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EPINGBEAUTIESReawakeningFashio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不禁開始懷疑人到底有沒有純粹對於美的悸動?有沒有眞正客觀上的、單純地與美的邂逅?有沒有眞正屬於我自己的部分?

展覽介紹

這個展於 2024 年 5/10-9/2 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展示,我本人於 5/13 到展

場觀賞。2024 年大都會慈善晚宴(MetGala)以此展覽為基底展開討論以及

為今年的主題定調。此展覽以英國小說家 J.G.Ballard 同名小說 Thegarden

oftime 為主軸,討論生命、時間的流逝和美的關係,以各種年代、各種主題

的禮服和配飾,結合五感(包含聽、嗅、觸覺),讓觀賞者體驗時間和生命與

時尙及衣物的交織。每個大區的主題皆不同,依序分別有花、迪奧的花園、梵

谷的花、Garthwaite 的花園、紅玫瑰、男女的香氣、昆蟲、海洋生物、甲殼

類、鳥、蛇以及美人魚等區域,展示以這些次主題為設計靈感的禮服和配件。

在我看來,這個展覽是藝術。雖然我直到現在仍舊無法明確指認出那條判

斷的界線,但這個展覽在我的視角中,包含了設計、美、乘載了理念和想傳遞

的訊息、創作的過程和 reference(那部小說)。而除了這些使我認定他為藝

術的標準之外,我認為以大眾的視角,具有份量的媒體的大量行銷、時尙界內

同行的參與和背書、評論家的意見、藝人名流的趨之若鶩,以及大眾的人云亦

云,使這個展覽更毋庸置疑地被歸類在藝術的範疇,或最少最少是時尙與藝術

的相遇。



觀看和感受如何成為可能

我之於這個展覽的的位置主要是觀眾,或許參與一點點中介(傳播)的角

色。在觀賞的過程,我認為使我的感受可能的首先是展場的說明、動線及主題

的設計以及展出的作品本身。我認為此展覽的重要性在於其作為一個時尙接觸

大眾的突破點,也同時作為 MetGala 影響力的延續、魅/神化的加強(將一年

一度的此時尙界奧斯卡提升到近乎神聖的高度)和為了 MetGala 的「藝術性」

背書,正當化其為一個有「藝術基礎」的「藝術盛宴」,並將其中的資本主義和商

業手段悄然的淡出大眾視線。這個展使群眾有機會一窺所謂「高級和排外的時尙

領域」,因此展覽的設計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可近性和模糊性(或說資訊有限),

才能達成「拓展受眾,將更多人納入這場美的階級遊戲,卻又不會撼動到圈內人

自身地位」的目標。再來,我認為我對於時尙的偏好,導致我擁有許多相關的背

景知識幫助我在看展覽和解說時能夠和我自身擁有的知識連結,讓我更有「我看

得懂」的感受。最後,我在看展以及看 MetGala 直播前,特別先將其引用的小

說看完,讓我對於展覽所隱藏的 Hiddenmessage 以及其想要諷刺時尙圈當前

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我自己的觀察是更多空泛、主流、具有噱頭的作品出現

和佔據版面,而那些較不具有商業價値、不夠快速但深沉且乘載思想結晶的作

品非常容易被市場邏輯淘汰(但在我看來何謂優劣的評判標準就非常値得討

論)。



踏入之後

書寫到關於我的感受,我對於此展覽有著強烈驚奇和喜悅的心情,而且在

這其中我發現了我對某些顏色和主題有特別高的親近感。使我最舒服的是海洋

生物區域,各種藍紫色的混和漸層和配搭、或流動或輕盈的材質,讓我心理上

非常自在愉快;而觀看這個展覽如何結合時間和花園的意象,總是讓我驚奇於

設計者的創意以及和實穿結合的設計能力。在這個展覽中高比例的作品讓我覺

得很美眞的可以穿,而不是乘載概念大過於美觀舒適協調性的概念/挑戰性展

覽。


然而在後設層面的感受來說,我的心情是雀躍且掙扎的。雀躍的心情來自

我純粹對於美以及衣物飾品的喜愛、對於我沒有想過的主題結合和呈現方式的

驚奇、我認為我離自己的夢想又更進一步了(我的夢想概括來說是進入時尙業

工作)、我有意識的為我自己挑選和賺取了更多的文化資本,以及我站在我最

愛的城市看喜歡的主題展覽;然而同時,掙扎的情緒來自我知道我現在能夠站

在這裡完全可以歸功於我與生俱來無可選擇的家庭經濟資本跟社會地位、來自

我認為我的品味高度被資本主義和主流審美規訓,而我在其中找不到我自己的

能動性,同時對於高度服膺在此種審美評判階序的自己感到無力和失望,以及

最後,我知道我嚮往的產業是一個高度資本至上主義、高度階級化、高度剝削

又高度規訓的產業,是一小群人的權力遊戲,同時也是一個高度排外和歧視的

場域。我不禁開始懷疑人到底有沒有純粹對於美的悸動?有沒有眞正客觀上

的、單純地與美的邂逅?有沒有眞正屬於我自己的部分?還是所有的標準都來

自因為市場被歐美壟斷而⻑久累積的高加索美貌神話、都來自資本對於市場的

