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的絕對原則-讀後感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繼續分享書中的其他閱讀心得跟精華內容,給大家參考,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書局買書,書中內容會更詳細。 原則4,  投資對象是公司 : 最可靠的投資對象只有公司,而不是大盤指數,因為指數說穿了只是股票市場整體表現的平均,並非個別公司的績效報告。

我們要知道即使指數沒有任何起伏,還是會有表現亮眼的公司或是產業出現,想藉由股市投資取得成功,就不該管股價或是指數高低,我們都要留在場內持續投資,因為無論何時,市場裡總是充滿著機會。 如果我們當公司的員工,不管公司多會賺錢, 大部份公司的人事成本佔比不到20%,而最後的盈餘,可能比較大方的公司還會分出1%當做員工額外的獎金, 小企業根本不會想要分給員工。 如果不當員工自己創業呢? 如果我們去跟那些一流企業談合作,自己當零件或是原料供應商,在沒有背景跟資金的情況下,即使有一些技術,這些大企業也根本看不上我們。 由此可知最容易跟一流企業合作的方式,就是買入好公司的股票,變成公司的股東,好處在於我們不需準備鉅額的資金,認真存幾年的薪水就可以加入好公司,讓一群聰明又努力的員工,外加一個領導有方的CEO幫你工作,一起享受資本市場所產生的龐大利益分配。 其實金錢也有階級之分,依據我們把錢放在哪個地方可帶來的獲利差異來區分,首先每個人可耗費的時間跟體力有限,只用自身勞力賺來的錢是有極限的。 如果把錢放在保險箱就代表是最低等的賤民,這筆錢無法創造任何附加價值。

想要當初級平民,至少需要把錢放在銀行定存或是買黃金存在保險箱,也許還能稍微的抗通膨,想往上升級成中級平民, 再多買一些保險,確保意外發生時還有一筆救助金可拿。 那麼想當高級平民的話,錢應該放在哪裡 ? 答案是得到可以每年穩定獲利的股票資產 ,是成為高級平民的重要條件,這些資產就像工人一樣,一年365天努力工作,不要求加薪,不要求休假,而且這些資產還會越來越強壯,終有一天會比主人賺的更多。 不要再說這些藉口了(我不清楚,別人這麼說,聽說不錯),無論原因是什麼,都不能把賺錢的權利交給別人,你應該要自己思考,如何將錢託付給擁有最佳生產力的工人。 股市投資不是賭博遊戲,賭博需要不停的猜,在有限的時間裡搶奪別人的資金,有人輸自然就有人贏,股市投資則是提供資金給公司,讓公司能研發技術,開創新的市場並販賣服務或是產品,最終公司獲利持續上升,使股價上漲跟配息增加,獎賞投資人卓越的眼光,我們應該要驅逐獲利不佳的公司,誠信不佳的公司,上市只是為了圈錢的公司,讓股市投資成為一個互利的雙贏機制。 原則5,  股東是公司的主人: 如果我們把自己當作公司的主人,對公司經營上的信任,我們才能在公司遇到大環境上的困難時,積極把資金投入股市,不過股市不是只有大跌或大漲,還有不少時間是在盤整,持續買進好公司,比較不會浪費時間,因為人無法準確預測未來,但可以觀察出那些公司正在努力的賺取大把鈔票。 只要我們的生活繼續,就算爆發戰爭也該投資股票,只要人類沒有因為天災滅亡,國家沒有崩潰,公司就不會停止運轉,好公司面對危機一定可以跨國難關存活下去。 絕對不要投資的公司分為以下幾種,投資這些公司不僅沒有未來,還有極高的虧損風險。 1. 公司有高比例支出是大股東或其親屬之薪資,或過度集中無關本業的營利活動,不重視技術開發跟加強員工職能。 2. 剔除財務報表可疑的公司,尤其是頻繁有償增資,或透過CB(可轉債),BW(附認股權證公司債)籌募資金,只知道利用子公司掏空資產的公司,未來容易虧損。 3. 開股東會時,對股東提出的問題視而不見,公司的經營者不願意詳細說明公司目前的財務狀況,對未來的願景規劃,甚至對股東們說謊,營造公司未來業績良好的假象。 4. 公司本身沒有獨到的商業模式,只依附在大型企業底下的低毛利率公司,不只沒有定價權,也很容易被踢出供應商的名單中。 5. 避免配息率相對低於的公司,不願意和股東分享成長果實,它們往往因為被低估,讓人產生買股後說不定會漲的期待,但是這些長期被低估的小氣公司並非偶然,一定要小心的觀察,如果說公司是將獲利拿去擴廠,投資未來願景,那我們就可以先耐心等待。 投資股市也有五個層級,根據投資經驗總結出的一套標準,越靠近經營者心態的層級,才會更接近股市投資的本質。 第一層級,消息面,也就是尋找題材股來投資,來源可能從電視上分析師說的,鄰居口中的好股票,卷商報告或是公司新聞稿等等。 第二層級,圖表分析,也就是著重於技術買賣的投資方式,藉由成交量,股價走勢,圖表的型態和變化來預測未來的股價。 第三層級,量化分析,也就是參考公司的基本面,去審視EPS,ROE,本益比,不動產或附屬企業持股,專利技術等資產價值,是價值投資人需具備的基礎。 第四層級,趨勢分析,本身需要具有很強的專業能力,才能針對性的去掌握世界的趨勢,技術的進展,由於現今的趨勢變化更加快速,趨勢分析的準確度和命中率逐漸的下降,大部分投資人都只是普通人而不是專家,這個方法一般人很難使用,也由於觀察市場的角度過於寬廣跟長遠,有時候反而會脫離投資的核心,要知道我們是來股市賺錢的,而不是要成為專家學者的。 第五層級,經營者心態,也就是假設自己是經營者時會如何經營,分析和研究應該創造何種成果,如果想要併購的新公司,用經營者的角度思考,公司原有的優點說不定會變成缺點,致命的缺點變成成長的開端,仔細觀察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公司,總是有機會發現不吸引別人目光的優秀公司等待挖掘,只要我們把自己當作經營者放在想買的公司上做換位思考,就會更加容易抓住別人沒看見的機會。 今天先分享到這,後續再慢慢分享其他心得。

