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插隊了,小孩父母說先「讓」人家用?──平輩式教育的姿態錯位

秦客-avatar-img
發佈於閒談茶水間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這兩天,旁觀了兩件事,讓我有點在意。

其一,是我去 IKEA 幫家中添購一些小東西。我比較少在假日去 IKEA,主要是想避開人潮。但因為東西有急用,所以難得在週六晚間過去。

買完東西結完帳,我在停車場排隊使用停車費結帳機器。雖然機台很多,但人潮也多,所以出現一條人龍。我的前方排著一小群家庭,大概五六個人零散地站在那,只有一名大哥在操作機器。付完款,他們整群人就一起離去了。

這時候,一個小男孩從很遠的後方奔來,越過我與所有排隊的人,直接插入我前方的空位,開始猛戳螢幕上的虛擬按鈕。當下我想沒差,反正我也沒趕著要幹嘛,想著他應該是很興奮要折抵他們家的停車費。所以我就沒動,看著他操作。

結果,小孩的爸爸邊走邊喊:「弟弟!先讓人家用!」爸爸遠遠地朝這名弟弟喊了數次,弟弟才突然回過神來,什麼也不顧地扭頭奔向爸爸。


取完車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好像哪裡怪怪的。

作為被插隊的人,我是沒有什麼情緒。因為我可以理解小男生想要操作機械的興奮感,加上當晚我很悠閒,沒有什麼急迫感。但爸爸的話,一直讓我覺得怪。

先讓人家用?這句話隱藏的訊息,不就是弟弟的行為沒有問題嗎?只是出於某種善意(敬老尊賢?),爸爸要求小孩把機台「讓」出來給別人用嗎?這整件事的症結並不是小孩現在能不能用機器,還是「讓」不讓的問題。

而是台灣社會普遍有一個叫「排隊」的社會默契。而且賣場的地上有非常明確的排隊標示線,為什麼不是告訴小孩這件事?所以,爸爸也覺得小孩直接越過整條人龍的行為,是沒有問題的嗎?

這件事值得玩味的地方,在於小孩的行為如此自然,代表他不會只有今天這樣做。而爸爸的阻止也很即時,代表爸爸知道小孩這樣做不妥,不論爸爸的動機是怕旁人怒揍他的小孩,還是他身為台灣人的社會契約讓他覺得有阻止義務。

但從小男孩的年齡(應該小三小四)以及各種流暢度看來,這件事應該蠻頻繁發生的。

是因為跟小孩溝通的用詞不夠精確嗎?還是教育的重點只是單純的「讓」別人先用,而不是整個排隊的觀念架構呢?

這是第一件讓我在意的怪事。


第二件事:

稍早,我把昨天去 IKEA 買的床包洗完,拿到巷口自助洗衣店烘乾(家裡沒烘衣機)。趁著烘乾的36分鐘,我跑到旁邊的鍋貼店解決午餐。

點完餐,我在醬料碟裝了辣椒,坐下等待時,隔壁桌來了一對夫妻與一個小男孩。小孩目測頂多一二年級,手上拿著一個玩具砂石車,一邊發出一些哼哼哈哈的怪聲,一邊跟媽媽爭論著。

他們爭論的話題是「小朋友剛剛有沒有故意踩媽媽的腳」。

媽媽很堅持小朋友剛剛故意踩她的腳,一直要求小孩跟她道歉。但小朋友一直否認,說他根本沒有踩到媽媽的腳,反而是媽媽剛剛故意踩了他的腳。媽媽理直氣壯地說,那是因為你先踩我的腳,所以我才回踩你的腳。

一聽到這個爭論,因為肚餓放空盯著辣椒的我就突然回神了。

小朋友開始滑動他的砂石車,發出一些哼哼哈哈的怪聲,一邊跟媽媽說他完全沒有印象剛剛有踩到媽媽的腳。而此時爸爸則一直在說著他等等要去騎腳踏車的事,像在另外一個時空。

媽媽語氣有點微怒,表示小朋友是故意踩的,要求小朋友一定要道歉,並且再次重申她剛剛踩小朋友的腳,是因為小朋友先踩她。小朋友感覺有點委屈的同時,爸爸的話題已經進展到從這邊騎回家要幾公里的地步。

