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台灣將迎來超高齡時代,搭捷運時,望著車廂內過半的灰白髮,常常猶豫要把座位讓給誰?一轉眼,2025年台灣平均年齡45歲,為了直面這個刻不容緩的未來,<康健雜誌>企劃了一本民間版的「超高齡社會白皮書」。(文/圖 蘇于修)
五月初接到這個專案任務,從討論內容開始,編輯團隊周周開會,激盪討論著要怎麼定義SHED四大領域,各領域又要邀請那些產業與專家學者們與會,一周一小時,密集推進。
雖然跟老東家合作多年,但是卻是第一次周周在董事長辦公室跟迎春、富元、倖妃等前輩近距離工作,也跟著學習如何做編輯決策跟思考媒體在超高齡時代的任務與使命。
公關部聖鳳跟小幫手Helen密集聯繫各專家學者,阡瑀則是業務大將,設法找經費出版。大家的時間都很緊,終於順利在九月展開一連四場的專家委員閉門會議,共有45位專家學者參與。
怎麼匯聚眾人意見並不容易,專家們各有立場與專業,我們討論出一個「要大家先交功課」的做法,當時還擔心專家們沒時間把想倡議的內容書面化,而且要用規定的格式論述,沒想到第一場會議前就讓大家驚喜不已:所有的專家委員通通都交功課啦!內容具體提到為什麼倡議這個觀點、具體做法是甚麼?跟那些部會單位有關係。因為<康健>希望這本白皮書能成為賴政府 #健康台灣 的重要政策參考,民間的聲音,需要被聽到!
11.15白皮書發表會當天,所有人看到我的第一句話都是:「辛苦了」。回望這七個月一路走來的過程,早已忘了箇中辛苦,我笑說:孩子終於生出來了!
容易的部分是,有康健當靠山,有專家們的文本資料為基礎;不容易的地方是,閉門會議時大家上台報告的內容跟紙本未必完全一樣,脫稿演出的分享往往是最精采的地方,最困難的是現場就要把眾人的意見淬鍊為三個倡議重點,我們得跟中場休息時間賽跑,二十分鐘的休息時間一結束,就要馬上用電腦打出所有人的建議,然後一條一條討論與投票,哪幾項是現在立即可行的政策倡議,腎上腺素飆高,專注度可說是旁若無人,一心只撲在邏輯判讀與梳理重點。
夜深人靜,書桌前伏案重新整理逐字稿、比對現場的速記跟專家的分享異同比預計的花時間,一位專家能收入白皮書的分享篇幅約400-700字不等,往往需要花1-2個小時以上往復確認內容,生怕用錯字、會錯意,經濟議題特別難,查核跟研究理解的時間更長,要轉譯為白話文讓大家能懂也是一種能力。交稿的時候忍不住大喊:終於把45位專家的分享跟36道倡議解方完成啦!然後~就進入昏睡跟追劇大放鬆。
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專家提到台灣已經進入倒三角形的人口結構,但是我們卻仍用正三角形的結構來思考預算跟各種超高齡的規劃,用於成人教育的推動經費竟然不到2%,但,台灣有443萬的超高齡長者,我們的預算遠遠不足。還有專家提到推動"運動處方箋",以後如果身心有狀況,說不定最好的處方箋是:請去某某運動中心跑步,再搭配數位資訊等大數據,回饋給醫療院所個人健康資料,建構出一個綿細的網絡,接住超高齡的健康紅綠燈。完整的36項倡議在P11頁,細節請翻閱各主題導論。
發表會當天,看到自己想的Slogan大喇喇地被放大設計為簽名牆,心理微笑,因為這句話也是我認為做任何事情能否成功的關鍵:有志,才能一同。
最有趣的是,活動當場請所有與會者投票,決定這36道解方哪八個希望政府優先落實,陳時中政務委員坐在台下認真聆聽,富元笑著說:明年康健會繼續扮演好媒體的角色,監督政府是否具體落實倡議內容。
<康健>超高齡白皮書,電子檔現在限時開放下載中,歡迎關心超高齡的你我他一起下載,含金量滿滿,實體雜誌售價650元。
★白皮書下載>>>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topic/ActiveAging#White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