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時代的歷史物語《增鏡》中有一段話「剣などを御観じ知ることさえ、いかがで習はせ給ひたるか、道のものにもややたち勝りて……(就連觀賞、辨識刀劍等事,也不知是如何學會的,甚至比專業人士還要略勝一籌……)」來形容當時的後鳥羽上皇鑑定日本刀能力不亞於專家。所謂「道のもの」就是鑑定刀劍專家,表示早在鎌倉時代初期,就已經有專門鑑定日本刀真偽,並判斷出自何人的技術了。
說到有名的鑑定家,首推江戶時代迄今存在的本阿彌家族,鑑定結果書則寫於「折り紙(折紙)」上,即今日刀劍鑑定書的原型。至今,「折り紙付き」一詞仍然用來形容值得信賴的專業人士。
附有「鑑定書」的日本刀,代表其經過專業機構的認證,具備一定的客觀價值,能提供買家更安心的保障,買賣資產時尤其重要。不僅是判定真偽,等級較高之作品的評價也會包含在鑑定書中。
日本刀具備武器、藝術品和歷史文物價值,故專業「鑑定」在刀劍的價值評估和刀劍交易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日本決定鑑定與評價的主要機構,政府機關為「日本文部科學省」,民間組織則為「日本美術刀劍保存協會」(簡稱日刀保)或其他博物館、美術館與個人鑑定。
依每一把日本刀歷史文化價值高低,區分為不同等級,其中最高等級如下:
還有一個等級稱為「重要美術品」(簡稱重美)。但是,自昭和25年(1950年)文化財保護法修訂後,大多數重美已被升格為重文,因此現存的重美數量極少。
重文與國寶皆屬於日本國民的文化財產,原則上禁止販售至海外,因此在市場上極為罕見。由於其珍稀性與文化價值,價格通常從數千萬日圓起跳,甚至輕易就能達到億圓等級。
現今,最大宗的民間日本刀劍鑑定,是由日刀保所發行的鑑定書及指定書。日刀保設立於昭和23年(1948年),總部位於東京墨田區(舊址位於代代木),並附設刀劍博物館。作為唯一的文部科學省認可的日本刀鑑定機構,日刀保的業務範圍相當廣泛,包含刀劍、刀裝、刀裝具等的鑑定、指定與尺寸明細紀錄保存,刀劍歷史研究,重要刀劍圖譜製作及綜合整備研究等業務。
通過日刀保任一等級的鑑定或指定者,會被稱為「合格」。分為四個等級如下:
在四個鑑定等級中特重是最高級別,也代表著極高的價值。要獲得此項指定,必須已經是「重要刀劍」的基礎上,再擁有更卓越的特色:
特重的地位相當於過去的重美,在文化價值上更接近重文的等級。要達到特重的標準極為嚴苛,一般透過買賣取得的刀劍難以通過審查。通常需要具備以下條件之一,才能說服專家給予認可:
因為藏家希望能藉由研磨來提升刀劍的品相,以期通過審查,也間接導致刀劍被過度研磨的情況增加。
特重在市場上極為罕見,是刀劍收藏家的終極目標,價格通常從1000萬日圓起跳,甚至超過3000萬日圓以上也不稀奇。有些人收藏了「重要刀劍」後,便開始追求特重,這種追求也推升了此等級刀劍的價格。
日本刀劍鑑定中的一個重要等級,其指定標準相當嚴格。主要針對平安時期至江戶時期的作品,特別注重以下兩個方面:
獲得「重要刀劍」指定的刀劍,其評價定位相當於國家指定的重美。
為了更精確地反映日本刀悠久的歷史,審查時會特別考量其製作年代和狀態:
「重要刀劍」的價格行情多集中在500萬到2000萬日圓以上。由於獲得此等級的指定後,能大幅提升刀劍的市場價值,因此許多藏家都以獲得「重要刀劍」為目標,積極送審。然而,這種追求也導致刀劍被過度研磨的情況增加。
日本刀根據刀刃的長度和佩刀方式分為太刀、打刀、脇差、短刀四種類。在狀態相同的情況下,最高的是太刀和打刀,也是本文所稱價格帶範圍者,脇差和短刀則約為其一半的價格。當然,這只是一個參考標準,還有其他各種判斷基準,並非單純的刀身越長就越昂貴。
由於保管和保養美術日本刀需要花費些許心力與知識,因此第一把刀選擇價格較為實惠的脇差或短刀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日刀保的鑑定等級中,次於「重要刀劍」的是「特別保存刀劍」和「保存刀劍」。這兩個等級的區別在於:
要獲得「特別保存刀劍」的認定,刀劍必須符合以下嚴格的標準:
此外,針對不同時代的作品,審查標準也有所不同:
相較於重要等級,特保算是相對容易取得的認定。擁有此等級的刀劍,在市場交易上通常較為有利。
江戶時代以前的在銘刀與無銘刀皆有可能合格,明治時代以後的現代刀,則僅有在銘且製作優良的刀或現代物故刀匠作品才能合格。刀身經過再刃(指刀劍受損後經過再度淬火)者基本上不合格,但相同再刃刀條件下,南北朝以前的作品或價值極高的作品的話,則有可能合格。基本上保存等級的刀劍,就足以令人信賴算是基本真偽證明。