在媽媽又堅持要求了幾次後,小朋友終於委屈地說:「媽媽,對不起。」媽媽頗有大度地說沒關係,我原諒你。這時小朋友反過來要求,說那換媽媽要道歉了。媽媽也跟小朋友道歉,小朋友說了好,這個話題就暫時結束了。

接著,他們的鍋貼上了。爸爸在抱怨沒有剪刀,說想要幫小朋友把鍋貼剪兩半。我心裡想,你手上不是有鐵湯匙嗎?插下去不就變兩半了?而小朋友正打算開始吃他的招牌鍋貼,不太熟練地揮舞著自己的筷子。

吃了幾顆後,小朋友說想要吃媽媽盤子裡的咖喱鍋貼。媽媽說,那你要拿一顆招牌鍋貼跟我換一顆咖喱鍋貼。這時爸爸在旁邊說,吃不夠再點嘛。媽媽有點不高興地回應,她說要吃幾顆就是幾顆啊。並且開始碎念小朋友,說小朋友的行為很糟糕,這樣就是把吃剩的東西留給媽媽,並且強調跟他阿公一樣,非常沒有禮貌且骯髒。

一陣小小的爭吵後,小朋友拿了一顆招牌鍋貼跟媽媽交易了一顆咖喱鍋貼。而爸爸又回到想要騎腳踏車回家的話題上,媽媽也加入開始抱怨從這邊騎回家有多遠。小男孩則在桌邊,一邊滑動砂石車,一邊發出怪聲,一邊默默吃著交易來的咖喱鍋貼。

吃完鍋貼,離36分鐘倒數還有一段時間。我到 7-11 買了杯咖啡坐在那,思考我這兩天到底看到了什麼。


我突然發現,這兩件怪事背後好像有個隱藏的共性。那就是這兩件事的父母,都把非常小的小朋友當成平輩來對話。

的確,如果出去玩,我有一個同年齡的朋友無視台灣排隊的社會契約,硬要先用。我應該會出聲阻止他,但我不會把他拉到一旁,開始跟他講排隊為什麼重要,插隊會怎麼給人造成困擾,可能還會說全世界都插隊的話會變成怎樣。我可能只會拉一拉他,跟他說聲「讓別人先用」或「人家先來的」。我會裝得好像他只是沒看到,把他拉到後面去。同齡人這樣互相教育,會讓人難堪。

如果有人故意揍我一拳,故意踩我一腳,同齡人我心情不好的時候可能也會回擊。也會上演這種互相道歉的戲碼,這是一種同齡人間專屬的幼稚模式,也算是一種互相包容的默契吧。

而食物的確,除非是跟我非常親近的人,不然我也不會去吃人家的食物,也不會想要吃對方剩下的,或者把剩下的留給別人。

這兩天我旁觀到的親子互動,如果發生在同齡人、同事、同學之間,都是非常正常的。

但發生在成年父母與不到十歲的小朋友身上,就有種說不出的詭異感。好像是一種尊重,又好像是一種不尊重。我在想,父母是不是考慮到是在公開場合,若拿出嚴厲的態度,小孩可能會崩潰哭鬧,造成更嚴重的公共擾亂?我不知道十歲左右的小孩有這麼脆弱嗎?


這些都只是我武斷的推論,到底,父母該有什麼樣的姿態呢?這也不是沒有生養的人能親身體會的。

但我猜想,明確的角色定位對年幼的孩子來說應該是重要的。對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來說,父母是社會規範的引導者,如果父母可以明確清晰的表達一些行為規範,可能能夠減少孩子的困惑。

我相信大部的人,是可以理解尊重但不對等是什麼狀態。現代社會的進步,就是我們不會再用體罰或羞辱的方式教育孩子。大部分成人都能做到「尊重」小孩,但尊重並不等於對等。

因為孩子在社會閱歷、智力發展甚至器官上,都是遠弱於成人的。若認為孩子與成人應該「對等」,那就像放任幼獸自己闖蕩森林一樣危險。尊重代表成人願意傾聽與理解孩子,甚至讓孩子參與一些重大事務的決策。而不對等,代表最終決策權與教育權還是握在父母手上。只能根據年齡逐漸放手。

