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我是股市滅蚊燈。
這篇來聊聊退燒的美債,
還有屬於我的童話鎮。
時序即將來到歲末年終,
這是我每年最殷切期盼的月份。
百貨公司前的廣場又將擺放出,
一年比一年更抽象更隨便的耶誕樹。
我有多久沒見到笑呵呵的白鬍子老公公,
又有多久沒能看到真實的一盆盆耶誕紅。
總之十二月對我來說,
就是收成、沈澱與感恩的月份,
是年復一年帶著希望往下走去,
起承轉合的關鍵點。
我目前手上持股很簡單,
161張的欣興車票成本並不便宜,
還有50張的元大美債20年ETF,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預計農曆年前後會重調資產配置。
因為美債持有很少就先聊債卷吧,
反正欣興該講的都講了沒啥好說。
自從聯準會正式降息後,
債卷就從人人搶買的必備標的,
變成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降息前兩年那些螢光幕前的專家,
以及螢光幕後的社群老師與理專,
口口聲聲說降息必帶動債市反彈,
然後投資人真買滿倉滿谷的債卷,
聯準會也迎來降息還一次降兩碼,
如果你也是廣大債蛙中的一份子,
降息前沒出的現在賺錢了嗎?
接著還是那些老師達人跟專家,
唾面自乾毫不羞慚的開始說出,
降息紅利早已經提前反應了,
這很正常我老早就知道了,
吧啦吧啦小魔仙講了一堆。
那…為啥直到降息前一天,
這些投資半仙還在大力叫人買進?
炒作美債FOMO成主流心態時,
彷彿你沒買到錯過了,
就跟財神爺擦肩而過。
老天爺降肉你也要有手去接,
於是廣大投資人真的伸出手,
接到的不是肥滋滋的肉都是刀。
但有一路追蹤我的老讀者都知道,
我是多元投資人也強調股債配置,
2022-24年我持債金額兩千萬,
全是在北富邦買的高評等債。
年報酬率為4.25%,
每年可收九十多萬的債息,
並在降息前的9月全數出清。
當時我在版上跟群組中喊賣債時,
還有同樣持債的朋友說他等降息,
預計再賺10%就出場。
同樣是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最後10%沒賺到連原先出場
可以鎖利的10%都給賠回去,
剩下自我安慰的只剩至少本金沒賠,
畢竟你每年該領到的債息,
仍都有領到不是?
接著市場主流聲音丕變,
這時候送分題變成送命題,
大家邊罵邊賣手邊的債卷,
然後我開始喊以美公債10年為基準,
目標上限4.5%分批買進,
穩定領息放長獲利可期。
但這時美債早已是人人喊打,
彷彿喊買進都是種罪大惡極,
我只有自己安靜點慢慢收。
目前我元大美債20年ETF,
持有成本為29.47元,
現價則是28.91元,
帳面損益-2.02%。
但第一次利息即將入帳,
每股股利0.34元、利率1.17%,
到帳後損益兩平後續領一次賺一次。
當然你可以質疑難道接下來,
債卷價格只會漲不會再跌嗎?
