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與溫暖補齊長輩餐桌上的缺口:銀色大門

廖木容-avatar-img
發佈於品牌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台灣 65 歲以上的人口佔比,於 2018 年即超過 14%,使台灣成為高齡社會,2025 年,超過 20%,我們也將邁向超高齡社會。同時,今年的內政部列冊住宅全為 65 歲以上老人住宅數達 71.56 萬,僅 1 名老人獨居宅數為 54.25 萬,在人口外移至經濟發展重鎮的現代,這些老人,是你我的阿嬤、爸媽,也會是未來的你我。


然而,老人獨居,最常面臨的狀況即是無法自理餐飲。「銀色大門」發現台灣老人送餐的缺口,進而以系統建置為先發,準備為台灣的長照時代打開一扇大門。


銀色大門北部據點位在萬華,提供老人送餐相關服務,同步經營食品電商平台。一張大桌子,一座小沙發,曾服務過的阿嬤的繪畫作品擺在門口,處處散發著溫暖氣息。


如果明天就要世界末日了

「那時候不知道畢業後要幹嘛呀。」如同許多大學生,銀色大門執行長孫士姍在畢業前也面臨相同的煩惱,思考出路的這段時間,他讀到一本書,書裡拋出一個問題:「當世界末日來臨時,會後悔沒做到哪些事?」於是他拿出紙筆,從十年開始,寫下死前想完成的事,接著五年、三個月,最後來到明天。


如果明天就要世界末日了,你會後悔沒做到哪些事?


「明天就要死的話,老實說真的會浮出好幾件沒做會後悔的事。」買車、學武功、創業、當志工⋯⋯看似誇張的清單,因為不想後悔,士姍決定一一完成。從做志工開始,搜尋嘉義地區的志工名額,幾天後,他接到電話要她去擔任基金會送餐志工,拉著好友范曦一起,沒想到這一做,竟成了兩人開啟銀色大門的鑰匙。


「常常去取餐時都會想:奇怪,這適合長輩吃嗎?」明明在洗腎,卻送台南意麵;明明患有糖尿病,卻送奮起湖便當,「應該有更合適的餐點,可是他不能選。」紙本回報制度也讓他相當困擾,「文件用來記錄餐有沒有送到和長輩的情況,但會有時間差導致沒辦法及時解決問題,而且還會弄丟。」再加上能申請到長照送餐的名額相當有限,就算有錢也可能訂不到。一次次的送餐,問題一一浮現,卻也成為啟發,「整個問題其實只要有一個好平台就能解決。」於是,2019 年,士姍和范曦展開行動,銀色大門正式敞開。


那幾年,兩人經常開著一台兩萬塊購入的二手車在嘉義往返,串接資源與店家,「這台二手車沒有 R 檔,倒車我們會下來用推的。」


沒有 R 檔的創業之路,也就這麼開始了。


最短的時間 服務最多長輩

創業初期,他們什麼都沒有,靠著申請補助、參加創業競賽積攢資金,2020 年,銀色大開始自費送餐的服務。第一個自費戶上門,沒想到卻是來自南投水里鄉的求助,「他已經問過公部門、地方區公所,也問過附近便當店,就是沒有人可以送餐,求助無門時發現我們,所以想說問問看。」不在預期的服務範圍內,但有長輩需要幫助,銀色大門仍接下這筆訂單。兩人打開地圖搜尋附近是否有能夠媒合的單位,一間間餐廳打電話詢問是否能製作餐點,上社群發文尋找送餐志工,無人回應,兩人親上火線,騎著機車從嘉義到南投送餐。


 「不可能一直這樣嘛,我們就想說有沒有什麼機制是會讓路邊閒人想來幫忙送餐?」開發 app,送餐員送一戶五十元,但仍不夠穩固,他們決定寄信詢問物流公司。「通常大公司沒有在理這種小單位的啦,但我跟他們說『老人的時代要來臨了!』」小蝦米也能推動大鯨魚,2022 年,Uber 接受合作邀約,並在幾個月內串接好全聯、家樂福等超商,同年也展開和企業 ESG 的合作專案。與外送龍頭合作,使銀色大門有更多資源能開展在台灣的送餐地圖,更多人加入服務,真正的社會福利共享經濟也逐步達成。


