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文字創作者而言,2025 年經營自媒體仍需結合 社群媒體、寫作平台 以及 個人網站,三管齊下,才能有效累積精準流量並提升追蹤者的黏著度。
我的創作流程是先將靈感隨時紀錄下來,利用碎片時間寫成 500 字以內的短文,發表在 Threads 上。
接著,將相類似主題的 Threads 短文整理串聯,進一步擴寫成長文,並同時發佈在個人網站與寫作平台(方格子)上。
文章完成後,我會將內容濃縮成短文格式,發布在 X(Twitter)上進行第一次擴散。
最後,根據不同的主題或特殊節慶,將相關文章串聯整理成電子報,以進行第二次推廣與曝光。
這樣的流程可以讓每篇文字在各個節點上都再次被審視與編輯。
不僅如此,由於創作流程被拉長,期間若收到來自不同平台讀者的回應,也能隨時補充到文章中,進一步提升文章的可讀性與價值。
以下是根據我的創作流程整理出的 2025 年各平台輸出策略分享,以及操作重點。
台灣的 Threads 用戶數量高居全球第二,使用時長更位列全球第一!對於文字創作者而言,這是一個不可錯過的平台,能夠快速累積流量並引導至自己的私領域(如個人網站,電子報,或Line群)。
每天發布 2~3 篇,提升帳號曝光度。
Threads 的字數限制為 500 字,非常適合用來發表一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如果內容較長,也可以透過底下回覆的方式進行拆分。
建議每天發佈 2~3 篇,其中 2 篇圍繞在帳號的核心主題上,另 1 篇可以隨興發表,保持多樣性,又不會讓追蹤者覺得失焦。
以我經營的主題為例,包含漫談人生/自媒體經營/職場經驗 三大主題,我會每天選擇 1~2 個主題,發表 3~4 篇貼文。
但無論主題如何,每篇文章都只聚焦於一個觀念或一個故事,避免內容過於雜亂。
此外,如果臨時看到有趣的 Threads 貼文想回應,建議先完成當天的發文計畫,再進行回應。
同時,可以嘗試使用「引用」的功能來回覆原文,這樣不僅能表達自己的觀點,還有機會將原文的流量導入自己的帳號,增加曝光機會。
Threads 的演算法其實對創作者沒有那麼的友善,它不一定會將你發表的文章,全推送給你的所有追蹤者,因此不必擔心會有洗版問題。
而且,多發一些文章才有機會被看見。
有位在 Threads 上擁有超過 1.2 萬追蹤者的行銷專家曾給我一些建議。
他認為我的 Threads 文章內容不錯,但排版格式不佳,會影響文章的擴散效果。
他建議我放棄長文寫作的習慣,改用較為簡潔的句子,增加行距與空白,並多進行斷句(斷行),這樣可以提升讀者的閱讀意願。
我觀察許多追蹤者眾多的帳號,確實文章格式也都偏向於他的建議。
長文不是不行,而是新帳號寫長文就更沒人看了。
多與留言互動能提升帳號的活躍度,讓 Threads 平台更願意推播你帳號下的文章(包括舊文)。
即使遇到負面的回覆,也可以簡單地用「確實」兩字帶過,如果可以,盡量不要「已讀不回」。
我曾遇到過一個在我文章底下不斷留言,想展示自己使用 AI 生成圖文的方式在短時間之內就漲粉數十萬的戰績,還有他每天可以在 FB 上發表三四百篇文章 (AI 生成圖文) 的效率。對於這種我完全不想回應的留言,我就只會用表情符號來敷衍回覆。
在 Threads 上,每個人都有機會創造爆文。
我的最高紀錄是單篇文章達到 18 萬的瀏覽量,並獲得 3.5K 的愛心。
儘管一篇偶然爆紅的文章能帶來短暫的泛流量,不一定能轉化為精準粉絲。然而,只有累積更多的泛流量,才有可能遇到精準粉絲!
