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責任解籤—(73)嚴子陵登釣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日籤詩:

「一生心事向誰論,十八灘頭說與君。世事盡從流水去,功名富貴等浮雲。」

籤詩故事:

      這一次的籤詩主角是個勇敢的人。他是誰呢?他是東漢初有名隱士嚴光。

      嚴光,字子陵,西漢末年,會稽郡餘姚縣(今浙江省寧波市餘姚市)人。嚴光年輕時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很多老師和同學都想按讚加他好友。只是他不喜歡受到太多關注,因此沒有自己的社群帳號,不然的話追蹤他的粉絲就算沒有破百萬,也會有好幾十萬才是。

      那時候,嚴光跟一個同學感情很好,兩個人很能聊得來,他們經常一起出遊、踏青、討論功課。這個好同學兼好朋友很有名,他就是東漢光武帝劉秀。

      他們為什麼能成為好朋友呢?

raw-image

    坊主猜想,應該是兩個人的價值觀很接近吧!因為劉秀年少時的夢想就是當個農夫。當農夫可以種田養活自己,農閑時又可以讀書,悠閒又自在。

      怎麼可能,一個想當農夫的人,不是應該喜歡平穩、平凡的生活,怎麼會帶兵打仗,最後還當了皇帝?

      是的!只能說一切都是命啊!

      劉秀有個超優秀的哥哥名叫劉演。劉演最崇拜的偶像,是他們很遠很遠的祖宗,漢高祖劉邦。由於哥哥太過亮眼且出色,安靜寡言愛讀書的劉秀,相對比較不受大人看重。幸好劉秀的個性本來就低調,所以大人們的差別待遇,並不影響到兄弟間的感情。

      由於劉秀本來就愛讀書,他一路讀讀讀,最後考上了太學,相當於現代的國立大學,成為了太學生。他和嚴光就是在這個時候認識的。

      後來在命運安運下,劉秀建立了東漢成為漢光武帝,而嚴光依然是低調不喜歡社交的讀書人。

      劉秀當了皇帝之後,非常需要有能力的人來幫他治理國家,將之前因盜匪戰亂所留下的爛攤子收拾好,讓人民可以過上安穩的生活。於是,劉秀想到自己的好麻吉嚴光。

      只是,嚴光一點都不想當官,因此他一聽到老同學在找自己,便趕緊躲起來。只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劉秀想要找一個人,能動用的資源自然很多,因此不管嚴光如何跟他玩躲貓貓,最後還是被他找到。

      嚴光沒辦法,只好答應跟老同學見面,只不過他依然堅定地拒絕接受劉秀的邀約,不願意去朝廷當官,反而到富春山找塊地,繼續過著他自由自在的隱士生活。

不負責任解籤:

raw-image

      嚴光的活法,向世人展現了一種不同於普世價值的成功。

      是的,他所選擇的成功,是離開喧囂,躬耕自給,閱讀群書的平靜生活。其實,依照嚴光的能力,還有他的人脈,若是真的想要謀取功名利祿,跟別人比較起來,起點相對高了許多。因為,他有一個欣賞自己能力的皇帝同學,而且這個同學還放下身段,親自來邀請,因此他想在朝廷中獲得一個有高度、有重量的官位,比起其他人來,真的容易許多。

      但是,他選擇拒絕,還跟劉秀玩起了躲貓貓的遊戲。就算後來劉秀找到他,嚴光依然堅持自己的決定,在沒辦法的情況下,劉秀只好放棄繼續說服他。而且嚴光對自己的選擇,也表現出了負責任的態度。據說,他一直過著低調地耕讀生活,直到八十歲,才在自己的家中安然離世。

      其實,做選擇並不困難,困難的是選擇之後,我們是否接受伴隨而來的美好與辛苦。因為,世上的每一個選擇都有我們看起來美好的一面,也有會讓我們覺得辛苦的一面。

      就像嚴光,他選擇隱居,選擇過耕讀的生活,雖然很悠閒、很自由,但是他可能會面臨風不調,雨不順的,顆粒不收的狀況,這時候可能日子會很辛苦,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可能會陷入困境。

