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4日 星期六 晚上9:22
說到小孩,我們總愛加上一個限定詞——“還沒長大的”。這話的潛台詞似乎是,小孩終究會長大,會變成我們這樣的“大人”。可回頭想想,當我們變成“大人”的時候,真的是“長大”了嗎?
小孩的世界很簡單:喜歡就笑,不喜歡就哭,餓了就找東西吃,困了就倒頭睡。他們的情緒是透明的,他們的快樂是直接的。可一旦變成大人,這些本能似乎就被一層層規矩包裹了起來。你不再隨便笑,因為笑得太多會顯得你不夠“穩重”;你也不再輕易哭,因為眼淚會被看成“脆弱”;甚至餓了困了,你都要先看看這是不是“合適的時間”。
有一天,我聽到有人說:“小孩不是還沒長大的成人,而成人是心靈已經枯萎的小孩。”我突然明白,原來我們以為的小孩,只是還沒來得及被生活的剪刀修剪成一個標準模樣的雛形。
說得更殘酷一點,成人的世界其實很像一個人造花園——每片草都被修剪得整整齊齊,每棵樹都長得筆直,沒有一片葉子能隨意舒展。這地方看起來很美,但一旦走近,你會發現這裡沒有花香,只有塑膠的味道。
可問題是,我們為什麼會心甘情願把自己修剪成這樣?也許是因為,長大以後我們開始害怕了。害怕什麼呢?害怕不合群,害怕被嘲笑,害怕不成功,害怕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於是我們用理智包裹感性,用標準壓抑自由,用社會規則換取一點點的安全感。可這麼做的結果,是我們逐漸忘記了什麼叫快樂。
大人總說自己懂得比小孩多,可其實,小孩才是真正懂得什麼是幸福的人。小孩不需要理由去開心,他們會因為一顆糖果高興得蹦起來,會因為一隻螞蟻爬過地板而驚嘆好久。而我們呢?糖果只會讓我們擔心蛀牙,螞蟻只會讓我們想拿殺蟲劑。
我常常想,如果我們真的比小孩“長大”了,那為什麼我們的笑容反而越來越少?為什麼我們的生活裡只有業績、房貸、KPI,卻沒有糖果和螞蟻?
也許,“長大”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因為我們失去的,遠比得到的多得多。
所以,偶爾讓自己做個小孩吧。去笑,去哭,去感受那種簡單的快樂。大不了,當別人用奇怪的眼光看你時,你就回敬一句:“小孩才害怕被嘲笑,我只是想當個真正的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