不到十歲的孩子,父母用「對等」的心態看待他,可能就是我感覺怪的原因吧。


我想,這種怪,就是一種姿態上的錯位吧。

avatar-img
0會員
29內容數
大部份會是閱讀與我互動的文字紀錄,可能會有少部分的影視觀賞紀錄,以及更少部分的電子商務經營感悟。有人說,書架上未讀的書是自己尚未完成的部份。我很喜歡這種浪漫的想法。但未完成的部分太多,就變成書債了!也可以將此視為一個積欠書債的人們聚集討論的地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秦客讀字生活 的其他內容
家裡附近的便利商店以及捷運站旁的廣場,都有設置寶可夢 Gaole,每天除了小朋友會一直在那邊猛力拍打機台,還有很多大人也會在晚間出現在那邊排隊。我一直很好奇到底在玩什麼,所以常常在後面遠遠地看著。 看一陣子後,我發現這根本是吃角子老虎機的變體。我有點懷疑不少小朋友的腦神經已經出現賭癮迴路了。
今天,做了一件有趣的事。我突然決定把自己的電Bass拿去保養,我還在想這算不算早發性中年危機。今天突然就有動力打電話去樂器行詢問,老闆很熱情地叫我拿去,我沒多想就在這個熱死人的天氣,背著超重的電Bass出門了。
蘇格拉底所宣稱的「無知之知」,建議我們遠離那些宣稱知道答案的人,接近那些正在追尋解答的人。 一定是我前幾天說了心靈課程的不是,宇宙覺得此等劣民需要更多的心靈課程來提高震動頻率。所以,今天早上我就被狂推一個心靈課程,六萬多塊,賣一堆垃圾小卡,還宣稱可以幫購買者「諮商」。 現在真的一不小心就會碰到各
在我的公寓裡,因為抽水馬達引發了一連串奇怪的鄰居互動。從最初的水壓不穩定,到鄰居捲入馬達位置的調整和漏水問題,每一次的事件都讓我倍感困惑。為何鄰居們不主動溝通,而是採取這種隱祕的行為?這篇文章深入探討這一系列趣味且詭異的事件,以及我對鄰居關係的深思。
為什麼,我們好像沒辦法直接說一個東西不好?一件事情不對? 今天早上,一名鄰居在社群群組內發了一則訊息。訊息中稱呼他正上方的住戶為「惡鄰」。因為該戶不分時段,長期縱容小孩在家奔跑摔砸物品,大力甩門。經過三年的溝通,未見任何改善,所以發在社區群組內,應該是想讓其他鄰居與管委會知曉,並表示後續會蒐證
颱風後的第一天,有幾件事被吹到了一塊。 第一件事。我們家算是老房子,在大樓最頂端。為了預防漏水,頂樓是有加蓋屋頂的。那屋頂,庇蔭了我們這棟樓的兩戶人家。今天社區洗水塔。我們社區地下室車庫有個大蓄水池,頂樓又有兩個大蓄水池。運作的方法是水先進入車庫的大水庫,然後分別抽到兩棟大樓頂端。這種設計多了
家裡附近的便利商店以及捷運站旁的廣場,都有設置寶可夢 Gaole,每天除了小朋友會一直在那邊猛力拍打機台,還有很多大人也會在晚間出現在那邊排隊。我一直很好奇到底在玩什麼,所以常常在後面遠遠地看著。 看一陣子後,我發現這根本是吃角子老虎機的變體。我有點懷疑不少小朋友的腦神經已經出現賭癮迴路了。
今天,做了一件有趣的事。我突然決定把自己的電Bass拿去保養,我還在想這算不算早發性中年危機。今天突然就有動力打電話去樂器行詢問,老闆很熱情地叫我拿去,我沒多想就在這個熱死人的天氣,背著超重的電Bass出門了。
蘇格拉底所宣稱的「無知之知」,建議我們遠離那些宣稱知道答案的人,接近那些正在追尋解答的人。 一定是我前幾天說了心靈課程的不是,宇宙覺得此等劣民需要更多的心靈課程來提高震動頻率。所以,今天早上我就被狂推一個心靈課程,六萬多塊,賣一堆垃圾小卡,還宣稱可以幫購買者「諮商」。 現在真的一不小心就會碰到各