avatar-img
1會員
86內容數
對於薪水不多的人來說,投資有機會讓自己在退休時有兩份收入(老人年金+投資收益),不要放棄小確幸,可以從投資賺到的錢拿一部分來享受,尋找在能力範圍內的快樂很重要,不要有什麼犧牲自己的想法,你自己都不快樂了,又怎麼能讓自己的家人快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這本書算是日本人撰寫的投資書,主要透過各種小故事講述55條個有錢人的思考法則。裡面是沒有教怎麼投資,更多的反而是觀念上的討論,對於自己職場的工作、投資、創業或是改善關係等,我覺得都蠻有幫助的,比較像是觀念建立的書,很推薦一讀。
本書介紹透過蒐集客觀數據以及持續買進的投資策略來穩穩累積財富。書中強調了儲蓄和投資的重要性以及何時該專注於提升收入、增加儲蓄或是買賣股票。同時,書中也提到儲蓄與投資的關鍵,以及如何選擇及購買投資標的的策略。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這本書算是日本人撰寫的投資書,主要透過各種小故事講述55條個有錢人的思考法則。裡面是沒有教怎麼投資,更多的反而是觀念上的討論,對於自己職場的工作、投資、創業或是改善關係等,我覺得都蠻有幫助的,比較像是觀念建立的書,很推薦一讀。
本書介紹透過蒐集客觀數據以及持續買進的投資策略來穩穩累積財富。書中強調了儲蓄和投資的重要性以及何時該專注於提升收入、增加儲蓄或是買賣股票。同時,書中也提到儲蓄與投資的關鍵,以及如何選擇及購買投資標的的策略。
你可能也想看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