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欣賞自己的對手

學會欣賞自己的對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5年的第一天,弟弟Lucas想跟我和小小編一起去打羽毛球,幸運地,球館沒有休息,於是我們去打了今年的第一場球


但因為最後一場球,弟弟以些微的差距輸給了小小編,正值勝負慾強烈的他,差點氣得把球拍摔在地上,回家也是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晚上睡前,我抱著他,說起了我回母校當實習老師時的故事


那年我剛退伍,體力正是巔峰時期,與另一個體育系的學弟一起在學校當實習教師,每天放學後,我們總會到體育館跟往日的老師們一起打羽毛球,一開始我跟學弟搭檔,滿心以為面對相對年紀大、體能衰退的老師們而言,我們應該是穩操勝券


結果完全不是這樣!


我跟學弟的搭檔在前半年幾乎是一直輸,雖然中間贏過幾場,但輸的比贏的多,我們除了體力好以外,沒技巧、沒默契,面對已經搭檔多年的「老球皮」師長們,真的只有挨打的份,被打到我們兩個年輕人懷疑人生


但因為太愛打了,我們沒有因為一直輸就放棄不打,而是在敗下陣來時,坐在場邊看着場上的隊伍討論我們剛剛有哪些球能夠處理得更好,也開始會欣賞對手漂亮的吊球和技巧,想著如何才能打出那樣的球


就這樣,到了下學期,我突然發現我們贏的次數漸漸變多了,因為老師們的技巧我們也一點一點地偷學起來,而這個轉變,就開始於我們真心欣賞對手的技巧


我把這個故事分享給Lucas,希望他有一天也能開始欣賞對手,不管是在哪種場合裡,因為那會是進步的起點。我也跟Lucas說未來他還會在不同的事情上一直贏、一直輸,不會有人從頭贏到尾,當然也不會有人從頭輸到尾,接受結果,欣賞對手,這大概是我能給Lucas有關勝負最好的分享了

avatar-img
親閱誠福的沙龍
8會員
187內容數
世界再紛擾 有你就很好 創業過、失敗過、當過上市公司高管,現在最重要的角色是「父親」 一個中年老爸的生活感受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親閱誠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生充滿了不確定性,最常讓我們感到痛苦的就是希望這個世界的運轉能完全依照我們的計劃,但實際上這又不可能發生 我以前也是這樣,常常覺得自己像隻「八爪章魚」,同時做著兩三件事,心裡還在計劃著五六件事,以前我覺得這叫做「效率」,真相是那樣的生活會讓自己不知不覺中承受了過重的負荷,等到發現身體和心理⋯⋯
2024終於走到最後一天了,在這個年度交接的時刻,回頭看看在這一年間遇見的人事物,讓我充滿感恩 今年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我會用「很困難的幸福」,因為今年真的碰到很多困難,有些甚至是生死交關的時刻,但我們走過來了,來到迎接新年的這一天⋯⋯
OpenAI剛結束了為期十二天的直播,最後一天直接公布了強大的o3模型,在深度思考與推理領域獲得重大進展,甚至在「前沿數學(Frontier Mathematics)」答對25%的題目,之前幾乎所有公司的大模型在這個領域只能答對2%左右 Google也不甘示弱地在期間公布了Veo2,利用文本直
上個週末與小小編一起看完了我朝思暮想的《非誠勿擾3》,這算是系列電影的結局,第1集是2008年上映,我看了前兩集,為眾多優秀演員的對手戲傾倒,葛大爺時不時來上一句帶著戲謔的台詞,那種罵人不帶髒字,還要不讓人討厭的幽默功力很深厚 所有的角色都是延續之前兩集的原班人馬,雖說過了十多年⋯⋯
大概半年以前我寫過一篇「不要被日常的瑣碎損耗我們寶貴的注意力」,現在回過頭看,有一些想法依然如故,也有一些發生了改變 無庸置疑,注意力是我們每個人身上最珍貴的資產,如果可能,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我們最想成就的事上,也許完成某些事情或目標的機會更大 那,完成之後呢?
昨天在開車途中,聽了劉軒老師的podcast,內容是鄧惠文醫師與軒哥在談榮格心理學,其中有一段對話讓我進入久久的沉思中 那是鄧醫師聊到有一次她帶著孩子去挑選樂高玩具,她和先生跟孩子解釋每一個樂高最後排完的樣子就是盒子上的照片那樣 孩子這時候突然問了一句話:「一定要拼成那樣嗎⋯⋯
人生充滿了不確定性,最常讓我們感到痛苦的就是希望這個世界的運轉能完全依照我們的計劃,但實際上這又不可能發生 我以前也是這樣,常常覺得自己像隻「八爪章魚」,同時做著兩三件事,心裡還在計劃著五六件事,以前我覺得這叫做「效率」,真相是那樣的生活會讓自己不知不覺中承受了過重的負荷,等到發現身體和心理⋯⋯
2024終於走到最後一天了,在這個年度交接的時刻,回頭看看在這一年間遇見的人事物,讓我充滿感恩 今年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我會用「很困難的幸福」,因為今年真的碰到很多困難,有些甚至是生死交關的時刻,但我們走過來了,來到迎接新年的這一天⋯⋯
OpenAI剛結束了為期十二天的直播,最後一天直接公布了強大的o3模型,在深度思考與推理領域獲得重大進展,甚至在「前沿數學(Frontier Mathematics)」答對25%的題目,之前幾乎所有公司的大模型在這個領域只能答對2%左右 Google也不甘示弱地在期間公布了Veo2,利用文本直
上個週末與小小編一起看完了我朝思暮想的《非誠勿擾3》,這算是系列電影的結局,第1集是2008年上映,我看了前兩集,為眾多優秀演員的對手戲傾倒,葛大爺時不時來上一句帶著戲謔的台詞,那種罵人不帶髒字,還要不讓人討厭的幽默功力很深厚 所有的角色都是延續之前兩集的原班人馬,雖說過了十多年⋯⋯
大概半年以前我寫過一篇「不要被日常的瑣碎損耗我們寶貴的注意力」,現在回過頭看,有一些想法依然如故,也有一些發生了改變 無庸置疑,注意力是我們每個人身上最珍貴的資產,如果可能,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我們最想成就的事上,也許完成某些事情或目標的機會更大 那,完成之後呢?
昨天在開車途中,聽了劉軒老師的podcast,內容是鄧惠文醫師與軒哥在談榮格心理學,其中有一段對話讓我進入久久的沉思中 那是鄧醫師聊到有一次她帶著孩子去挑選樂高玩具,她和先生跟孩子解釋每一個樂高最後排完的樣子就是盒子上的照片那樣 孩子這時候突然問了一句話:「一定要拼成那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