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生活碎屑(2024.12.15)

 

raw-image

﹝常玉油畫﹞

‧ 留法的畫家常玉(1895-1966),其油畫風格宛如馬諦斯。畫面線條簡單俐落,卻又透露一種無聲的孤獨感。

‧ 青春歲月,因為純純的愛,即使再微小的事物也產生魔力,在記憶中散發永恆的光芒。

‧ 村上春樹最新長篇小說《城與不確定的牆》中文版問世,這是村上第15本長篇小說作品,距上一本《刺殺騎士團長》(2017)足足有7年了。據報導,《城與不確定的牆》之創作源自1980年發表的短篇〈幻之作品〉。由此推知,村上春樹不改其風格,《城與不確定的牆》應還是隨心所欲、充滿魔幻色彩之作吧!?

‧ 赫塞的作品向以思想取勝,直探人性的內在世界,其意義結構令人咀嚼回味,而《荒野之狼》的主人翁哈里猶如作家赫塞的化身,小說中的赫敏妮又是另一個哈里,彼此心靈相通;再者,魔幻劇場裡歌德、莫札特與哈里的對話也等同作者自問自答,或是「現實的我」在跟「精神的我」對話,試圖尋找生命的深刻意義,論述強而敘述弱,以藝術表現言,小說的趣味性也就明顯不足了。

‧ 韓江《素食者》這樣的小說,這樣的家庭、婚姻、性與暴力,居然讓人看得毛骨悚然,少了心靈上的感動與滿足。

‧ 韓江《素食者》最終,姊姊仁惠陪妹妹英惠轉院,在救護車上,看見的窗外景象及心情,作者寫道,「她安靜地吸了一口氣,緊盯著路邊熊熊燃燒的樹木,它們就像無數頭站立起的野獸散發著綠光。她的眼神幽暗而執著,像是在等待著回答,不,那更像是在表達著抗議」。《素食者》如此這般的詩意書寫,意象鮮明,熊熊燃燒的樹木象徵著想成為一株樹的妹妹,以及許許多多跟妹妹同樣處境的受害者,的確深具感染力,充分展現韓江不凡的創作才華。

‧ 梅特林克《青鳥》想像力豐富,運用擬人化手法,讓所有的東西和動物、植物都變成人,會說話,有喜怒哀樂,也擁有思想,其尋找象徵幸福之青鳥的冒險經歷,吸引著大小讀者,且故事內容蘊含死生、關懷大自然等多面向的深邃思考,堅持人生理想的追求,兒童乃至長大之後藉此不斷地思索體會,受到這個故事的潛移默化,領悟「幸福就在身邊」的真諦,並以之構成自己人生觀的一部分。《青鳥》媲美瑞典女作家西瑪‧拉格洛芙(Selma Lagerlof,1858-1940)的童話《尼爾斯的奇遇,足以增長智慧,確是一本成長過程不宜錯過的童話。

‧ 赫曼.赫塞《克林梭的最後夏日》,如此形容暗夜中聽見的歌聲:「她靜靜地低聲唱著歌曲,歌聲傾瀉出寧靜,好似來自遠方飄浮的島嶼,經過長久的時間和孤獨的大海。」這樣的文句,充滿詩意,何其迷人啊!

‧ 東方白文學自傳《真與美(一)》細筆書寫大稻埕的童年回憶,敘述與迪化街平行,昔日閃耀榮光,後已沒落的「香市」貴德街,東方白如此描寫:「黃昏時,看見燕子自洋樓屋簷傾巢而出,在空中盤旋,發出流水的婉囀,像是來到幽谷;清晨時,不知從哪只沒關好的窗口溜出一縷輕柔的琴聲,是初學者最愛的〈給愛麗思〉或〈少女的祈禱〉,縹緲而朦朧,彷彿來自天上,而不是人間……」。其文字之美,令人咀嚼回味不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