      如果他選擇接受邀約,他和家人可能因為當官的薪水豐厚、穩定,過得豐衣足食,但是他卻會因為公務繁忙,沒時間陪伴家人,沒法隨時來趟說走就走的旅行,生活中少了很多自在與悠閒。

raw-image

      每一個選擇都是對的,只要搞清楚自己的想法,做了決定後承擔後果,如果遇到不順或疲累時,就想想自己的初心。如同《沒有門檻的幸福》的作者楊士毅在書中的這句話:「每當我因為來而慌張時總能提醒自己,未來無法預知,初心是我們惟一能掌握的方向。如果有迷惘,更要把握初心,守住初心,它就會帶著我們走到想像不到的未來。」

籤詩吉凶:

      坊主認為這是一支把握初心,對自己的決定負責,生命會慢慢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的上籤。做決定時不一定要追隨多數人的價值觀,就像嚴光,他不像其他人,知道自己的同學當了皇帝後,就去找他要官位、要職位,反而是離開對方,不打擾對方,也不想被對方打擾。

      這樣的行為看似無情,其實他是對這段友情相當珍惜。因為,他知道自己不喜歡當官,同時他也知道有許多人知道他和劉秀的關係,因此如果他沒有對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表現出欲拒還迎的態度時,反而容易被有心人利用,傷了兩人間純粹的友情。

      所以,我們做任何的決定前,除了多想想,想美好的部分,也要想痛苦的地方,想清楚後,確定自己甘願為後果負責時,就堅定自己的想法,不再被別人的意見左右,因為別人的建議再好,對我們而言都只是浮雲而已。

