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 去遇見】有錢有愛,自由自在
avatar-img
Onday

【BOOK | 去遇見】有錢有愛,自由自在

Onday-avatar-img
發佈於BOOK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他們沉浸在遠方的際遇中,處無為之事,心隨流動漂泊。


因為喜歡楊天真,所以看了他的第一、二還有第三本書也就是這本《去遇見》,內容是她在全世界旅行的所見所聞及感悟,楊天真除了有非常出色的工作經歷外,對於文字也熟練的運用,書末提到她初高中的作文常得第一名,並被展示在佈告欄,厲害的人真是多項優秀能力的組成。


書中在美國紐約的部分,楊天真提到了他跟兩位「網友」的聚會,看到龐穎跟詹青云的時候我的眼睛都亮起來了,因為他們三位都是我敬佩的強大且自洽的女性,正如楊天真所說:「我們幾個年齡差別不大,但是各自的生活軌跡完全不同,共性是我們都是獨立、聰明、有才華的女性。」優秀的人,果然身邊也都是優秀的人。


書裡還有提到《在路上》裡的:我覺得只有瘋狂的人才是真正的人,他們瘋狂活著,瘋狂說話,瘋狂想要得救,渴望同時得到一切,他們從來不打哈欠,從來不說一句庸俗的話,只是燃燒、燃燒、燃燒。

我深刻的知道我不是這樣的人,我不是一個會太外顯情緒的人,不管是開心、生氣還是難過,更多時候是在自己的內心裡面對這些情緒,藉著日記、運動或其他形式享受或排解它,也許外人看來會覺得我些許冷漠,但這就是我覺得舒服的方式,所以網路上說濃人淡人,也就是一個人讓大家看到的樣子罷了,而一個人是具體的,有無數面,不是幾個標籤可以概括的,雖然我們對自己沒興趣的人或事物,確實常常用幾個標籤下定義就不再注意了,這也無傷大雅,世界這麼大,只要注意自己想關注的事物就好了。


我最近正在剪去年去中國交換後獨旅了七個省份的Vlog,都是在旅遊,我跟楊天真紀錄的形式和角度都不一樣,我都覺得很棒!


於我而言,旅行的意義不在於打卡了多少景點或美食,而是在不可預見的生活中,感知世界、體驗人生,跳脫生活常態。這本書的內容是我喜歡的那種旅遊結合感悟的紀錄,不是流水帳的行程,人人都可以去旅行,但只有在旅行中碰撞出來的所思所想,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是人生的浮水印。


有錢有愛,自由自在,有錢,可以讓我有資本走遍世界;有愛,可以讓本就孤獨的人生不那麼寂寞;自由,是一種拒絕和接受的權利;自在,是內心裡的寬廣和愜意。
一個人的生活,總不能以自己覺得健康或者舒服的標準去要求他,人生的經驗和閱歷多了,會發現人這一生,按照自己的意志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You drive drive drive, them you will come out the way.
社會共識往往強調單一的女性標準,我理想中的女性應該清楚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這個不是被常年的社會共識或者要求的標準,是鏈接自己內心的,屬於每一個人獨有的需求。
avatar-img
Onday
19會員
291內容數
幸福快樂的研究生,專注於生活中的體驗與創造。認為閱讀及觀影可以讓人空無的框架長出血肉,在這裡分享我的一些觀後手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Onday 的其他內容
草必須成片,必須在底部連接,草的生命不是為了讓他人欣賞,草必須如自身一樣生生不息的活著。草的經驗、草的情感、草的倫理、草的希望,蔡崇達寫這一本書,如同一顆草摹仿一顆草,一顆草連接延伸到天邊的無數草。
本書結合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研究,從工作、學習、健康、人際相處等面向著手,教讀者認識大腦運作特性,學會改善心智表現、發揮創造力、調節情緒活得更健康、順利溝通贏得好人緣。
草必須成片,必須在底部連接,草的生命不是為了讓他人欣賞,草必須如自身一樣生生不息的活著。草的經驗、草的情感、草的倫理、草的希望,蔡崇達寫這一本書,如同一顆草摹仿一顆草,一顆草連接延伸到天邊的無數草。
本書結合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研究,從工作、學習、健康、人際相處等面向著手,教讀者認識大腦運作特性,學會改善心智表現、發揮創造力、調節情緒活得更健康、順利溝通贏得好人緣。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不是世界太糟,是你忘了自己 「你的不開心, 很多時候不是世界太糟糕, 而是因為你總是把自己放在最後。」 這句話一語道破了許多人疲憊與失落的根源。 我們總是在意他人感受、扮演好每一個角色, 卻忘了自己也是人生故事裡
你所失去的,本就不屬於你 你正經歷的,皆在淬煉未來的自己 別急,事緩則圓,人緩則安 允許自己慢慢來。 ▉為什麼我們總是這麼著急?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習慣了即時滿足。 一封訊息沒有立即回覆,就開始焦慮; 努力了幾個月看不到成果,就覺得自己白費力氣; 看到別人比自己更快成功,便懷疑自己的
▉不是世界太糟,是你忘了自己 「你的不開心, 很多時候不是世界太糟糕, 而是因為你總是把自己放在最後。」 這句話一語道破了許多人疲憊與失落的根源。 我們總是在意他人感受、扮演好每一個角色, 卻忘了自己也是人生故事裡
你所失去的,本就不屬於你 你正經歷的,皆在淬煉未來的自己 別急,事緩則圓,人緩則安 允許自己慢慢來。 ▉為什麼我們總是這麼著急?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習慣了即時滿足。 一封訊息沒有立即回覆,就開始焦慮; 努力了幾個月看不到成果,就覺得自己白費力氣; 看到別人比自己更快成功,便懷疑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