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鏡市場分析:商機無限的智慧穿戴新未來

Jason-avatar-img
發佈於PPP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市場規模與成長

  • 根據最新市場調查,2024年AR/VR裝置出貨量已達1,720.7萬台,年增率為0.1%,預計2025年將躍升至7,991.4萬台,年成長率達15.7%。
  • 2030年全球AI眼鏡市場規模預測將達41.3億美元,2024-2030年間的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預計可達29.4%。
  • AI眼鏡市場需求持續攀升,預估2025年出貨量為114萬台,至2028年將擴增至677萬台。
  • 隨著技術進步與消費者接受度提高,市場預期進一步擴大,長期而言,AI眼鏡市場規模可能超越當前智能穿戴設備的增長趨勢。

產業趨勢

次世代AI眼鏡發展

  • 隨著Meta-RayBan第二代產品的推出,智能穿戴市場進一步擴展,帶動相關技術的應用。新一代AI眼鏡將整合更強大的語音交互與即時影像辨識功能,提升使用者體驗。

關鍵技術創新

  • 光波導與Micro LED技術的發展,將顯著提升顯示效果並降低設備重量,提高可穿戴性。
  • 生物識別技術的導入,將進一步提升AI眼鏡的個人化與安全性。

應用領域擴展

  • AI眼鏡的應用場景從娛樂逐步擴展至生產力應用,如醫療、教育、遠端協作、工業檢測等專業領域。
  • 企業市場的專業應用,如擴增實境(AR)培訓與沉浸式遠端協作,將成為產業成長的關鍵驅動力。

隱私與法規挑戰

  • 由於AI眼鏡具備錄影、監測等功能,各國監管機構將加強法規限制,影響市場發展速度。

產業競爭與企業動態

市場佔有率變動

  • 2024年Meta-RayBan AI眼鏡全球銷量突破100萬副,全年出貨量預計達150萬副,顯示市場對此類產品的興趣提升。

CES 2025趨勢觀察

  • 預計2025年CES展中,多家科技巨頭將推出AI眼鏡產品,競爭將加劇,特別是中國與韓國企業的積極參與。

台灣供應鏈布局

  • 台灣企業如宏達電、廣達、和碩等,涵蓋設計、製造與組裝環節。台灣在光學與半導體領域的優勢,使其在全球AI眼鏡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

競爭格局分析(Porter五力分析)

現有競爭者

  • Meta、Apple、Google等科技巨頭持續引領市場,並強化技術門檻。
  • Samsung、Sony等企業可能加入市場,推動技術創新。

新進入者威脅

  • 中小型創新企業投入市場,推出價格更具競爭力的AI眼鏡,形成市場擠壓效應。
  • 中國新創企業憑藉低成本策略可能快速搶占市場份額。

替代品威脅

  • 智能手機與其他穿戴設備仍可能成為AI眼鏡的替代選擇。
  • 若AI眼鏡功能取代部分手機應用,市場接受度將加速增長。

供應商議價能力

  • 台灣在IC設計與光學組件領域擁有優勢,但仍依賴高端供應商。
  • 微型顯示技術與電池技術的突破將是供應鏈未來競爭的關鍵。

消費者議價能力

  • 市場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度高,影響滲透率。
  • 技術進步與成本下降將促進市場穩定與擴展。

台灣關鍵企業概覽

光學與電子組件

  • 大立光、玉晶光、、達邁、台積電:專注於光學鏡頭與晶片代工。

IC設計與AI晶片

  • 創意電子、世芯-KY、比特光電:專注於AI處理器與專用晶片。

電池技術

  • 興能高:專注於小型化高效電池技術,解決AI眼鏡續航問題。

LED與顯示技術

  • 閼創:Micro LED與光波導技術發展。

智能光學與隱形眼鏡

  • 普瑞光電:探索智慧隱形眼鏡市場。

代工與組裝

  • 鴻海、和碩、廣達:提供完整製造解決方案。

結論

隨著技術突破與消費價格下降,AI眼鏡市場潛力顯著,並受到主要科技企業積極投入。AI眼鏡產業將持續演進,逐步從專業應用擴展至日常消費市場。未來,隨著更多創新功能的整合,如即時翻譯、AR導航與健康監測,AI眼鏡將成為新一代智能穿戴設備的重要代表,改變人機互動模式。


免責聲明

本文所提供的資訊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邀約。投資具有風險,市場可能出現波動,您可能無法獲得預期的收益,甚至可能面臨資金損失。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建議您根據自身的財務狀況、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審慎評估相關風險,並諮詢專業財務顧問。本文作者及相關單位對因依據本文資訊而做出的投資決策或其他行動所產生的任何損失概不負責。


