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瓣閉鎖不全:新式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一、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病因與影響🔴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 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會導致血液逆流回左心室。🔵 病因: 主動脈根部擴張、先天性二尖瓣、膠原血管疾病、心內膜炎、主動脈剝離和外傷。🔵 影響: 長期未治療會導致心肌功能障礙、心臟衰竭和左心室功能障礙。二、 治療方法1. 傳統治療🟢 藥物治療: 適用於無症狀或不適合手術的患者。🟢 控制高血壓。🟢 心衰竭藥物治療(ACE 抑制劑、ARB、醛固酮受體拮抗劑等)。🔴 外科主動脈瓣置換術(SAVR): 適用於有症狀的嚴重主動脈瓣閉鎖不全患者。2. 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 現狀: TAVR 目前尚未被核准用於治療單純的主動脈瓣閉鎖不全。🔵 原因: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患者的瓣膜缺乏鈣化,難以將支架瓣膜固定。🔵 現行做法: 僅限於手術風險極高或無法接受手術的患者,且屬於標籤外(Off-label)使用。🔵 挑戰: 瓣膜移位和栓塞風險高。🔴 新一代 TAVR 瓣膜: 專為主動脈瓣閉鎖不全患者設計,具備特殊夾持裝置,可抓住原生瓣葉,提升穩定性,降低移位風險。🟢 目前已在歐洲核准使用。🟢 預計 2025 年在美國上市。三、 TAVR 在主動脈瓣閉鎖不全中的應用1. 瓣中瓣 TAVR🟢 適用於先前接受過外科主動脈瓣置換術且瓣膜失效的患者。2. TAVR 後 TAVR🟢 適用於先前接受過 TAVR 且瓣膜失效的患者。3. 原生瓣膜 TAVR🔵 現行做法: 使用現有的 TAVR 瓣膜,但需要將瓣膜過度擴張以增加穩定性。🔵 風險: 環狀破裂和瓣膜移位風險高。🔴 新一代 TAVR 瓣膜: 採用夾持裝置抓住原生瓣葉,提升穩定性,降低移位風險。4. 左心室輔助裝置(LVAD)患者的 TAVR🔵 LVAD 患者的主動脈瓣功能減弱,瓣葉容易凍結,導致閉鎖不全。🔵 需要將瓣膜過度擴張並降低植入深度。🔵 瓣膜移位至心室的風險高。四、 新一代 TAVR 瓣膜的優勢🟢 專為主動脈瓣閉鎖不全患者設計。🟢 採用夾持裝置抓住原生瓣葉,提升穩定性,降低移位風險。🟢 臨床試驗顯示技術成功率高、併發症發生率低、瓣膜功能良好。總結傳統上,外科主動脈瓣置換術是治療主動脈瓣閉鎖不全的主要方法。隨著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技術的發展,新一代專為主動脈瓣閉鎖不全患者設計的 TAVR 瓣膜,有望為患者帶來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