在我的公寓裡,因為抽水馬達引發了一連串奇怪的鄰居互動。從最初的水壓不穩定,到鄰居捲入馬達位置的調整和漏水問題,每一次的事件都讓我倍感困惑。為何鄰居們不主動溝通,而是採取這種隱祕的行為?這篇文章深入探討這一系列趣味且詭異的事件,以及我對鄰居關係的深思。
為什麼,我們好像沒辦法直接說一個東西不好?一件事情不對? 今天早上,一名鄰居在社群群組內發了一則訊息。訊息中稱呼他正上方的住戶為「惡鄰」。因為該戶不分時段,長期縱容小孩在家奔跑摔砸物品,大力甩門。經過三年的溝通,未見任何改善,所以發在社區群組內,應該是想讓其他鄰居與管委會知曉,並表示後續會蒐證
颱風後的第一天,有幾件事被吹到了一塊。 第一件事。我們家算是老房子,在大樓最頂端。為了預防漏水,頂樓是有加蓋屋頂的。那屋頂,庇蔭了我們這棟樓的兩戶人家。今天社區洗水塔。我們社區地下室車庫有個大蓄水池,頂樓又有兩個大蓄水池。運作的方法是水先進入車庫的大水庫,然後分別抽到兩棟大樓頂端。這種設計多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暑假帶著孩子們東奔西跑,連上班都帶著他們進公司(自家經營的小公司)。 今天我準備開始工作,整理一下心情,把東西定位,這時我注意到我兒子,從下車開始到坐在椅子上,他已經將手機打開,沉靜在自己的網路世界,我猜他在看短影片,有時候笑有時候皺眉。他沒有跟任何一個人說話,大家在旁邊你一言我一語的聊天,不知道
剛才逛到一篇文章,是孩子抱怨,因為家長説小孩沒有隱私,而且任意查看手機。 個人認為小孩仍然有基本權利,我們淺談就好,如果父母沒有尊重溝通,如何期望孩子同理相待?父母出於關心跟管教,出發點沒錯,不過有些父母倒是吃起自助餐,甚至升級國王王后,然後抱怨孩子抵抗。
Thumbnail
國小一年級的我差點迷路,因為下課沒人來接我,爸媽午睡過頭,鬧鐘也沒有響。我在危險時刻學會自救,但卻被爸爸臭罵。如果你的孩子也曾在危機面前,你會怎麼做呢?
Thumbnail
像我家這類型的新住民,選擇居住地的考慮因素會稍微多一些。除了一般購屋必要考量的條件以外,對於融入僑居地有所影響的因素,也會一併列入考慮。 為了讓孩子能融入當地社會,也為了不被看成少數族裔的蓄意聚集,我們選擇購屋的郊區會稍微離開台灣人多的社區。由於移居之前,我們並沒有當地朋友的引導,因此所有資訊都來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聯合報家庭版)     讓孩子玩出一片天   每每到外頭喝杯午茶、偷個閒,總會看到一些父母在閒聊,然後一旁的孩子就會開始自顧自的玩耍,每當大人們的交談結束後,我總是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語:「就知道玩玩玩!也不會用點時間讀書!」然後,父母就會擺著臉將孩子帶走。   這個戲碼相信在台灣並
  現代生活快速忙碌,雙薪家庭比比皆是,單親重組更是多不勝數,父母們為了生活汲汲營營,哪有時間去陪伴小孩?      真的嗎?
Thumbnail
逛夜市或者是到外面的餐廳用餐時,如果店家有小孩,老夫喜歡留意小孩在店裏的時間都做些什麼事: 通常國小中年級以上的孩子,會發現不管是否出於自願,孩子幾乎都會在大人忙碌的同時,他也會幫忙收拾桌面、幫忙把餐點端到正確的桌號。再大一點的,會幫忙收銀、點單及打包分類外帶餐點。然後這樣的孩子若還能把握機會