 而背後的大功臣便是銀色大門遠在美國的工程師。從無到有替團隊建置出完善的數位平台,團隊營運事務、送餐員與服務長輩的管理、表格輸出等功能一應俱全。成員們能夠有效率的在第一時間掌握所有內外大小事,「長輩的時間很寶貴,常常只要晚一步就太晚了,所以我們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服務最多的長輩。」回應初衷,銀色大門在數位化上穩扎穩打,也努力遊說更多地方單位與政府機關利用這套堅實便利的系統走向數位轉型,遞出橄欖枝,就是為了讓更多營養的餐點送到有需要的長輩手上。


不僅在系統面顧好大局,銀色大門也著重細節。系統內有最即時的通報流程,送餐員會記錄下長輩的會面狀況、飲食回報,若有異狀,社工可在系統快速檢視,這樣的配置,也讓送餐多了一份溫度,送餐員不是丟下餐點就走,還需要寫下每次的「送餐回報」,多一句寒暄,長輩的身體狀況與日常狀態在送餐報告裡更加一目了然。


從產地到長輩餐桌

人和數位平台都安排好了,那餐點呢?「其實餐點一直都是我們最大的困難。」起初面對製作數量少、金流管理麻煩等關卡,願意合作出餐的單位難尋,但在團隊四處拜訪溝通下,仍媒合了不少社區據點與友善店餐飲店。先透過營養師確認長輩的需求,再決定菜單並製作,最後從送餐員的回報中吸收用餐回饋,進一步調整菜色。


為確保餐點內容豐盛、健康,銀色大門也開始經營食品電商。廣納進他們熟悉的小農商家,在電商平台上架生鮮蔬菜,讓消費者購買蔬菜箱,每購買十公斤的蔬菜,就捐一公斤的菜給社區據點、老人食堂等單位,資源回流,贊助更多長輩的三餐。消費者、生產者跟社區據點三方共創效益,「我們就是想要告訴大家,這些事是可以永續循環的。」


除此之外,飲食質地的推廣也是團隊相當關心的議題。了解長輩的適合的飲食質地,僅需簡單的利用湯匙便能檢測,「民眾應該要認知到精準飲食的必要,直接插管的話,一下就失能了。」


事實上,「台灣人需要更理解飲食質地分級」的切身體悟,來自士姍阿嬤的經驗,阿嬤在養老院裡被判斷不能咀嚼後,便直接插管,阿嬤因此快速退化,「其實那時候他應該還可以自己吃一些泥狀食品才對。」士姍說道。老得好,老得有尊嚴,是銀色大門的初衷,於是電商平台上販售不同飲食質地又兼顧味道的食品,就是希望牙口咀嚼程度不佳的長輩也能好好吃飯,維持自主進食的習慣。 


從產地到長輩餐桌,每個細節都乘載著銀色大門的用心與熱情,「社會常把老人的形象病理化,講到老人訂餐就覺得這是可憐的事,好像一定是失能了才需要,但年輕人也會訂餐啊!」想吃什麼就訂什麼,士姍說,就由銀色大門來提供長輩更多便利用餐的選擇,長輩也可以很帥、很時尚。不弱化長者,還予長者生活的自信,先從提供友善的飲食環境開始。


從系統建置到行動推廣,銀色大門企圖用全新的思維思考高齡時代,從根本性翻轉,也策動許多地方政府關注到「系統面的不足」。他們也希望能媒合體制內重要的機關與醫院,讓真正需要服務的長者能受到支持,而這項服務在未來也將漸漸納入台灣政府與醫療體系,在全台遍地開花,完成台灣長者社會福利的第一步轉型。


