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

含有「造假」共 4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黃國昌質詢法務部長時說得很清楚,這是根據「北檢筆錄」內容的「模擬示範帶」,所以:法務部到底在發文寫什麼黃國昌造假?苗博雅到底在發文聯想什麼 20 年前的自導自演腳尾飯?綠網軍又到底在發文,幫林辰使用各證人「轉述」、「想像」的偵訊內容,編出的一套「虛假柯文哲瀆職收賄的對話」洗地?
Thumbnail
學習歷程變成造假遊戲(無論是假裝喜歡還是真的造假),都是因為『一試定終身』緣故-大學念甚麼實在太重要。這是東亞儒家文化共業跟科舉制度遺毒,台灣該從美國制度借鏡─推動不分系入學、學群彈性、跨校學分整合,讓教育為學習而設,而不是為篩選而設。
Thumbnail
今天剛好看到__華__秀的粉絲團在發文提出主播的主張: 「醫學系撤銷經歷造假高中生的錄取資格,是否違反比例原則?」 我覺得這件事情非常有意思 ... 畢竟我們真的不需要一個主播 去幫一個應該有能力承擔自己愚蠢所造成後果的高中生 辦一場社會愛撫秀
Thumbnail
Claydee-avatar-img
2025/06/09
笑死,喜歡您對「比例原則」和「課題分離」簡單粗暴的解釋XDD
近期,一起學習歷程檔案涉嫌誇大造假的事件,引發了教育圈乃至社會輿論的熱烈討論。台中某私校學生因在學檔中誇大比賽榮譽,聲稱獲得「最佳辯士」而非實際的「單場優秀辯士」,被多所醫學系撤銷錄取資格。許多人因此質疑:「學習歷程檔案是不是該廢除?這樣不公平的制度,真的值得存在嗎?」我們真正應該討論的是什麼呢?
Thumbnail
本文探討近期學習歷程檔案造假案,並從教育政策及價值觀塑造角度批判教育部之作為。文章引用《教學的勇氣》案例,說明升學導向的扭曲學習環境如何造成學生的價值觀偏差,並呼籲教育部應積極檢討學習歷程檔案與升學之關聯性,避免政策造成負面效應。
Thumbnail
學習歷程檔案是否會造成階級固化?可從「校系規定」還有「學檔本質」來看。
這幾天在想自己一路走來的轉變。 原本跟大家一樣啃著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財務報表分析,研究公司價值與前景,甚至還會挑著兩家相同產業的公司,拿著他們的財報做研究,討論哪家公司更適合投資。記得當時我們有一句話,如果WorldCom這家公司財報沒有造假,這績效表現幾乎是完美,結果這家果然造假...
今年2025年5月1日,白沙屯媽祖起駕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聖事;其神跡每年不斷地傳出,報名人數衝高到近33萬人,也引來眾多政治人物作秀,以及不同宗教信仰人民批評造假人為操控等言論。 然而最辛苦是扛轎班、鑼鼓手等工作人員;尤以扛轎人員被基督教徒等批評是人為操控,根據各大媒體暨“白沙屯媽祖網路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