模板
之後我會來細講模板規劃的邏輯跟背後的一些故事
下回見
沒力.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