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5/02/09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液態金屬(TIM)可能成為散熱新話題?

本篇文章用來記錄個人的產業想法,並非投資建議,也可能存在錯誤。若有任何建議與錯誤的資訊歡迎指正

前言


  2025年1月7日,NVIDIA 於 CES(美國消費性電子展)發布了最新的 GeForce RTX 50 系列顯示卡,包括 RTX5090、RTX5080、RTX5070 與 RTX5070Ti。除了在性能與價格上具有更大競爭力之外,本次 RTX5090 FE 顯卡的一大亮點在於首次採用液態金屬(TIM)強化散熱效果(圖1)


  此外,市場亦傳出 B300 HGX 有可能不再採用傳統均熱片,而改用無蓋設計、僅以 stiffener 加固。原因在於 B300 模組上兩顆獨立晶片的尺寸僅為 B200 的一半,因此只需使用 H 系列 stiffener 進行加固,無須額外加蓋。從 NVIDIA RTX5090 FE 顯卡採用液態金屬散熱的趨勢來看,未來液態金屬有望成為 AI GPU 的主要散熱介質。


液態金屬(TIM)簡介


  1. 優點
  • 較高的導熱性能:液態金屬的導熱係數約為 73 W/m·K,而一般矽脂的導熱係數最高僅約 11 W/m·K。
  • 更好的填充效果:由於液態金屬具有極佳的流動性,能滲透至 CPU 與散熱器間的微小縫隙,從而實現更緊密的接觸和更優的導熱效果。
  • 耐用性較強:液態金屬不易揮發,其使用壽命較長;相對之下,矽脂長期使用後可能會固化或流失,導致散熱效能下降。


  1. 缺點
  • 導電性強:液態金屬電導性高,若操作不慎發生泄漏或塗覆不當,容易引起電子元件短路,因此必須謹慎應用並加強防護。
  • 化學腐蝕:液態金屬可能對某些金屬(尤其是鋁)產生腐蝕作用,因此在應用時必須選用相容的基材。
  • 更高的成本:液態金屬的塗覆與更換工序較為複雜,加上需要考量其導電與腐蝕風險,對材料及技術的要求也較高。


公司簡介(一詮:2486)


  一詮是台灣最大的 LED 導線架供應商。該公司於 23 年攜手工研院發表「相變化水冷散熱技術」,成功開發出適用於千瓦級高強度散熱的元件,以滿足高效能運算(HPC)的散熱需求。隨後,一詮由均熱片轉型進入半導體散熱市場,並透過新型金屬熱介面材料(Metal TIM)提升均熱片與散熱蓋的效能,成功切入 800 瓦至 1000 瓦伺服器市場,並獲得 AMD 認證及量產。據傳,一詮亦正積極向 NVIDIA 送樣,有望進軍 Rubin Server 市場。

  一詮的 Metal TIM 持續擴產,產能由 24 年第 3 季的 30-40K 增至 24 年第 4 季的 80K,預計 25 年可達 120K。預計 Metal TIM 將推動 25 年散熱片營收實現倍數成長,使散熱片產品在總營收中的比重達到 30%,其中 Metal TIM 產品約占 40 至 50%。此外,Metal TIM 的平均售價(ASP)較傳統散熱片高出 5 至 10 倍,有望對公司毛利率帶來顯著貢獻(圖2)


技術面


  1. 當前股價:107 元
  2. 日線:20MA(105.95)與60MA(111.18)下彎蓋頭,短期承壓
  3. 週線:5MA(104.9)、20MA(111.49)與60MA(90.54)上彎,中長期仍多屬多頭
  4. 短線大量前高(24/12/30~31)為113~115元
  5. 故從上述點位判斷,若能突破關鍵價位(110~115)且站穩,有望開啟新的趨勢


風險


  1. 消費性電子復甦緩慢,24年前三季EPS僅0.04元
  2. 24年12月營收未如預期逐月增長(實際MoM-13%)
  3. 散熱相關族群表現疲軟,不受市場青睞
  4. 尚未通過 NVIDIA 認證,需持續關注市場消息
  5. 成交量低,且大戶(>400)持股量無明顯增長


結論


  NVIDIA RTX 5090 FE 使液態金屬(TIM)重新回到市場關注,同時也可能隱含著後續 AI GPU 也將持續採用液態金屬(TIM)增加散熱效能。一詮可望透過Metal TIM持續擴大散熱市佔,並且打入後續高階伺服器的散熱方案。由於目前仍未有明顯的獲利,且散熱族群疲弱,故投資人仍需要注意風險。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