因此,保持平常心,維持穩定的發文節奏最為重要。
但同時,也要開始規劃如何引導這些新增的粉絲流量。
你是打算將流量單純引導到個人網站?還是透過提供免費資源來換取對方的 Email,進而轉為電子報的訂閱者?又或者,你的目標是將他們直接拉入 Line 群組經營,為未來變現做準備?
根據我的經驗,若長期依賴寫作平台,常會遇到平台經營策略的變更,導致需要匆忙找備案,將平台上的作品搬遷到其他地方去。如果遇到搬不走或是備份不了的,就很麻煩。例如,2024 年第四季,巴哈姆特就曾出現不允許使用者備份文章的問題。
相比之下,還是以經營自己的個人網站為主,會更讓人安心。
自媒體寫作的核心邏輯應該建立在「利他」的心態上。
所謂「利他」,包括提供有價值的資訊內容,情感支持,或是讓讀者感受到「愛」。
提供有價值的內容相對簡單,只需要換位思考:
你正在構思的主題是否是人們會上網搜尋或關心的?如果是,就將其寫出來,並以清晰的結構和條理進行排版,方便讀者快速吸收。
至於情感支持與傳遞關愛,則需要通過文字的溫度和人情味來表達,這類內容對排版的要求相對較低,更注重與讀者的情感連結。
可以將 Threads 上的相關片段整理並延伸,拓展成一篇完整的長文。
你不只可以把 Threads 當成靈感發送的第一站,也能從瀏覽、互動狀況預判這個選題是否會吸引人?
Threads 上無論是遇到其他脆友的精彩回應,還是黑粉的追擊,都可以截圖或摘錄,作為文章的素材或衝突點,為內容增添層次與張力。
我會先在個人網站發佈文章後,再將圖文複製貼到方格子,並在發佈前選擇「啟用整合網址」,將自己的個人網站網址填入。
這樣一來,所有在方格子上閱讀文章的點擊流量,都會被計入到自己的個人網站,讓網站流量更集中有效。
X 平台其實並不太適合我這類文字創作者作導流,但偶爾也能遇到一些不錯的互動和回饋。
由於我一直搞不清楚該平台的大數據推播規則,因此採取了簡化的方法:
我會將個人網站上的長文內容複製到 ChatGPT 中,讓它生成符合 Twitter 格式的「推薦文」,並在文中附上個人網站的文章網址,接著就直接發布了,省時又高效。
(而且我覺得今天聊的各個平台,ChatGPT 唯一寫的比我好的就是 Twitter 文體了)
當我在同一個題材上已經寫了 4~5 篇長文時,會嘗試以故事性的脈絡將這些文章串聯起來,形成更完整的內容,這就可以當作電子報發送給訂閱者。
或者將這些長文整理成有關聯的摘要排版,為每篇文章提取 300~400 字的精華片段,吸引讀者點擊閱讀更多詳細內容。
此外,過年過節時也少不了發送問候。
至於電子報的發送頻率,切記不能過於頻繁。
同時,也需要定期檢視訂閱名單,對於長時間未開信的 Email 帳號,應適時清除,避免被誤判為垃圾信件。
透過多平台的策略性佈局,自媒體寫作可以在不同的觸點累積精準流量,並藉此提升內容的價值與影響力。
無論是即時發揮靈感的 Threads、拓展深度的個人網站與方格子,還是二次擴散的 X 和電子報,每個環節都需要用心經營,讓每一篇文章在適合的場域發揮最大效益。
最重要的是,保持真誠與持續創作,才能真正的將追蹤者黏住。
【作者介紹】漫閱讀
若不想錯過我最新的文章,歡迎直接訂閱我的網站或電子報
網站|電子報 | 方格子 | Threads
若你喜歡我的文章請按下愛心,這可以讓更多人能看到這篇文章也歡迎直接 小額打賞
本文將同步刊載於 漫閱讀筆記
若你對文章有任何疑問,或是想討論的,歡迎直接寫信給我:manread.che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