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博愛國小,1948|嘉義市西區|美味的咖喱餃包子|友愛路美麗小葉欖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友愛路很大,快慢車道之間還有安全島,也幸好有這設施,我才可以站在安全島上拍下校門全景。



在校園一隅的友愛友忠交叉口,學校設了大型照牆,校名和彩繪拼貼圖案山丘彩虹飛鴿非常的吸睛。

更引人注目的是旁邊安全島上還有一座紅白條紋燈塔,塔頂有一卡通白熊,手持綠色咖啡杯與快車道車輛打招呼,煞是有趣。


raw-image


大門更有意思。沿著燈塔慢車道過來,一路是彩繪的透空柵欄杆圍牆,然後碰到一座石敢當,是的,這三字就雋刻在大石上,迎面就是學校大門。

大門雙柱內縮避車彎,然後以八根白磁磚貼底的大小柱成體,主要還是左邊高柱,柱頭有六面體頭飾,與右柱形成一大二小三進的電動推門,入門後廣場,再來就是「工」字主建物,再後才是操場。
左柱非常少見的懸空設計,一個偌大的「P」字造型,豎劃部份則是金字校名。後面是紅瓦警衛室。這畫面相當特殊,尤其是那「P」字,心想,裡面可以停車?


raw-image


學校在西區是最大,校地3.4公頃,娃口千有二百餘,50班規模。友愛路邊圍牆一路漂亮,內植整齊的小葉欖仁,這樹四季樹冠分明,我來時綠意盎然,想冬日時應該落葉不少,想之前服務學校也有此樹,小娃美到冬日打掃無不怨聲連連。

友愛路一路過去是北香湖公園,這邊是文化路,學校在此有一巷內側門,應是幼兒園入口的城堡門,路口有一包子店,那日巡航到此看到有人排隊,遂下車跟風,其實也是飢餓蟲騷擾不安分,買了包子和前面排隊人推薦的咖喱餃,一吃頗有味道,又重新排一次買了一盒給伴手禮。應該從此記住這關聯了吧,博愛--咖喱餃。

