𝟐𝟎𝟐𝟓 臺大電影節長片影展以「一場迷戀的解剖 𝑨𝒏 𝑨𝒏𝒂𝒕𝒐𝒎𝒚 𝒐𝒇 𝑶𝒃𝒔𝒆𝒔𝒔𝒊𝒐𝒏」為題,而圍繞著「迷戀」相關的概念,臺大電影節邀請店家與我們面對面,聊聊本次影展主題聯想、「迷戀」片單分享,以及店家特色餐點!
⟢ ⟡ 臺大電影節 x Aura 微光咖啡 @coffeeaura_official ⟡ ⟣
💬 受訪人:負責人兼烘豆師 余知奇
To Live, to Read, but to Coffee first. 從一杯好咖啡開始閱讀生活。
Aura 微光咖啡在 2012 年開張,以手沖咖啡為主,是臺灣較早開始做精品咖啡的店家。獨立開發「風味視覺化」系統,望能協助顧客能更迅速、更直觀地感知到每一支豆子的風貌差異、及造成其差異的細節個性。「擬人化配方」更是負責人余知奇別出心裁的創作,將對人的想像轉化為風味的搭配,讓大家能用認識一個人的方式認識咖啡。
⟢ ⟡ 臺大電影節 x 自由・之丘 @ccip_cafe ⟡ ⟣
💬 受訪人:店長 Allen
從「麵線工廠」誕生的咖啡廳。一路從藏身在木柵巷弄裡的「麵線窟」,經過曾熙來攘往的渡船巷,如今來到「打鐵寮」舊地。自由・之丘是一個老屋新生的藝文空間:有電影院,播放著獨立製片的小品;舉辦音樂會,讓表演者有發光的機會;有餐車市集活動,讓美食選擇更豐富。一步步將所有的可能,帶回來家鄉土地,讓一切慢慢實現之前,不如就先從一杯咖啡開始。
𝐐:請問您對本次臺大電影節《一場迷戀的解剖 𝑨𝒏 𝑨𝒏𝒂𝒕𝒐𝒎𝒚 𝒐𝒇 𝑶𝒃𝒔𝒆𝒔𝒔𝒊𝒐𝒏》有什麼樣的想像?
▶ Aura 微光咖啡:
我的直覺想像是把「迷戀」拆解成「迷」跟「戀」。進入迷戀狀態時,面對的是未知的對象,因為不了解,所以才會產生「迷」。著迷的過程中,可能想像對方如何吸引自己,或是喜歡當下狀態中的自己,因而產生出「戀」。
▷ 自由・之丘:
好似可以一起進入到觀影者五感正在投入情境裡的情感之中,感受其感受的想像。
++++
𝐐:講到「迷戀」、「執著」、「狂熱」等關鍵詞,您會想到什麼電影?
▶ Aura 微光咖啡:
《一代茶聖千利休》 𝘼𝙨𝙠 𝙏𝙝𝙞𝙨 𝙤𝙛 𝙍𝙞𝙠𝙮𝙪|田中光敏 ᴍɪᴛꜱᴜᴛᴏꜱʜɪ ᴛᴀɴᴀᴋᴀ|𝟤𝟢𝟣𝟥
這部電影改編自小說《利休之死》,千利休是日本茶道代表人物,奠定日本茶道美學與禮儀的大師。電影採用倒敘法,從千利休被豐臣秀吉賜死,即將切腹那天開始回溯。片中設置的「迷」是千利休隨身攜帶的「香盒」,沒有人知道內容物是什麼,對豐臣秀吉而言,他想知道這個香盒是什麼,不坦白即是一種忤逆,這是一種權力的展示。而香盒的故事也在劇情推展中得到揭露,原來是千利休年輕時對高麗來的公主一見鍾情,甚至帶她逃獄,受到逮捕後,公主當場自殺。千利休從此把對這位公主的迷戀當作秘密保守,對我來說這就是一個「迷」,這成為他這一生的執著,甚至成為他死亡最核心的原因。這基本上是傳統日系美學的套路,千利休因為「迷戀」而執著一生,因為公主的美、自己的感知,遞延到後續的人生。這種狀態不太會用狂熱形容,但「持續了一輩子」這件事情,也是狂熱的一種含蓄展現。這些關鍵字與一般認知的情感連結在一起時,我會先選這部。
