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列式書摘同步發布囉,請參閱以下連結:
這本2018年出版的投資理財著作,深入探討了當代金融市場的運作機制,並為讀者剖析了黃金投資的優勢。作者從貨幣的本質談起,指出貨幣必須具備計算單位、交易媒介與價值儲存的功能。在眾多貨幣型態中,黃金因具有稀缺性、可交易性、可分割性、化學穩定性與便於攜帶等特性,被視為最理想的貨幣形式。
回顧歷史,1913年美國成立聯準會,致力於提升就業率、穩定物價與調控長期利率。1944年布林敦森林體系的建立,確立了美元作為全球國際準備貨幣的地位,各國貨幣都與美元掛鉤,美元則與黃金掛鉤。然而,隨著美國為支付戰爭費用不斷擴張貨幣基數,其他國家紛紛將美元兌換成黃金,直到1971年尼克森總統宣布脫離金本位制。此後,美元的支撐力量已從黃金儲備轉變為信用與信仰。
在股市估值方面,作者提出了三個重要指標:巴菲特指標、席勒本益比和傳統本益比。這些指標都顯示,2018年的美國股市已經處於明顯高估的狀態。當時的巴菲特指標超過145%,遠高於70-90%的合理區間;席勒本益比達到33倍,大幅超出17倍的歷史平均值,意味著股市可能需要下跌約50%才能回到合理水準。
作者特別強調,在利率極低的環境下,資金會傾向流入高風險資產如股票,推高本益比,同時也會推升債券價格。然而,這種極端的資產估值狀況蘊含著巨大風險。傳統的股債配置策略在此時可能失效,因為當利率從極低水平突然大幅上升時,股債都可能遭受重大損失,這種情況在2022年已經得到印證。
關於黃金投資,作者提出了幾個支持金價上漲的關鍵因素:金融危機與軍事衝突、通貨膨脹壓力、債務水平上升,以及股市信心減弱。有趣的是,黃金與公債呈現正相關性,而債務與GDP則呈現負相關。但若國家的償債能力無虞,債務上升不一定會推動金價上漲。當利率下降時,國家的償債能力上升,基礎信用評級提升,反而可能導致金價下跌。
作者認為,在利率上升時期,黃金表現會優於債券;在利率下降時期,由於經濟可能出現問題,黃金會優於股票。換言之,無論利率走向如何,都有利於金價表現。此外,相較於其他資產可能面臨的違約或價值歸零風險,黃金則沒有這種顧慮。
展望未來,作者指出美國面臨四大危機:退休金危機、國家聲譽下降、全球人口結構變遷,以及最低必須給付額問題。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美元的霸權地位。考慮到通貨膨脹與美國貨幣供給量持續增加的情況,作者預測2028-2030年金價可能達到每盎司一萬美元,同時道瓊指數可能攀升至20萬點。
值得注意的是,近五十年來投資市場已發生重大變化,市場參與者從散戶轉變為大型投資機構與退休基金。此外,加密貨幣正逐漸成為千禧世代的新興投資標的,未來可能會出現結合電子交易的便利性與實體黃金穩定性的新型態數位貨幣,甚至在全球經濟衰退導致貨幣系統崩潰時,可能催生出一種全球通用且由黃金支持的數位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