@嘉市西區,友愛路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laralk Chung的沙龍
117會員
805內容數
旅行和吃吃的囈語,走走是目的,吃吃是陪語
Claralk Chu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隔日起個大早,一路驅車往裡正角過去,想看日出。 裡正角是澎湖湖西鄉的最東側,我想在這邊留下觀日出的腳印。一大早天未亮,依據地圖204縣道開到底就可以到達目的,路上很順,我不敢開快車,這邊測速照相警報響個不停,原先以為可以把車子直接開到海邊,但是在「日軍登陸紀念碑」後已是縣道終點,路標牌顯示右邊
Thumbnail
2024/12/31
隔日起個大早,一路驅車往裡正角過去,想看日出。 裡正角是澎湖湖西鄉的最東側,我想在這邊留下觀日出的腳印。一大早天未亮,依據地圖204縣道開到底就可以到達目的,路上很順,我不敢開快車,這邊測速照相警報響個不停,原先以為可以把車子直接開到海邊,但是在「日軍登陸紀念碑」後已是縣道終點,路標牌顯示右邊
Thumbnail
2024/12/29
旅行,有時是沒目的就會有目的。 那天我們剛越過曾文溪西港大橋,才入西港時突然想起之前有規劃要去麻豆。遂轉173市道,一面請他幫忙看看沿途有啥小學? 一車子頓時一同哀鳴: 「唉啊!又是無盡的小學之旅......」 他查了地圖跟我說前方有後營、松林、紀安、安業、培文等校: 「你好像去過好幾所了
Thumbnail
2024/12/29
旅行,有時是沒目的就會有目的。 那天我們剛越過曾文溪西港大橋,才入西港時突然想起之前有規劃要去麻豆。遂轉173市道,一面請他幫忙看看沿途有啥小學? 一車子頓時一同哀鳴: 「唉啊!又是無盡的小學之旅......」 他查了地圖跟我說前方有後營、松林、紀安、安業、培文等校: 「你好像去過好幾所了
Thumbnail
2024/12/28
我喜歡色彩鮮艷、配色大膽的學校門面,其實,若是可以的話,我希望整個校園就是五彩繽紛,嗯,七彩斑斕更棒。 這樣娃們從小接受到豐富的色彩境教,一定可以讓我們的都市更有活力,就像是高第的建築作品那般。 豐年小的校門讓我駐足許久,簡單的三柱配牆,柱體粗獷的用方磚堆砌,但是用上鮮明、飽滿的黃,配以基底
Thumbnail
2024/12/28
我喜歡色彩鮮艷、配色大膽的學校門面,其實,若是可以的話,我希望整個校園就是五彩繽紛,嗯,七彩斑斕更棒。 這樣娃們從小接受到豐富的色彩境教,一定可以讓我們的都市更有活力,就像是高第的建築作品那般。 豐年小的校門讓我駐足許久,簡單的三柱配牆,柱體粗獷的用方磚堆砌,但是用上鮮明、飽滿的黃,配以基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友愛路很大,快慢車道之間還有安全島,也幸好有這設施,我才可以站在安全島上拍下校門全景。 在校園一隅的友愛、友忠交叉口,學校設了大型照牆,校名和彩繪拼貼圖案山丘彩虹飛鴿非常的吸睛。 更引人注目的是旁邊安全島上還有一座紅白條紋燈塔,塔頂有一卡通白熊,手持綠色咖啡杯與快車道車輛打招呼,煞是有趣。
Thumbnail
友愛路很大,快慢車道之間還有安全島,也幸好有這設施,我才可以站在安全島上拍下校門全景。 在校園一隅的友愛、友忠交叉口,學校設了大型照牆,校名和彩繪拼貼圖案山丘彩虹飛鴿非常的吸睛。 更引人注目的是旁邊安全島上還有一座紅白條紋燈塔,塔頂有一卡通白熊,手持綠色咖啡杯與快車道車輛打招呼,煞是有趣。
Thumbnail
作為以照門國小分班開基的照東小,和照門小同樣位在竹71鄉道上,相距約2.5km,路沿著霄裡溪北岸行到此處已經是鄉村景緻,學校在一的大彎上坡的內彎環抱處。 從遠處望東來就可以看到高大的椰子樹,校門在柵欄狀圍牆中段,雙短柱配兩邊圍牆呈大小二進門。 入門後操場、操場後一條龍的教室。校內椰子樹不少,
Thumbnail