《殺人回憶》𝙈𝙚𝙢𝙤𝙧𝙞𝙚𝙨 𝙤𝙛 𝙈𝙪𝙧𝙙𝙚𝙧|奉俊昊 ʙᴏɴɢ ᴊᴏᴏɴ ʜᴏ|𝟤𝟢𝟢𝟥
這是一部刑偵片,追兇、追真相這件事情,某種程度上也跟迷戀、執著、狂熱連結在一起,甚至像是《火線追緝令》中很有美學的連續殺人魔也是。他們有某一件想要完成的事情,堅持一定要做到什麼程度,也非常樂在其中。我覺得追案子、追真相的警探,也具有類似的性格。扣合前述「未知」的「迷」,刑警會想像嫌疑犯是什麼樣子,透過蛛絲馬跡推測,思考如何抓到兇手。這部片最後,警探沒找到兇手,成為他一輩子的「迷」,可能不一定隨時處在「戀」的狀態,但最後一幕可能又讓他瞬間回去「戀」的狀態,想要找到真相,在不放下之前,都是永恆的未知。我覺得刑偵片中的很多互動和這個主題很接近。
《分手的決心》𝘿𝙚𝙘𝙞𝙨𝙞𝙤𝙣 𝙩𝙤 𝙇𝙚𝙖𝙫𝙚|朴贊郁 ᴘᴀʀᴋ ᴄʜᴀɴ-ᴡᴏᴏᴋ|𝟤𝟢𝟤𝟤
迷戀對象和嫌疑犯是一體的,無需多言。朴贊郁把男性凝視中的湯唯之美拍得很好。
▷ 自由・之丘:
《天菜大廚》𝘽𝙪𝙧𝙣𝙩|約翰・威爾斯 ᴊᴏʜɴ ᴡᴇʟʟꜱ|𝟤𝟢𝟣𝟧
最近剛好回看完幾部影片,這幾個關鍵字讓我想到這部電影。一個天才廚師在年輕時期即極負盛名,後因自負及酒精毒品自毀前程。故事講述他從谷底一路爬起的經過,過程裡不斷的感受到他對美食的「迷戀」、對味道的「執著」,以及一直到最後摘星(米其林)的「狂熱」。
++++
𝐐:在您的觀影經驗中,有沒有哪一部電影曾經或依然令您深深著迷,可以一看再看?是哪一部電影?
▶ Aura 微光咖啡:
《春去春又來》𝙎𝙥𝙧𝙞𝙣𝙜, 𝙎𝙪𝙢𝙢𝙚𝙧, 𝙁𝙖𝙡𝙡, 𝙒𝙞𝙣𝙩𝙚𝙧...𝙖𝙣𝙙 𝙎𝙥𝙧𝙞𝙣𝙜|金基德 ᴋɪᴍ ᴋɪ-ᴅᴜᴋ|𝟤𝟢𝟢𝟥
每個人生階段會看到的東西都不一樣。
《一代宗師》𝙏𝙝𝙚 𝙂𝙧𝙖𝙣𝙙𝙢𝙖𝙨𝙩𝙚𝙧|王家衛 ᴡᴏɴɢ ᴋᴀʀ-ᴡᴀɪ|𝟤𝟢𝟣𝟥
功夫片、有境界。
《霸王別姬》𝙁𝙖𝙧𝙚𝙬𝙚𝙡𝙡 𝙈𝙮 𝘾𝙤𝙣𝙘𝙪𝙗𝙞𝙣𝙚|陳凱歌 ᴋᴀɪɢᴇ ᴄʜᴇɴ|𝟣𝟫𝟫𝟤
這部片很能拿來討論「迷戀」、「狂熱」跟「執著」。
▷ 自由・之丘:
《世界末日》𝘼𝙧𝙢𝙖𝙜𝙚𝙙𝙙𝙤𝙣|麥可・貝 ᴍɪᴄʜᴀᴇʟ ʙᴀʏ|𝟣𝟫𝟫𝟪
講到這個竟然不是什麼大片來推薦,《世界末日》是我可以一看再看的影片。每每到最後,布魯斯威利下去把抽籤輸了的班艾佛列克甩上艙門,並說上「好好照顧我女兒」,我都會淚流滿面。
++++
𝐐:和這家店靈魂最契合的電影?
