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皇家海軍的阿布魯齊公爵級輕型巡洋艦是義大利海軍傭兵級系列五級巡洋艦中的最後一艘,該系列巡洋艦建造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其中大部分以意大利海軍指揮官的名字命名。與先前的傭兵級船艦相比,該子級艦船的速度有所降低,但裝甲和武器裝備有所改進,並為副砲組配備了額外的火砲;她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參與了斯蒂洛角戰役和馬塔潘角戰役。
義大利停戰後,她們到達馬爾他,並在聯合交戰期間被部署到大西洋,與盟軍一起參與巡邏行動,戰後她們成為現代海軍的一部分。
排水量:正常9,300噸、滿載11,761噸
長:總長184公尺、垂直178公尺
寬:18.9公尺
吃水:6.8米
推進系統:8 台 Yarrow/Regia Marina 型鍋爐、兩軸上裝有 2 個帕森斯齒輪渦輪增壓器
動力:10萬馬力
速度:34節
續航力:航速13節時4,125英里
編制:640人
武器:10 × 152/53毫米安薩爾多 1934 型(2座雙聯裝 + 2座三聯裝)、8 × 100/47毫米、8×布雷達 37/54毫米、12 × 13.2/75.7 毫米布雷達 1931、6 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2座深水炸彈發射器
防護:指揮塔100mm、水線防護30mm 40mm、火砲135mm、砲塔140mm
阿布魯齊公爵級艦船被證明是當時同類艦船中的佼佼者,得益於從前幾級艦船建造過程中獲得的經驗以及改進措施要求增加排水量,這些艦艇的排水量超過9,000噸,尺寸也隨之增加,使艦體總長度達到187 米,使她們成為皇家海軍最長的艦艇之一,僅次於利托里奧級、特倫托號和博爾扎諾號。 該艦艇對護甲的研究尤其仔細,垂直防護由三塊艙壁組成,第一塊艙壁為30毫米厚的鎳鉻鋼,第二塊艙壁為100毫米厚的滲碳鋼,放置在具有減震功能的木墊上,第三塊艙壁為12毫米具有防碎片功能。水平防護包括砲甲板上40毫米厚的艙壁和主甲板上20至90毫米之間的可變厚度,而100毫米厚的弧形裝甲則保護主砲塔井。上層建築有兩個間距很近的煙囪和兩個彈射器,每側一個,最多可搭載四架IMAM Ro.43雙翼雙座海上偵察水上飛機,飛行距離可達1,000公里。
尺寸和排氣量的增加需要增加引擎裝置的功率,該裝置由兩個渦輪機提供蒸汽動力,由八個水管鍋爐提供蒸汽動力,兩個鍋爐位置超過先前的傭兵級創作。在這些以油為燃料的鍋爐中,水流過由燃燒氣體外部加熱的管道,這種配置利用了燃燒器釋放的熱量、鍋爐壁的熱量和廢氣的熱量。在20世紀,這種類型的鍋爐成為所有大型鍋爐的標準型號,這也得益於耐高溫特殊鋼的使用和現代焊接技術的發展。該引擎裝置可提供100,000馬力的最大功率,使船的最高速度達到35節,平均速度13節時續航里程為4,125英里,平均速度31節時續航里程為1,900英里,該船艦的最大載油量為1,725噸。
主要武器包括152/55安薩爾多 1934 型單座半自動裝填砲,安裝在四座砲塔上,其中一座三聯裝,一座雙聯裝,位於艦首上層建築中,一座三聯裝砲塔和一座雙聯裝砲塔位於艦尾第二個煙囪,總共十門砲。
152/55 型火砲
阿布魯齊公爵號的152毫米艦首炮齊射
主要的防空武器包括四個屏蔽綜合體中的八門100/47毫米OTO炮,也可用於反艦任務,但隨著飛機速度的增加和新形式的俯衝攻擊已經過時了。證明不足以用於防空,只在彈幕射擊中才顯示出一定的用處,因此,為了克服這些不便,該艦級準備了90/50毫米A-1938型穩定砲架的單一複合火炮,用於杜里奧級 和利托里奧級上,但不在加富爾伯爵級上。 二級防空武器包括12挺Breda Mod. 31-13.2/76毫米機槍和 8 挺Breda 37/54毫米重機槍,安裝在4個雙聯裝支架上,這對針對低空目標的魚雷轟炸機和一般攻擊機特別有用。
戰爭期間,13.2毫米機槍被布雷達 20/65 型 1935 機槍取代,事實證明,這種機槍性能優異,使用和維護方便,並且配備有多種彈藥(曳光彈、爆炸彈),這是一種新型的無線電設備,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和破壞性,義大利皇家海軍的幾乎所有艦艇都採用了這種設備。 魚雷武器包括 2 組三聯裝的 6 個魚雷發射管,它們於1945年被拆除並放置在甲板上,大約位於兩個煙囪中間的位置,反潛武器裝備包括兩組深水炸彈發射器。
阿布魯齊公爵級建造了兩艘該級別的軍艦:
路易吉·迪·薩沃亞·杜卡·德利·阿布魯齊號:於1936年下水,1937年完工成為海軍的一部分,並於1951 年至1953年間進行了徹底的現代化改造,1956年杜里奧級戰艦退役後她擔任了海軍艦隊旗艦,於1961年退役。
朱塞佩·加里波第號:1936年下水,1937年完工,加入海軍後於1953年被置於預備役,1957年至1961年被改建為導彈巡洋艦,並作為意大利海軍旗艦。是1971年第一艘在歐洲海軍服役的飛彈巡洋艦。
(部分內容參考於網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