Thumbnail
寒假開始了,你是否已經因為那些雞毛蒜皮大的日常瑣事,跟孩子雙雙處於生氣、不耐煩的狀態? 老實說這兩天,我看燁也有點不太順眼xd 就是…你們知道的 有些孩子好像天生就有潔癖似的很愛乾淨 有些孩子就大而化之不怕髒亂(就是很胎溝) 我們家兩個孩子,剛好一人一款 倒也不是好不好的問題 畢竟不論
Thumbnail
在孩子進入公幼小班之後,我們每週開始有兩天,是有回家作業的。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暑假帶著孩子們東奔西跑,連上班都帶著他們進公司(自家經營的小公司)。 今天我準備開始工作,整理一下心情,把東西定位,這時我注意到我兒子,從下車開始到坐在椅子上,他已經將手機打開,沉靜在自己的網路世界,我猜他在看短影片,有時候笑有時候皺眉。他沒有跟任何一個人說話,大家在旁邊你一言我一語的聊天,不知道
剛才逛到一篇文章,是孩子抱怨,因為家長説小孩沒有隱私,而且任意查看手機。 個人認為小孩仍然有基本權利,我們淺談就好,如果父母沒有尊重溝通,如何期望孩子同理相待?父母出於關心跟管教,出發點沒錯,不過有些父母倒是吃起自助餐,甚至升級國王王后,然後抱怨孩子抵抗。
Thumbnail
國小一年級的我差點迷路,因為下課沒人來接我,爸媽午睡過頭,鬧鐘也沒有響。我在危險時刻學會自救,但卻被爸爸臭罵。如果你的孩子也曾在危機面前,你會怎麼做呢?
Thumbnail
像我家這類型的新住民,選擇居住地的考慮因素會稍微多一些。除了一般購屋必要考量的條件以外,對於融入僑居地有所影響的因素,也會一併列入考慮。 為了讓孩子能融入當地社會,也為了不被看成少數族裔的蓄意聚集,我們選擇購屋的郊區會稍微離開台灣人多的社區。由於移居之前,我們並沒有當地朋友的引導,因此所有資訊都來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聯合報家庭版)     讓孩子玩出一片天   每每到外頭喝杯午茶、偷個閒,總會看到一些父母在閒聊,然後一旁的孩子就會開始自顧自的玩耍,每當大人們的交談結束後,我總是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語:「就知道玩玩玩!也不會用點時間讀書!」然後,父母就會擺著臉將孩子帶走。   這個戲碼相信在台灣並
  現代生活快速忙碌,雙薪家庭比比皆是,單親重組更是多不勝數,父母們為了生活汲汲營營,哪有時間去陪伴小孩?      真的嗎?
Thumbnail
逛夜市或者是到外面的餐廳用餐時,如果店家有小孩,老夫喜歡留意小孩在店裏的時間都做些什麼事: 通常國小中年級以上的孩子,會發現不管是否出於自願,孩子幾乎都會在大人忙碌的同時,他也會幫忙收拾桌面、幫忙把餐點端到正確的桌號。再大一點的,會幫忙收銀、點單及打包分類外帶餐點。然後這樣的孩子若還能把握機會
Thumbnail
寒假開始了,你是否已經因為那些雞毛蒜皮大的日常瑣事,跟孩子雙雙處於生氣、不耐煩的狀態? 老實說這兩天,我看燁也有點不太順眼xd 就是…你們知道的 有些孩子好像天生就有潔癖似的很愛乾淨 有些孩子就大而化之不怕髒亂(就是很胎溝) 我們家兩個孩子,剛好一人一款 倒也不是好不好的問題 畢竟不論
Thumbnail
在孩子進入公幼小班之後,我們每週開始有兩天,是有回家作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