▶ Aura 微光咖啡:
《春去春又來》𝙎𝙥𝙧𝙞𝙣𝙜, 𝙎𝙪𝙢𝙢𝙚𝙧, 𝙁𝙖𝙡𝙡, 𝙒𝙞𝙣𝙩𝙚𝙧...𝙖𝙣𝙙 𝙎𝙥𝙧𝙞𝙣𝙜|金基德 ᴋɪᴍ ᴋɪ-ᴅᴜᴋ|𝟤𝟢𝟢𝟥
顧名思義,這部電影描繪的是一年四季、一個輪迴。咖啡館做久了,客人來來去去,許多問題會一直重複,有一種輪迴感,而且開咖啡店就像修行一樣。某些形式的咖啡館和寺廟很類似,寺廟不只是求神拜佛的地方,也是社交的集會場所,大家有共同信仰,一起聚會,所以咖啡廳老闆也很像寺廟住持。
這部電影帶有東方美學、禪學、佛學、自然觀的視角。主角在成長過程中,認知到自己所背負的「罪」與苦難,在冬季的時候來到這裡,練好身體,綁著大石塊,扛著佛像上山,這是修煉的過程。到現在我也還無法完全理解為什麼是冬天進行修煉,可能因為冬季是一種終結,從春天出生到夏天,成長到青春期,迷戀人、殺了人、犯了罪,秋季處於徬徨困惑,冬季得到部分的解答。理解與自身體會是兩回事,還沒能完全體會,但可以理解他欲完成的事情以及所做的準備。
雖然店內看起來都是西方人物,但我們店其實是稍微現代化一點的茶館,禪學意味滿重的。對我來說這部電影是我的本心,雖然一路都是做咖啡,但我的本心跟茶比較接近,我其實試圖要呈現,也在淺焙手沖咖啡上感覺到它和茶很像。
▷ 自由・之丘:
《當幸福來敲門》𝙏𝙝𝙚 𝙋𝙪𝙧𝙨𝙪𝙞𝙩 𝙤𝙛 𝙃𝙖𝙥𝙥𝙮𝙣𝙚𝙨𝙨|加布里埃萊・穆奇諾 ɢᴀʙʀɪᴇʟᴇ ᴍᴜᴄᴄɪɴᴏ|𝟤𝟢𝟢𝟨
不要讓別人告訴你你無法做什麼、辦不到什麼,幸福跟奮鬥息息相關,每一次的努力都會讓你距離成功再近一點。就像經營一間店,過程如同人生般,不會一帆風順,並且困難重重,但唯有努力不懈、堅持到底,才能夠突破萬難。
++++
𝐐:最後,請推薦店內的餐點給觀眾吧!
▶ Aura 微光咖啡:我們是以手沖咖啡為主的咖啡館,刻意用臺灣茶的方式做為想像在做咖啡。所以,就手沖吧,哪一支都好。
▷ 自由・之丘:我們用心準備了許多甜點,如要推薦,一定不要錯過了「經典紅絲絨蛋糕」以及「火山巴斯克」喔!
++++
謝謝 Aura 微光咖啡與自由・之丘與我們聊電影 🌟
第三十七屆臺大電影節長片影展將在 3/10(一)正式開跑!
|Aura 微光咖啡| @coffeeaura_official
📍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269 巷 9 號
🕘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日 13:30-22:00
|自由・之丘| @ccip_cafe
📍臺北市文山區木新路二段 69 巷 1 號 1 樓
🕘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日 14:00-24:00,每週二公休
○ ◑ 𝟚𝟘𝟚𝟝 第三十七屆 ◐ ◌
臺大電影節 長片影展 ♾ { #一場迷戀的解剖 𝑨𝒏 𝑨𝒏𝒂𝒕𝒐𝒎𝒚 𝒐𝒇 𝑶𝒃𝒔𝒆𝒔𝒔𝒊𝒐𝒏 }
— — — 𝟑/𝟏𝟎 —— 𝟑/𝟏𝟔 — — —
𝑪𝒐𝒎𝒊𝒏𝒈 𝑺𝒐𝒐𝒏…
平面設計|鄭巧筠、楊景丞
攝影|侯婷譯、張亦涵
文案行銷|張亦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