作為以照門國小分班開基的照東小,和照門小同樣位在竹71鄉道上,相距約2.5km,路沿著霄裡溪北岸行到此處已經是鄉村景緻,學校在一的大彎上坡的內彎環抱處。 從遠處望東來就可以看到高大的椰子樹,校門在柵欄狀圍牆中段,雙短柱配兩邊圍牆呈大小二進門。 入門後操場、操場後一條龍的教室。校內椰子樹不少,
Thumbnail
#088 幸福國小 1999 .. 雖然校門藏身巷子底,但是一轉進巷子就看到城堡意象的教學大樓,門左邊還有一座塔樓,上面嵌鑄校名金字全銜;右側是警衛室,也是以斜頂城堡狀。 圍牆圍繞,右邊是死胡同,牆內一排蒲葵,左邊有高細的黃椰子,沒讓我失望。警衛室外人行道有大棵綠蔭榕樹,到訪時雖然中午暑氣正烈
Thumbnail
#088 幸福國小 1999 .. 雖然校門藏身巷子底,但是一轉進巷子就看到城堡意象的教學大樓,門左邊還有一座塔樓,上面嵌鑄校名金字全銜;右側是警衛室,也是以斜頂城堡狀。 圍牆圍繞,右邊是死胡同,牆內一排蒲葵,左邊有高細的黃椰子,沒讓我失望。警衛室外人行道有大棵綠蔭榕樹,到訪時雖然中午暑氣正烈
Thumbnail
#066 松山國小 1898 沿著基隆河右岸騎自行車,這傍晚有夕陽,我們流連了橘色的天空好一會,再上車時夜幕已然降臨,彩虹橋的霓虹亮著迷惑的燈光,橋上人往熙來,或倚或靠,是親子或愛侶,人影在暮色中的剪影雜沓有序,他說: 「不然咱去對面饒河街夜市吃晚餐怎樣?」 我們把車綁在橋下販賣機旁,爬上樓梯
Thumbnail
#066 松山國小 1898 沿著基隆河右岸騎自行車,這傍晚有夕陽,我們流連了橘色的天空好一會,再上車時夜幕已然降臨,彩虹橋的霓虹亮著迷惑的燈光,橋上人往熙來,或倚或靠,是親子或愛侶,人影在暮色中的剪影雜沓有序,他說: 「不然咱去對面饒河街夜市吃晚餐怎樣?」 我們把車綁在橋下販賣機旁,爬上樓梯
Thumbnail
#060 照南國小 1942 .. 我站在校門口,校門朝東,所以夕陽的光芒直直刺入我觀景窗的視野,星芒還未見,可我眼睛卻是一陣花白,連忙按下快門。 校門高低雙柱,不同於多數校門,這柱子有曲線的變化,看去像是兩朵朝天盛開海芋;門後大樹也對稱兩旁,奇特的是:輝映門柱大小,這樹也是大小相對,巧合乎?
Thumbnail
#060 照南國小 1942 .. 我站在校門口,校門朝東,所以夕陽的光芒直直刺入我觀景窗的視野,星芒還未見,可我眼睛卻是一陣花白,連忙按下快門。 校門高低雙柱,不同於多數校門,這柱子有曲線的變化,看去像是兩朵朝天盛開海芋;門後大樹也對稱兩旁,奇特的是:輝映門柱大小,這樹也是大小相對,巧合乎?
Thumbnail
#039 /和睦國小 1957 .. 跑完了八掌溪旁的賞花步道後,下一站想走台18,就是所謂的阿里山公路直奔阿里山。 這是計畫,同樣也趕不上變化,路途中除了給這和睦國小攔停一小會之外,走沒多久又給嘉義大學蘭潭校區糾結了。 這就是我沒有目標旅行的日常,常會因為路上某個吸引我的目標而改變目的。 他一直對
Thumbnail
#039 /和睦國小 1957 .. 跑完了八掌溪旁的賞花步道後,下一站想走台18,就是所謂的阿里山公路直奔阿里山。 這是計畫,同樣也趕不上變化,路途中除了給這和睦國小攔停一小會之外,走沒多久又給嘉義大學蘭潭校區糾結了。 這就是我沒有目標旅行的日常,常會因為路上某個吸引我的目標而改變目的。 他一直對
Thumbnail
很喜歡《歡迎回嘉》這一句口號,不知道是縣政府的哪個活動的金句,總覺得簡簡單單的四個字,相當對味。舊稱諸羅的嘉義,我知道的早、去過的少;來自小學課本裡的「吳鳳傳說」,與「一二三到台灣,台灣有個阿里山」是記憶的來源。再來是民雄鬼屋和嘉義雞肉飯,這趟行程後讓我喜歡回嘉。
Thumbnail
很喜歡《歡迎回嘉》這一句口號,不知道是縣政府的哪個活動的金句,總覺得簡簡單單的四個字,相當對味。舊稱諸羅的嘉義,我知道的早、去過的少;來自小學課本裡的「吳鳳傳說」,與「一二三到台灣,台灣有個阿里山」是記憶的來源。再來是民雄鬼屋和嘉義雞肉飯,這趟行程後讓我喜歡回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