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動漫可說是文藝復興的一年。不知道大家看了哪一部重新連載的動漫呢?今次就讓我來為大家介紹我童年看過,不少人稱為神作的《Angel Beat!》。
《Angel Beat!》於2010年播出,不少人喜愛這部作品,認為它結合了搞笑、音樂、校園等不同元素,在當年可說是非常優秀的作品。《Angel Beat!》的故事講及一個男高中生音無結弦,死後來了一所特別的學校。這裡的人都是因為生前沒有滿足他們的願望,所以在這所學校停留。
在這所學校中,他結識了不少朋友,更被告知如果不想在這個世界消失,就必須與被稱為「天使」的立華奏對抗。在抗爭期間,他發現這個世界好像不是為了折磨他們而存在。當他與立華奏相處得愈來愈好時,他發現這個世界是為了讓離世的他們得到最後滿足的存在,因此他與立華奏等人決定讓好友們在這所學校「畢業」,走向他們光明的未來。
音無結弦:「她那是...詛咒人生不公的眼神。只是在這裡的所有人,都想反抗神。想要反抗,不願接受這不公的命運。」
回憶起童年看《Angel Beat!》時,覺得又好笑,又感人。長大後再看,整個心境又不同了。長大後經歷過一些離別,對於「死亡」的感觸又多了一點。特別是最近一年,家人的健康出現問題時,內心也會覺得為甚麼一個善良的人,努力多年,正值壯年,人生正開始走向下一個階段時,意外來臨了。冷靜下來後,再想想自己這種想法,其實只是我覺得一個人努力奮鬥多年,應該要有一個好的結果,若不談好的結果,至少也應該是一個合理的下場。然而現實並不是這樣。
仲村百合:「如果有神的話,我也會想反抗。因為這太沒天理了,不是嗎?我們沒有做過任何錯事。」
在這個情況下,我們會開始怪天怪地,最後怪自己或是怪別人,因為我們覺得這個結果沒天理,如果不是上天做錯了甚麼,那肯定是自己或是其他人做錯了事導致的。我們希望努力後會有回報,善良的人會有好報,如果最後甚麼都沒有時,我們下意識會覺得應該是哪裡出現問題了。當我們在自己,在他人找不到原因時,我們或會使用宗教的那套說法,說著是因為他遇到生命中的劫或是他前世的業障。透過這些 ,我們才可以理解悲劇出現的原因,從而去接受。
我認為人們為所有壞事找出原因是一種天性,不但是為了生存,更是因為不想失去對生命的目標性。試想想,一個努力大半輩子的人,還未好好享福就意外身亡,他沒有仇家,沒有疾病史,找不出一個合理的原因。悲觀的人會想,下一個可能輪到我了,生命的終點其實很離人們很近。努力一輩子也不見得有價值,因為可能還沒開始享受生命就離開了,這樣努力還有用嗎?陷入這種想法的人便不會覺得自己有未來,對人生也沒有甚麼目標。這種想法對人類的發展並不理想,所以遇到壞事時,我們往往都會問:為甚麼。我們想要去理解這個問題出現的誘因,從而去避免。
「這樣做的話,即使自己的生命走到盡頭,也能繼續為他人所用。賦予自己活過的意義。」
但不是每件事情的出現都有原因,當這種情況出現時,我們也許可以想:我們還可以做些甚麼呢?我們還可以做甚麼來讓遺憾沒那麼遺憾呢?有甚麼我們可以補救的嗎?透過這樣,也許能減輕損失,讓不好的結果變成我們可以接受的程度。當然,這只是我們的一種補償性心態,讓自己更容易去接受不合理的情況,但只有這樣,我們對生命才不會失去希望。
說回《Angel Beat!》,《Angel Beat!》的結局有兩種,一種是原本播出的結局,音無結弦在現實再次遇見立華奏。另一種就是音無結弦留在死後的世界,引導新進入世界的人。網路上有不少人認為音無結弦為了解決死後世界出現的BUG,製作了angel player 這個程式,這正是立華奏所使用的程式,這個結局把整個劇情拉進一個無限輪迴的情況。以當年來看,這個結局可說是非常有趣,畢竟並沒有多少動畫會推出不同的結局,不知道大家更喜歡哪一個結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