avatar-img
20會員
266內容數
生活中的故事,故事中的發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寧閱療癒工作坊 的其他內容
這首籤詩講述張公藝家族九代同堂的的故事。張爺爺生於北齊,活到九十九歲,透過「忍」字解釋瞭如何維持家庭和諧。張爺爺的忍耐是降低對他人的期待與要求,讓家庭成員以寬容的態度相處,促進家人的情感連結。籤詩教導我們對自己與他人多一些接納,這樣才能創造出溫暖的家庭氛圍和高情緒價值的環境,最終獲得福祿,抵禦禍害。
這篇文章探討了岳飛與秦檜之間的恩怨,透過前世轉世的故事揭示他們的矛盾。嶽飛是大鵬鳥轉世,因暴怒殺死星官而投胎為人;秦檜則是妖怪鐵背虯王,對嶽飛心懷仇恨。文章也強調面對不喜歡的人時,自我反省的重要性,透過接受內心的情緒來實現心靈成長。
這首籤詩講述了楊榮家的家風,強調了家庭傳承的重要性。楊榮的曾祖父和祖父在水災中救人,累積了陰德,使楊家後代得以改變命運,楊榮更成為明朝重要官員。籤詩提醒我們,良好的家風能夠為子孫帶來長遠的好處,比金錢更有價值。
這支籤詩講述才子柳永的愛情故事,他在追求和心愛的天香姐姐的過程中,因對朋友錢可產生危機。錢可善意地照顧天香,卻造成柳永誤會。經過解釋和證明他們的清白,柳永才明白事實真相,最終與天香步入婚姻。這故事提醒我們,保持冷靜和觀察的重要性,眼見不一定為真,平心靜氣地核對事實,觀察行為,才能發現事情的真相。
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借「東南風」協助孫權和劉備對抗曹操。雖然周瑜和諸葛亮是盟友,但彼此也互相算計。周瑜故意表現不知風向變化,而諸葛亮則利用奇門遁甲預測風向,最終成功用火攻擊曹軍。籤詩表達了在面對當前局勢時,專注於當下,做好準備,並接受命運影響的心態。籤詩的解籤指出,儘管準備充足,結果仍可能不如預期。
 這支籤詩講述元朝戲劇《琵琶記》中蔡伯喈與趙五娘原本是恩愛夫妻,因為伯喈的父親堅持他參加科舉而分離。伯喈在考試中成為狀元,但因丞相的威脅被迫娶其女。五娘則在饑荒中照顧公婆,後來獨自上京尋夫最終重逢。文章並非單純解讀籤詩,更分析了女性在面對生命歷程的挑戰時,如何以善待他人和堅毅的態度,最終得到幸福。
這首籤詩講述張公藝家族九代同堂的的故事。張爺爺生於北齊,活到九十九歲,透過「忍」字解釋瞭如何維持家庭和諧。張爺爺的忍耐是降低對他人的期待與要求,讓家庭成員以寬容的態度相處,促進家人的情感連結。籤詩教導我們對自己與他人多一些接納,這樣才能創造出溫暖的家庭氛圍和高情緒價值的環境,最終獲得福祿,抵禦禍害。
這篇文章探討了岳飛與秦檜之間的恩怨,透過前世轉世的故事揭示他們的矛盾。嶽飛是大鵬鳥轉世,因暴怒殺死星官而投胎為人;秦檜則是妖怪鐵背虯王,對嶽飛心懷仇恨。文章也強調面對不喜歡的人時,自我反省的重要性,透過接受內心的情緒來實現心靈成長。
這首籤詩講述了楊榮家的家風,強調了家庭傳承的重要性。楊榮的曾祖父和祖父在水災中救人,累積了陰德,使楊家後代得以改變命運,楊榮更成為明朝重要官員。籤詩提醒我們,良好的家風能夠為子孫帶來長遠的好處,比金錢更有價值。
這支籤詩講述才子柳永的愛情故事,他在追求和心愛的天香姐姐的過程中,因對朋友錢可產生危機。錢可善意地照顧天香,卻造成柳永誤會。經過解釋和證明他們的清白,柳永才明白事實真相,最終與天香步入婚姻。這故事提醒我們,保持冷靜和觀察的重要性,眼見不一定為真,平心靜氣地核對事實,觀察行為,才能發現事情的真相。
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借「東南風」協助孫權和劉備對抗曹操。雖然周瑜和諸葛亮是盟友,但彼此也互相算計。周瑜故意表現不知風向變化,而諸葛亮則利用奇門遁甲預測風向,最終成功用火攻擊曹軍。籤詩表達了在面對當前局勢時,專注於當下,做好準備,並接受命運影響的心態。籤詩的解籤指出,儘管準備充足,結果仍可能不如預期。
 這支籤詩講述元朝戲劇《琵琶記》中蔡伯喈與趙五娘原本是恩愛夫妻,因為伯喈的父親堅持他參加科舉而分離。伯喈在考試中成為狀元,但因丞相的威脅被迫娶其女。五娘則在饑荒中照顧公婆,後來獨自上京尋夫最終重逢。文章並非單純解讀籤詩,更分析了女性在面對生命歷程的挑戰時,如何以善待他人和堅毅的態度,最終得到幸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傍晚時分,老道士帶著徒弟來到山腳下一處密林。通向樹林內僅有一條小徑,陌上雜草叢生,看上去並不易走。   「記住貧道說過的話,別踏出道。」
Thumbnail
  晴朗天氣,暖陽灑在青翠草地,漫山遍野綠色生機,正是風光明媚的好時節。   穿著藏青色道袍的中年人,手上端著羅盤,腰間掛把拂塵,身後跟著一位神態憨厚的少年,似乎正在觀測此地風水。   少年口中念念叨叨,不停和師父訴說自己內心的瑣碎。道士除了偶爾隨口回答兩句,主要還是把注意力放在羅盤
Thumbnail
明白因緣的來龍去脈,就知道如何善解一切不好的緣份。一個人只要能善解就不會瞋怒、不會埋怨,也不會怪東怪西怪別人怪命運。「善解」是生命的良藥,苦口婆心,能解救溺水邊緣的人,也能讓春光無限的人更懂得誠懇與謙卑。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書生叫屈師,閒來無事到河邊散步,有一天,屈師走到大海銜接的
Thumbnail