設計,連所謂的反抗都難以逃離這套審美邏輯?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 2025 年二月八日,今天是冷冷的補班日,使用了特休遁法,消耗了累積已久捨不得花掉的休假,換取短暫自由之身,特別來與朋友逛書展。
想像中的臺北書展,一個充滿異世界冒險、無障礙沉浸式體驗和365天閱讀日常的奇妙旅程。本文以豐富的想像力,探討閱讀的無限可能,並反思書展的未來樣貌,以及如何讓更多人平等參與閱讀的盛會。
時間 2025 年二月八日,今天是冷冷的補班日,使用了特休遁法,消耗了累積已久捨不得花掉的休假,換取短暫自由之身,特別來與朋友逛書展。
想像中的臺北書展,一個充滿異世界冒險、無障礙沉浸式體驗和365天閱讀日常的奇妙旅程。本文以豐富的想像力,探討閱讀的無限可能,並反思書展的未來樣貌,以及如何讓更多人平等參與閱讀的盛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Tate Modern典藏大展!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堂堂登場! 位於二樓的《青春印記》,同樣不容錯過喔。
Thumbnail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中,透過旅行來尋找真正渴望的東西。在首爾博物館的感悟和旅行的體驗中,作者分享了對旅行的回憶、突破和觀察。通過對比不同國家的文化和風俗,作者思考了臺灣的全球化和文化定位問題。
Thumbnail
好的,又來到了週一大魔王日。 天氣很好,但我不太好。 突然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該往哪裡前進。為什麼一直卡在同一個地方,到底有什麼毛病。看著別人的展覽主題和展出的畫作,我發現我看不懂。是感知喪失了嗎?好想哭。 也懷疑著我是不是很沒料?明明有一些未成形的想法,卻好難真正的產出。中間那一段像是斷橋一樣
午食過後,和同事公出參訪,參觀的博物館本身即是古蹟 拾級而上,吱嗄聲讓我不自覺地再放輕腳步 在各展間拍照、做紀錄、寫心得,穿越古今 https://open.spotify.com/track/7jTJDt7RWCslzygXM1C3Ja?si=c0c10add64f24cad ------
Thumbnail
一場視覺饗宴&文化薰陶_印象派光影展
Thumbnail
臺北雙年展的「小世界」是一場讓人深思的藝術之旅,除了聚焦於不同世界文化的差異,還描繪了一種類似「小確幸」的感覺,藝術家運用了「微觀」和「封閉生態圈的創造邏輯」兩大手法,展覽中的作品令人感觸良多。
Thumbnail
不知道多久沒去這類型的展覽 總而言之很感謝朋友帶我去 隔天出於意外我又跟其他人去逛了一遍 結論是只看一遍是不夠的 以下是印象深刻排行(含暴力血腥內容、錄像畫面雷跟情節雷) (陸續更新)....
Thumbnail
Tate Modern典藏大展!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堂堂登場! 位於二樓的《青春印記》,同樣不容錯過喔。
Thumbnail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中,透過旅行來尋找真正渴望的東西。在首爾博物館的感悟和旅行的體驗中,作者分享了對旅行的回憶、突破和觀察。通過對比不同國家的文化和風俗,作者思考了臺灣的全球化和文化定位問題。
Thumbnail
好的,又來到了週一大魔王日。 天氣很好,但我不太好。 突然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該往哪裡前進。為什麼一直卡在同一個地方,到底有什麼毛病。看著別人的展覽主題和展出的畫作,我發現我看不懂。是感知喪失了嗎?好想哭。 也懷疑著我是不是很沒料?明明有一些未成形的想法,卻好難真正的產出。中間那一段像是斷橋一樣
午食過後,和同事公出參訪,參觀的博物館本身即是古蹟 拾級而上,吱嗄聲讓我不自覺地再放輕腳步 在各展間拍照、做紀錄、寫心得,穿越古今 https://open.spotify.com/track/7jTJDt7RWCslzygXM1C3Ja?si=c0c10add64f24cad ------
Thumbnail
一場視覺饗宴&文化薰陶_印象派光影展
Thumbnail
臺北雙年展的「小世界」是一場讓人深思的藝術之旅,除了聚焦於不同世界文化的差異,還描繪了一種類似「小確幸」的感覺,藝術家運用了「微觀」和「封閉生態圈的創造邏輯」兩大手法,展覽中的作品令人感觸良多。
Thumbnail
不知道多久沒去這類型的展覽 總而言之很感謝朋友帶我去 隔天出於意外我又跟其他人去逛了一遍 結論是只看一遍是不夠的 以下是印象深刻排行(含暴力血腥內容、錄像畫面雷跟情節雷) (陸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