avatar-img
11會員
86內容數
本平台提供的內容僅供參考,涵蓋文章、圖表等金融投資知識,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規劃。投資有風險,決策需用戶自行負責。本網站對因使用或依賴內容導致的任何損失概不負責,包括財務或商業損失。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免責聲明條款;若不接受,請勿使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PP 的其他內容
AI ASIC 市場正以驚人的速度成長,預計到 2027 年將達 300 億美元。全球科技巨頭積極投入,台灣供應鏈亦扮演關鍵角色。隨著 AI 推論、邊緣運算與高效能計算需求激增,ASIC 技術將成為產業核心。現在正是投資 AI ASIC 的最佳時機,把握市場機遇,搶占先機!
任天堂即將推出的Switch 2,將掀起次世代遊戲革命!全新設計的8吋高解析螢幕、4K底座輸出,以及更符合人體工學的Joy-Con手柄,讓遊戲體驗更加沉浸。搭載升級版NVIDIA晶片,支援AI運算與光追技術,畫面細節驚人。Switch 2將重新定義遊戲娛樂,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體驗!
2025年手機市場預測:AI與5G驅動市場持續成長,三星Galaxy S25系列銷量預估成長5%,臺灣供應鏈受惠。本文分析市場規模、產業趨勢、競爭格局及未來發展,並點名受惠的臺灣供應鏈企業,例如大立光、全新、晶技、昇佳等。但需注意投資風險。
散裝航運產業在國際資源輸送中擁有關鍵地位,主要運送大宗原物料,如鐵礦砂、煤炭、穀物與工業產品等。該產業受到全球經濟活動、貿易政策、地緣政治以及環保法規的影響。近年來,供應鏈重組、國際戰爭與極端氣候變遷進一步改變了散裝航運市場的供需格局。本報告探討成長趨勢、主要驅動因素及台灣航運的影響並提供未來展望。
2025 年大中華科技硬體產業迎來關鍵變革!AI PC 崛起、伺服器需求飆升,ODM 廠商如何迎戰?廣達、仁寶、緯創等巨頭競爭態勢如何演變?本報告深入剖析市場趨勢、供應鏈變革與投資前景,帶您掌握最新產業動態與商機!
進入 2025 年第一季,Apple 產品的市場表現備受關注。根據最新產業數據,iPhone 產量雖有季節性調整,但整體維持穩定;相較之下,iPad 受到消費市場需求疲軟影響,銷量呈現下降趨勢。本報告將對 iPhone 與 iPad 在 2025 年第一季的市場現況、競爭態勢與未來發展趨勢進
AI ASIC 市場正以驚人的速度成長,預計到 2027 年將達 300 億美元。全球科技巨頭積極投入,台灣供應鏈亦扮演關鍵角色。隨著 AI 推論、邊緣運算與高效能計算需求激增,ASIC 技術將成為產業核心。現在正是投資 AI ASIC 的最佳時機,把握市場機遇,搶占先機!
任天堂即將推出的Switch 2,將掀起次世代遊戲革命!全新設計的8吋高解析螢幕、4K底座輸出,以及更符合人體工學的Joy-Con手柄,讓遊戲體驗更加沉浸。搭載升級版NVIDIA晶片,支援AI運算與光追技術,畫面細節驚人。Switch 2將重新定義遊戲娛樂,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體驗!
2025年手機市場預測:AI與5G驅動市場持續成長,三星Galaxy S25系列銷量預估成長5%,臺灣供應鏈受惠。本文分析市場規模、產業趨勢、競爭格局及未來發展,並點名受惠的臺灣供應鏈企業,例如大立光、全新、晶技、昇佳等。但需注意投資風險。
散裝航運產業在國際資源輸送中擁有關鍵地位,主要運送大宗原物料,如鐵礦砂、煤炭、穀物與工業產品等。該產業受到全球經濟活動、貿易政策、地緣政治以及環保法規的影響。近年來,供應鏈重組、國際戰爭與極端氣候變遷進一步改變了散裝航運市場的供需格局。本報告探討成長趨勢、主要驅動因素及台灣航運的影響並提供未來展望。
2025 年大中華科技硬體產業迎來關鍵變革!AI PC 崛起、伺服器需求飆升,ODM 廠商如何迎戰?廣達、仁寶、緯創等巨頭競爭態勢如何演變?本報告深入剖析市場趨勢、供應鏈變革與投資前景,帶您掌握最新產業動態與商機!
進入 2025 年第一季,Apple 產品的市場表現備受關注。根據最新產業數據,iPhone 產量雖有季節性調整,但整體維持穩定;相較之下,iPad 受到消費市場需求疲軟影響,銷量呈現下降趨勢。本報告將對 iPhone 與 iPad 在 2025 年第一季的市場現況、競爭態勢與未來發展趨勢進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這本書算是日本人撰寫的投資書,主要透過各種小故事講述55條個有錢人的思考法則。裡面是沒有教怎麼投資,更多的反而是觀念上的討論,對於自己職場的工作、投資、創業或是改善關係等,我覺得都蠻有幫助的,比較像是觀念建立的書,很推薦一讀。
本書介紹透過蒐集客觀數據以及持續買進的投資策略來穩穩累積財富。書中強調了儲蓄和投資的重要性以及何時該專注於提升收入、增加儲蓄或是買賣股票。同時,書中也提到儲蓄與投資的關鍵,以及如何選擇及購買投資標的的策略。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這本書算是日本人撰寫的投資書,主要透過各種小故事講述55條個有錢人的思考法則。裡面是沒有教怎麼投資,更多的反而是觀念上的討論,對於自己職場的工作、投資、創業或是改善關係等,我覺得都蠻有幫助的,比較像是觀念建立的書,很推薦一讀。
本書介紹透過蒐集客觀數據以及持續買進的投資策略來穩穩累積財富。書中強調了儲蓄和投資的重要性以及何時該專注於提升收入、增加儲蓄或是買賣股票。同時,書中也提到儲蓄與投資的關鍵,以及如何選擇及購買投資標的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