籤詩告訴我們,重要的是瞭解自己,並在適合的位置發揮所長。這篇文章講述詩聖杜甫的故事,以及他在官場中的遭遇。在職場中求異於眾,也需要尊重他人的差異,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擅長之處。只有瞭解自己,才能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Thumbnail
三師兄三師兄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山窮水盡路,柳暗花明村 萬般皆是緣,善惡是非難斷 唯有業隨身,餘慶餘殃易到 且行且珍惜,隨緣隨意隨喜 你說呀,互助會的美意,本是助人周轉 救急救窮救苦救難,渡人一段坎坷前路 可是世道不古,人心貪得無厭,無廉恥 沒有說沒有,有也裝沒有,心不誠
Thumbnail
慧光法師說,「執著會讓一個人走不出困境。」意思是,能轉念的人永遠可以東山再起,這個東山是不是原來的那座東山不重要,轉念就是在心中立一座護國神山,再大的暴風雨我們的心都能如實穩妥。 有一個男子,年輕時意氣風發,出門談訂單三樣配備要齊全,手腕上要有勞力士、無名指要有大鑽戒、襯衫口袋要有萬寶龍鋼筆,
要嘛孤獨 否則庸俗 叔本華也好 愛蜜莉·狄金生也好 陶淵明也一樣 我所知道最有智慧的人 都不會活在別人的嘴裡或眼底 「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後來我就幾乎忘記投稿、忘了參加文學獎⋯⋯。
#簡旭仁的重啟人生 雖然,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意思是人生已經過了一大半,很多事已成定局,該順應天命,對於名利也不再這麼汲汲營營。但簡旭仁這些年來也是過得些許空虛,除了努力工作讓家人衣食無虞以外,私底下也不菸不酒或像其他男生會有玩車、玩音響、釣魚蝦或高爾夫球之類的額外消費,就連出國也都
Thumbnail
得智擇仁處 勢利亡心目 喻義危授命 細人唯息姑 *智者選擇有仁風之居所;心存勢利者丟喪了心與見識;通曉義理者見危願付出生命;見識短淺者毫無原則只知姑息°
Thumbnail
  傍晚時分,老道士帶著徒弟來到山腳下一處密林。通向樹林內僅有一條小徑,陌上雜草叢生,看上去並不易走。   「記住貧道說過的話,別踏出道。」
Thumbnail
  晴朗天氣,暖陽灑在青翠草地,漫山遍野綠色生機,正是風光明媚的好時節。   穿著藏青色道袍的中年人,手上端著羅盤,腰間掛把拂塵,身後跟著一位神態憨厚的少年,似乎正在觀測此地風水。   少年口中念念叨叨,不停和師父訴說自己內心的瑣碎。道士除了偶爾隨口回答兩句,主要還是把注意力放在羅盤
Thumbnail
明白因緣的來龍去脈,就知道如何善解一切不好的緣份。一個人只要能善解就不會瞋怒、不會埋怨,也不會怪東怪西怪別人怪命運。「善解」是生命的良藥,苦口婆心,能解救溺水邊緣的人,也能讓春光無限的人更懂得誠懇與謙卑。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書生叫屈師,閒來無事到河邊散步,有一天,屈師走到大海銜接的
Thumbnail
籤詩告訴我們,重要的是瞭解自己,並在適合的位置發揮所長。這篇文章講述詩聖杜甫的故事,以及他在官場中的遭遇。在職場中求異於眾,也需要尊重他人的差異,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擅長之處。只有瞭解自己,才能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Thumbnail
三師兄三師兄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山窮水盡路,柳暗花明村 萬般皆是緣,善惡是非難斷 唯有業隨身,餘慶餘殃易到 且行且珍惜,隨緣隨意隨喜 你說呀,互助會的美意,本是助人周轉 救急救窮救苦救難,渡人一段坎坷前路 可是世道不古,人心貪得無厭,無廉恥 沒有說沒有,有也裝沒有,心不誠
Thumbnail
慧光法師說,「執著會讓一個人走不出困境。」意思是,能轉念的人永遠可以東山再起,這個東山是不是原來的那座東山不重要,轉念就是在心中立一座護國神山,再大的暴風雨我們的心都能如實穩妥。 有一個男子,年輕時意氣風發,出門談訂單三樣配備要齊全,手腕上要有勞力士、無名指要有大鑽戒、襯衫口袋要有萬寶龍鋼筆,
要嘛孤獨 否則庸俗 叔本華也好 愛蜜莉·狄金生也好 陶淵明也一樣 我所知道最有智慧的人 都不會活在別人的嘴裡或眼底 「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後來我就幾乎忘記投稿、忘了參加文學獎⋯⋯。
#簡旭仁的重啟人生 雖然,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意思是人生已經過了一大半,很多事已成定局,該順應天命,對於名利也不再這麼汲汲營營。但簡旭仁這些年來也是過得些許空虛,除了努力工作讓家人衣食無虞以外,私底下也不菸不酒或像其他男生會有玩車、玩音響、釣魚蝦或高爾夫球之類的額外消費,就連出國也都
Thumbnail
得智擇仁處 勢利亡心目 喻義危授命 細人唯息姑 *智者選擇有仁風之居所;心存勢利者丟喪了心與見識;通曉義理者見危願付出生命;見識短淺者毫無原則只知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