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談論的美國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到底是什麼?PPI(生產者物價)指數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經濟指標,它所指的生產者物價並非指成本,而是指生產者或批發商所訂的售價,此售價並非消費者最終購買的價格。了解PPI能夠幫助人們獲知在生產階段價格上的變動,以及推論後續對整體經濟的影響。
美國的PPI指數由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BLS)每月公布,發布時間在每個月的中旬,通常是第二個星期的星期四,台灣時間為當天晚上21:30左右。BLS本周四 (12 日) 公布數據顯示,11 月 PPI 年升 3.0%,遠超市場預期的 2.6%,前值自 2.4% 上修至 2.6%;按月來看成長 0.4%,創 6 月以來新高,超過市場預期的 0.2%,前值自 0.2% 上修至 0.3%。
PPI(Producer Price Index,生產者物價指數)是一種衡量生產者在生產過程中所面臨的商品和服務價格變動的指標,反映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用來預測未來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變動。PPI與CPI不同,CPI關注的是商品最終零售價格。
PPI=(Ct/C0)×100
計算步驟
例如:
則PPI的計算如下:
PPI=(95/80)×100=118.75
這表示從基準年到當前年,生產者面臨的價格上升了18.75%。
對一般老百姓來說,如果PPI指數上升,意味著生產者的成本增加,進而影響日常用品的價格。所以當你發現PPI指數持續上升時,代表通膨正在發生中,會讓我們的生活成本上升,更直白的說,就是我們需要花更多的錢來買相同的東西。因為PPI上升,商家會將這些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導致我們在超市或商店看到的價格上升,這意味我們的購買力下降。所以,PPI對普通人來說是一個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未來價格走勢的指標。當我們看到PPI上升的時候,可以預期生活中的一些商品價格也可能會上漲,這對我們的日常開支是有直接影響的喔!
好了,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是不是超級簡單呢?冰兒覺得面對通膨不用太過緊張,開源節流,聰明花錢,是吧?我們下回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