團隊曾收過許多感謝,那些因為在外打拼的子女,無法回家陪伴父母,他們說,謝謝銀色大門,為我的父母送餐至人生最後一刻。


那台草創時所開的不能打 R 檔的車已經報廢了,但他們仍在一往無前的路上。


文章請見Doiiin


avatar-img
1會員
32內容數
放文章的地方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廖木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臺灣推動社區營造已近三十個寒暑,也見證了社會變遷。近年來,倡議由下而上、公私協力這股社區營造的暖流,也走入了公寓大廈、集合式住宅當中。以社會設計深耕臺中舊城區的「好伴設計」, 透過參與社會住宅計畫,在臺中帶來新形態的社區營造模式。最初,好伴是一群對臺中城市公共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2年提出了「活躍老化」的觀念,並定義為「提升民眾老年期生活品質,並達到最適宜的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的過程。」在當今,活躍老化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成為全球性社會運動,更是目前各國老人福利政策的核心價值和目標。臺灣預計在2025年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依據內政部調
你是否曾想像過身為一名身心障者,要出門旅遊,會遇到哪些阻礙呢? 在過去,身心障礙者們常因擔心在外會遇到重重難關而打消旅遊的想法。在許多身障團體的多年來的倡議下,政府開始關注身心障礙者的各項權益,除了制定相關法案,交通部觀光局也開始提供國內各大旅遊業者無障礙旅遊補助,挑選合適的
近年來,性別議題逐漸在臺灣各地發酵,除了中央政府推動性別主流化,更有許多民間團體紛紛投入性別相關議題,與更加基進的行動與論述。2017年,臺灣成為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的亞洲國家,也為臺灣的性別運動立下重要里程碑。在這條路上,新竹市政府也不遺餘力,努力朝性別友善城市的願景前進,除了加入開放
新竹生活美學館正式重啟!位於新竹新舊城區交接處的生活美學館,前身為新竹公會堂,從日治時期至今,在新竹佇立了百年,不只是新竹人一直以來相當重要的藝文空間,更是都市紋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2019年起,三年來歷經來自各方的合作與努力,不只是建築本身的修復,內部的空間也重新規劃調整,只為重現這棟百年建
沿著護城河旁的人行步道漫步,兩側綠樹成蔭,古色古香的老建築隨處可見,當風輕輕吹過時,更可聽見樹葉沙沙作響,沿岸偶有座椅與裝置藝術穿插其中,走累了也有地方能稍做休息。周圍商圈更有許多風格小店,四處走走逛逛別有一番樂趣!每到週末,整治後的護城河周圍成為許多市民的好去處,親子、情侶、朋友
臺灣推動社區營造已近三十個寒暑,也見證了社會變遷。近年來,倡議由下而上、公私協力這股社區營造的暖流,也走入了公寓大廈、集合式住宅當中。以社會設計深耕臺中舊城區的「好伴設計」, 透過參與社會住宅計畫,在臺中帶來新形態的社區營造模式。最初,好伴是一群對臺中城市公共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2年提出了「活躍老化」的觀念,並定義為「提升民眾老年期生活品質,並達到最適宜的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的過程。」在當今,活躍老化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成為全球性社會運動,更是目前各國老人福利政策的核心價值和目標。臺灣預計在2025年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依據內政部調
你是否曾想像過身為一名身心障者,要出門旅遊,會遇到哪些阻礙呢? 在過去,身心障礙者們常因擔心在外會遇到重重難關而打消旅遊的想法。在許多身障團體的多年來的倡議下,政府開始關注身心障礙者的各項權益,除了制定相關法案,交通部觀光局也開始提供國內各大旅遊業者無障礙旅遊補助,挑選合適的
近年來,性別議題逐漸在臺灣各地發酵,除了中央政府推動性別主流化,更有許多民間團體紛紛投入性別相關議題,與更加基進的行動與論述。2017年,臺灣成為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的亞洲國家,也為臺灣的性別運動立下重要里程碑。在這條路上,新竹市政府也不遺餘力,努力朝性別友善城市的願景前進,除了加入開放
新竹生活美學館正式重啟!位於新竹新舊城區交接處的生活美學館,前身為新竹公會堂,從日治時期至今,在新竹佇立了百年,不只是新竹人一直以來相當重要的藝文空間,更是都市紋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2019年起,三年來歷經來自各方的合作與努力,不只是建築本身的修復,內部的空間也重新規劃調整,只為重現這棟百年建