價格行情的參考標準是,「保存刀劍」約為50萬到150萬日圓之間,「特別保存刀劍」則約為其三倍。
日刀保執行鑑定,每次鑑定皆收取費用,也成為的重要收入來源。在買賣市場上,刀商除了日刀保的鑑定書外,其他機構的鑑定書幾乎不被認可。然而,即使是日刀保的鑑定,也曾發生過數次影響信譽的事件,特別是早期發行綠色紙本的「貴重刀劍」、「特別貴重刀劍」和「甲種特別貴重刀劍」等級鑑定書,現在僅具參考價值而已。這些等級是日刀保於昭和23年(1948年)設立鑑定制度時使用的評價標準:
起初,日刀保各地方支部的鑑定品質尚維持一定水準,但後來部分支部開始草率發行鑑定書,導致信賴度大幅下降。因此,舊制度於昭和57年(1982年)5月廢止,鑑定作業改為僅在東京總部進行,鑑定書也改版為現行的「保存刀劍」等類別。即使舊版鑑定書效力「僅供參考」,部分刀商會利用這些舊版鑑定書來販售給不知情的買家,務必謹慎。
除了影響信譽的事件,即使是現行的「保存刀劍」等級鑑定,也曾出現鑑定公平性疑慮的不祥事。一般認為,平成十六年(2004年)以後的鑑定會相對公正,因為該年日刀保內部吹哨者向外界揭露了疑似走後門的傳聞(評審員的親戚為刀劍商,大量送件且合格率大增),直到平成十八年才完成撤換核心成員的內部整頓,嚴禁鑑定評審員接受業者人情關說。觀察平成十六年以後的「重要刀劍」合格數量相對減少,便可看出該年以後的鑑定標準較為嚴格(當然,也可能只是因為該年的鑑定申請數量較少而導致)。
即使經過整頓,日刀保內部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人情因素的干擾。有時可能會因為‘’尊重‘’前輩鑑定家的鑑定結果(如鞘書或個人鑑定書),而給予高於實際水準的評價。
除了日刀保以外,當然也有少數機構在發行鑑定書。雖然過去的貴重刀劍等級鑑定書已經被現在日刀保否定,並不代表其他機構或者個人專家所發行的刀劍鑑定書有問題。不用一概以懷疑的眼光,來看待刀保會以外的其他鑑定書。一是因為日本社會向來講究信用,沒有信用的組織或個人很難在日本生存。其次是,敢開出鑑定書的人,鑑識眼必定高於正在看這篇文章的大家。因此沒有十分把握切勿隨口批判鑑定的精準度,除非自己的鑑識眼已經高於那些鑑定專家。
而購買日本刀時,除了確認是否為專業組織或個人專家的鑑定書外,也應該多方查證相關資訊,並尋求專業人士的意見,以避免受騙。不要過度迷信鑑定書,而忽略了刀劍本身的價值。
此外,長久以來,不論哪個組織或者個人發行之鑑定書甚至於鞘書,一直存在偽造的問題。偽造的猖獗是對日本刀文化價值的徹底否定,因此各團體和刀劍商也正全力投入防偽工作。為了保護自身資產,購買日本刀時對於來源等資訊驗證也非常重要。
日刀保定期接受委託進行刀劍審查。鑑定是需要付費的,費用並非均一價,而是根據刀劍等級和是否通過審查而有所不同。若鑑定委託者本人為日刀保會員,則可享有折扣優惠。基本價格範例如下:
由於審查是定期舉辦的,建議事先查詢舉辦時間和攜帶方式等相關手續。如果手上的刀劍僅有先前的「貴重刀劍」等舊鑑定書,也建議重新檢附接受審查,以取得最新的鑑定書。
鑑定書雖然是對刀劍品質和真偽的證明,然而,即使沒有鑑定書,刀劍本身仍然具有獨特的主觀價值。建議大家希望了解刀劍的客觀價值,或遺失了原本的鑑定書者,再考慮向刀保會或者其他組織申請鑑定。
此外,無論有無鑑定書,在日本絕對要隨刀攜帶「銃砲刀劍類登錄證」,這是合法持有刀劍的必要文件。
日本刀劍的鑑定制度,透過不同等級的劃分,確實能幫助刀劍愛好者更清楚地了解刀劍的價值,也讓刀商在銷售時更有依據。然而,鑑定書的有與無、等級的高低,往往會對同一把刀的價格造成巨大的差異。因此,目前常見的現象是,刀劍商為了讓刀劍盡可能獲得更高的鑑定等級而借用人頭方式進行大量申請。即使受到日刀保的勸告要求有所節制仍然無效。此現象顯示過於在意鑑定等級,導致重視的是一紙鑑定書,而不是刀本身優劣。
在欣賞和收藏日本刀時,不應過度迷信鑑定等級,而應更注重刀本身的健全度、歷史和藝術性。鑑定書只是一個參考資料,不應成為衡量刀劍價值的唯一標準。
(全文完)
分隔線------------------------------------------------------------------------
以日刀保主要「保存刀劍」和「特別保存刀劍」的兩種鑑定為例,以下分別說明其費用:
1. 保存+特別保存審查(保存刀劍加上特別保存刀劍審查):
此類審查包含兩種結果:
2. 保存審查(僅審查是否為保存刀劍):
此類審查較為單純,僅判斷是否符合保存刀劍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