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2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女孩沒有家

曾在社交平台上討論家庭議題的粉專看到一段描述:

很多女孩長大後是沒有家的,夫家把她們當外人,有朝一日離了婚離開夫家,也回不了娘家,娘家原本就沒有她們的位置。

多麼貼切,又多麼悲哀。

很多女生從小處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被當成附屬品與家務勞動的工具,遭受不公平對待,在外受了挫折,必須自己吞,沒有什麼「家是最大的避風港」的優待。

她們長大之後急切想脫離、急著感受幸福,選擇步入婚姻,建立自己的家。

遺憾的是,不完整的自己,很難建立完整的家,那太靠運氣了。更常見的是,結婚之後,遭遇婆媳問題、家庭失和,在娘家也不受待見。


這樣的女孩,一輩子都在找自己的歸屬感,找一個可以安穩療傷的地方。

-

這些女孩,很多是心裡有恨的。

她們的家庭,並不是家暴、虐待那種顯而易見的問題家庭。她們的父母給她們食物、衣物,把她們養大。從外人眼光來看,這家庭運作良好,親子關係也正常,只是「普通家庭」。

於是這些女生雖然受傷,但無法表達,因為她們成長過程中,看不出傷痕。

她們甚至不能跟朋友講,沒有經歷過這些的人,無法理解。

有些幸運的人,家庭很幸福,當你講這些事情時,他們會質疑:「有這麼嚴重嗎?那是你的問題吧,怎麼可能會這樣?」

對這些幸運的人來說,不幸的家庭應該只能存在於網路、新聞中,不應該存在於她們的真實生活中。

她們以為黑暗是在世界的某個角落、一場飢荒、一起戰亂,所以她們做善事,捐錢,到遠方。卻對真實生活中受傷的人視而不見。

尤其在華人社會,孝道是一個禁忌話題,你不能說不喜歡家或父母,甚至不能責怪父母。但這些問題是真實的。言語暴力和精神虐待,就是她們真實的遭遇。她們確實被不公平對待,而這些不公平的對待,純粹因為她們是女生。

所以這些女孩只能自己閉嘴、安靜消化,在某個時候被傷口反噬,再痛不欲生,憎恨身為女兒身的自己。


這些事情一直在發生,大家身邊一定有很多人經歷過類似的情況。

有時候我會看論壇上關於親子或婆媳的文章,網友們激憤道出自己在家中遭遇的不公平對待,而這些討論都圍繞親子關係、修復原生家庭的創傷之類的話題,卻沒有系統性提到亞洲社會重男輕女造成的家庭問題。這些女孩子的困境,少有系統性的討論。


有天我跟朋友聊起,說到我覺得不解,心理學有很多討論親子之間的研究,可是關於母女矛盾、重男輕女的家庭議題,似乎著墨甚少。以我的經驗,這些討論大多散在性別議題相關的研究中,而少有重男輕女的系統性研究。

讀國際政治的朋友分析,當代心理學多是從歐美傳入,一來對歐美來說,重男輕女的呈現和亞洲不同、也不如亞洲嚴重(亞洲的重男輕女是一整套有系統的理論框架);二者,在歐美心理學是在文藝復興後發展,這段時間以來,掌握心理學研究的多是男性學者,因此對於女性困境並不瞭解。

-

這是我起心動念想要把自己的記憶寫成「女孩沒有家」專題,一方面讓自己獲得抒發療癒,也讓這些女生知道她們並不孤單。

我沒有辦法寫出有架構的心理學理論,能做的只是寫出這些故事,雖然不確定能有什麼作用,但至少能讓一些人感到被理解、被同理,或許能找到共鳴。

我們不是在有愛的環境中長大的,僅因為是女生就承受不公平對待。這不是我們的錯,也不是我們的恥辱。

我希望我們都不用因為別人的錯誤對待或錯誤觀念,覺得自己不值得快樂,或因此厭惡自己是女生。


很多女孩期待平等被愛,可惜她們出生為女孩,就已失去平等被愛的權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