沿著護城河旁的人行步道漫步,兩側綠樹成蔭,古色古香的老建築隨處可見,當風輕輕吹過時,更可聽見樹葉沙沙作響,沿岸偶有座椅與裝置藝術穿插其中,走累了也有地方能稍做休息。周圍商圈更有許多風格小店,四處走走逛逛別有一番樂趣!每到週末,整治後的護城河周圍成為許多市民的好去處,親子、情侶、朋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當65歲的年長者人數比例超過20%,也象徵著相關的照護、醫療等,已經成為不能夠再逃避的重要議題。然而,不論是國家政策、各種相關設施,甚至是這個社會上的其他人,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全球許多國家呈現高齡化趨勢。臺灣已進入「高齡社會」並預估進入「超高齡社會」。推動「在地老化」的概念,讓年長者能夠舒適地在熟悉的家或社區養老,並提倡全方位的規劃及安排老年生活。
Thumbnail
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化社會,老人獨居戶數量在過去十年增長了近八成。這一趨勢導致「孤獨死」案例的頻繁發生,僅新北市去年就曾在一天內報告了三起孤獨死事件。本文將探討老人獨居現象的原因、社會影響及可能的對策。
Thumbnail
台灣正迅速進入高齡化社會,這對住宅環境造成了顯著的影響。對於適老化住宅的需求也隨之增長。因應老年人可能的健康狀況,許多家庭需要重新配置其居住環境。這些改造不僅提高了居住安全,也幫助老年人維持獨立生活的能力,減少對家人或照護者的依賴。從文章中了解如何打造適合高齡者的舒適環境!
Thumbnail
人生70才開始,越活越年輕的時代來臨。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也就是五人之中就有一位超過65歲,老年生活如何精彩度過和保持身心靈的健康,是面對超高齡化社會來臨的重要課題。失去活動力,即缺乏運動和長時間久坐,是影響年長者慢性疾病和失能發生的重要原因。完善的生活空間,對於年長者的活動力具
Thumbnail
常常生活中會聽到有人的生日祝福語是”祝您長命百歲”,如今在醫學發達和人口結構的改變下,以及大家開始注重養生、樂活,平均壽命也越來越長,依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統計(如下圖),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平均一百人中有二十位65歲以上老人)
Thumbnail
「超高齡社會」一般指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20%的社會。此一術語通常用以描述一個國家或地區其老年人口比例快速增加,並且已達相對較高水平。「超高齡社會」的特點是老年人口的占比飆高,並且經常伴隨社經和醫療挑戰。亟需政府和社會各界預為籌繆,以應對激增的需求和社會劇烈的變化。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當65歲的年長者人數比例超過20%,也象徵著相關的照護、醫療等,已經成為不能夠再逃避的重要議題。然而,不論是國家政策、各種相關設施,甚至是這個社會上的其他人,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全球許多國家呈現高齡化趨勢。臺灣已進入「高齡社會」並預估進入「超高齡社會」。推動「在地老化」的概念,讓年長者能夠舒適地在熟悉的家或社區養老,並提倡全方位的規劃及安排老年生活。
Thumbnail
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化社會,老人獨居戶數量在過去十年增長了近八成。這一趨勢導致「孤獨死」案例的頻繁發生,僅新北市去年就曾在一天內報告了三起孤獨死事件。本文將探討老人獨居現象的原因、社會影響及可能的對策。
Thumbnail
台灣正迅速進入高齡化社會,這對住宅環境造成了顯著的影響。對於適老化住宅的需求也隨之增長。因應老年人可能的健康狀況,許多家庭需要重新配置其居住環境。這些改造不僅提高了居住安全,也幫助老年人維持獨立生活的能力,減少對家人或照護者的依賴。從文章中了解如何打造適合高齡者的舒適環境!
Thumbnail
人生70才開始,越活越年輕的時代來臨。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也就是五人之中就有一位超過65歲,老年生活如何精彩度過和保持身心靈的健康,是面對超高齡化社會來臨的重要課題。失去活動力,即缺乏運動和長時間久坐,是影響年長者慢性疾病和失能發生的重要原因。完善的生活空間,對於年長者的活動力具
Thumbnail
常常生活中會聽到有人的生日祝福語是”祝您長命百歲”,如今在醫學發達和人口結構的改變下,以及大家開始注重養生、樂活,平均壽命也越來越長,依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統計(如下圖),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平均一百人中有二十位65歲以上老人)
Thumbnail
「超高齡社會」一般指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20%的社會。此一術語通常用以描述一個國家或地區其老年人口比例快速增加,並且已達相對較高水平。「超高齡社會」的特點是老年人口的占比飆高,並且經常伴隨社經和醫療挑戰。亟需政府和社會各界預為籌繆,以應對激增的需求和社會劇烈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