我們回頭看近期美公債10年
殖利率高點出在11月15日時,
盤中最高觸及4.505%後逐步回調。
這和我當初說從4.2%看最高4.5%,
分批買進幾乎走勢相同。
至於我文章寫的不多,
往前翻都可看到我過去
完整的投資思緒跟看法,
我想我的脈絡一直沒變,
就是吾道一以貫之。
前兩篇聊完欣興走勢與看法,
這篇講了現在沒人愛聽的美債,
接下來要進入落落長的廢言時間,
首先是關於財富自由這件小事。
財富自由向來不是人生終極目標,
因為你在不同年齡階段,
對於財富自由的定義與嚮往都不同。
我是個眼光短淺又沒遠大志向的人,
還記得我國一時每回從向上放學,
沿著民生路走回家途徑一間老婆餅店,
放學時間正好是烤餅出爐之時。
那鐵架上一層層剛烤好的餅,
旁邊架著工業用大風扇猛吹,
香氣四溢讓人食指大動。
我當時一天只有50元零用錢,
其實就是中午訂便當的錢,
然而我寧願錯過學校午餐,
也要在放學路上走進店內買一塊餅。
還記得當時那不大的老婆餅,
要價就要25元並不便宜。
我總是小心翼翼把那餅握在手中,
感受手心傳來的溫熱感,
然後小口小口慢慢吃著,
咀嚼麥芽糖內餡帶來的甜味,
接著回到家繼續領打。
那塊老婆餅就像死刑前最後一餐,
些許甜味是我對生活殘存的依戀。
在我父母離婚後,
流浪一圈我又回到我媽身邊。
一天到晚翹課翹家的我,
當年偷喝遍附近住家的嘉南羊乳,
自此方圓百里再沒住戶訂羊乳。
也曾發現我家旁邊的華美黃昏市場,
水果收攤後只會蓋上帆布不會撤走,
然後幾次上門偷水果吃被抓到,
送到警局被罰掃地拖地完,
因禍得福多賺到一碗牛肉泡麵。
有次半夜跟朋友餓到受不了,
跑去搬放在店外的空米酒瓶,
兩人大老遠搬到7-11退錢買泡麵,
那錢還只夠買一碗維力炸醬麵,
兩個人在店內沖泡好凌晨兩點,
蹲在店外分著吃。
窮人別說自尊心,
連夢想都微小到不值一提。
在我軍校畢業分發下部隊後,
我這輩子湧現的第一個雄心壯志,
就是有天我想買烤鴨時能買得起。
我始終沒忘記下部隊那六年,
我每次難得有錢坐火車回台中家裡,
在科博館旁的佳皇城買半隻一鴨二吃,
興沖沖跟我媽一起分食的快樂。
還有我滿20歲生日那天,
我媽說要幫我慶生問我想吃什麼,
我說我想吃帶骨牛小排,
我媽帶我騎機車到中華夜市,
買了一片要價$150的牛小排,
老闆剪成三小塊各帶一個骨頭,
我媽一塊我兩塊的分食,
然後我跟我媽說,
等到有天我有錢,
我們就是一人吃一整塊了。
從每天期待著一塊老婆餅,
到能買上烤鴨跟帶骨牛小排,
只想跟我媽吃的時候,
不用斤斤計較口袋裡有多少錢。
這樣的生活幾乎是我人生前半段,
無時無刻響起的主旋律。
前幾年也是我租客的興大學弟,
帶著他一群都在科學園區工作,
人稱科技新貴的同學來我家作客。
其中幾個年輕人說他們的目標,
是希望有天能跟我一樣,
想幹嘛幹嘛,
再也不用為錢煩惱。
這其實是很有趣的說法,
我偏著頭看著這些出生於溫室中,
受良好教育有著豐富學識的花朵。
首先我並不富,
只是我的物慾低開銷不高,
所以資產理論上夠用一生。
其次沒人不為錢煩惱,
我這點錢揮霍也是
分分鐘就殆盡見底。
我人生至今還能驕傲的事,
就是走在街上看著一間間餐廳,
整潔明亮的落地窗時,
我不用永遠站在窗外猜想,
裡頭的人是否真得很快樂。
因為我也可以推開門走進去,
心安理得為自己叫上一份餐點,
終於成為也能吃飽的那一份子。
最後,
醜小鴨並不會變天鵝,
除非那隻鴨本不是鴨,
牠就是隻天鵝。
毛毛蟲變蝴蝶,
也是因為牠就是蝴蝶的幼體。
這世界上破繭而出後,
你會面對的並不是童話故事,
而且如浪湧來的現實。
點播一首歌,
送給這世界上永遠幸福的人們,
希望你們都能走到屬於自己的,
童話鎮。
而我也該帶上我的旗幟與盔甲,
配上那把無鋒從不曾出鞘的劍,
還有我最愛吃的飯糰,
踏上旅途收集同伴,
走向無法回頭的打鬼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