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藝術三部曲」系列第二部《殺人藝術:餘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CHAPTER 1

《死亡的救贖》第二系列閉展

這場世紀展覽持續了整整半年,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蜂擁而至,只為親眼見證這場禁忌與藝術交錯的傳奇。


有人感動落淚,有人熱烈讚揚,有人憤怒抨擊。無庸置疑,這場展覽已成為尹星衍最具代表性的藝術作品。


展覽館內,燈光昏暗,觀眾散去,只剩下靜默的空間。


尹星衍坐在閉幕後的展覽館地板上,仰頭看著「她」。


沒有人聲喧囂,沒有狂熱躁動,只有沉靜流淌,只有她,與他。


「我成了世紀藝術家,妳說呢?」眼裡的意氣風發不再,溫柔不再,只剩下滿滿的迷惘。


只有尹星衍自己知道,真正的藝術家是誰,可卻無人知曉,除了他。


「藝術不該只有一個模特,死亡也不該停在這裡。」


尹星衍望著《死亡的救贖》第二系列,眼裡閃爍著不滿足的光芒。


他開始尋找新的謬思,與她相似的,最極致的謬思。


尹星衍會如同當初一樣觀察每個來參觀的藝術學院女學生,從她們身上尋找死亡的氣息,再進一步,要求她們描繪死亡的氣息。


一而再,再而三。


一次次的失敗後,


他開始發現,也許,她真的無法取代……


CHAPTER 2

尹星衍輾轉於各大城市,尋找、追逐,卻始終觸不到她的影子。思念如藤蔓般盤繞,他試圖觸及她的輪廓,卻每次都落空。


獵人成了獵物,祭品成了獻祭者。


尹星衍回到兩人曾共度的住處,翻開她的素描本——滿滿的,都是他。


就像他的工作室滿滿的都是她一樣。


原來,他早已陷入她的網中,卻渾然不知。


又過了一個月,他終於前往她成長的孤兒院,那個他一直不想面對的地方。


他知道真相就藏在那裡,卻遲遲不敢踏入。


他害怕過去的回憶,害怕面對痛苦,害怕那過於真實的「她」。


踏進老舊的孤兒院,院長銀灰色的白髮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不祥。


風穿過破爛窗戶的呼嘯聲,踩在地板上的吱呀聲——是了,就是這裡了。


尹星衍微笑了。


他走進她曾經待過的房間,單人臥室,古歐洲風格,家具配置齊全,完全不像孤兒院該有的感覺。


桌上擺著圖畫紙,顯示她從小就有繪畫天賦;床上有一隻兔子布偶,縫線凌亂,拼接的身軀彷彿不屬於同一個個體,突兀而詭異。


左側牆壁上,一幅黑褐色的術式陣映入眼簾,線條凌亂卻帶著某種規律,斑駁的血色痕跡早已乾涸。四角對應孩童身高的地方,留下了深深的釘子痕跡,彷彿曾經有什麼被固定在此。


尹星衍微笑,彷彿陽光落在廢墟之中。


他走向那個曾禁錮過她的角落,蹲下,伸手觸碰過去的她。


他輕聲呢喃,像是在自言自語,也像是在對某個未曾離開的靈魂說——


「抓到妳了。」


CHAPTER 3

尹星衍收拾著她的過去,連同那只兔子布偶,並下令調查這家孤兒院。


原來——


這裡是邪教專門培養祭品與「聖職者」的特殊育幼院,而她,是大祭司,被教育要犧牲自己,成就偉大的存在。


而《死亡的救贖》,則被她認為最偉大、最崇高的存在。


所以,從一開始,她就選中了尹星衍。


選中他,成就這場藝術的「救贖」。


「這才是我的謬思……」


尹星衍笑得癲狂,精緻的面龐因過度扯動而扭曲。


沒有因為自己被利用而憤恨,反而雀躍不已。他在房間裡興奮地轉動身軀,仿佛舞者在舞台中央旋轉。


他的謬思,果然不同於常人。


可惜,太可惜了。


就這樣失去了。


雙臂擁抱著自己,憐憫一般地安慰自己。


接下來……該去哪裡找下一個呢?


「這場藝術的輪迴,也許永遠不會迎來第三部曲……亦或,已悄然開始?」


尹星衍呢喃著,句子在空氣中漸漸飄散。


他看向身邊的她,輕輕地吻上那早已冰冷的額頭。


EN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默默的寫的沙龍
1會員
19內容數
💬「故事,是情感的容器。」 📖 這裡是『默默的寫』,專注於短篇小說創作。 📍 甜文的溫柔、懸疑的暗影、職場的酸澀,我用文字構築一個世界,等你來探索。 📍 同步更新於 IG / Threads,歡迎交流!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藝術是心想生; 藝術是低到如塵埃的美學,美 = 博愛; 當代藝術不應該只追求創新 = 自由; 當代藝術應該挑戰解決地球極端問題,中道精神 = 平等。
Thumbnail
藝術是心想生; 藝術是低到如塵埃的美學,美 = 博愛; 當代藝術不應該只追求創新 = 自由; 當代藝術應該挑戰解決地球極端問題,中道精神 = 平等。
Thumbnail
作品融合了當代藝術和電影語彙,發掘圖像創作過程背後的複雜生產機制。參與過亞太、愛知三年展與各大國際雙年展;也曾在森美術館、尊彩藝術中心、北師美術館、鳳甲美術館等舉行個展。身兼策展人的展覽包括亞洲藝術雙年展(2019)、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2018)等。
Thumbnail
作品融合了當代藝術和電影語彙,發掘圖像創作過程背後的複雜生產機制。參與過亞太、愛知三年展與各大國際雙年展;也曾在森美術館、尊彩藝術中心、北師美術館、鳳甲美術館等舉行個展。身兼策展人的展覽包括亞洲藝術雙年展(2019)、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2018)等。
Thumbnail
《戰鬥之城.終》是藝術家張立人歷時十四年的心血結晶。此次展覽為這個系列的最終展,展覽內容包含場景模型、角色人偶、手稿,以及最重要的《戰鬥之城》三部曲--「第一部:台灣之光」、「第二部:經濟奇蹟」、「第三部:福爾摩沙」。建議參觀者提前在線上預約,免購票
Thumbnail
《戰鬥之城.終》是藝術家張立人歷時十四年的心血結晶。此次展覽為這個系列的最終展,展覽內容包含場景模型、角色人偶、手稿,以及最重要的《戰鬥之城》三部曲--「第一部:台灣之光」、「第二部:經濟奇蹟」、「第三部:福爾摩沙」。建議參觀者提前在線上預約,免購票
Thumbnail
最後一幕展現溫柔的一片茜色,齒輪仍然轉動著,故事不再停止在婚姻或奉獻給舞台八股般的結尾,保有很多選擇,和想像馳騁的空間,如同鄧九雲想傳達地,失去和修復無限輪迴的那股力量得以安放。
Thumbnail
最後一幕展現溫柔的一片茜色,齒輪仍然轉動著,故事不再停止在婚姻或奉獻給舞台八股般的結尾,保有很多選擇,和想像馳騁的空間,如同鄧九雲想傳達地,失去和修復無限輪迴的那股力量得以安放。
Thumbnail
這篇藝評介紹了在觀賞《愚公移山:楊逵聲與影》及《在縫隙中拾起》兩檔展覽的感受和內容。
Thumbnail
這篇藝評介紹了在觀賞《愚公移山:楊逵聲與影》及《在縫隙中拾起》兩檔展覽的感受和內容。
Thumbnail
人無法拋棄沒有徹底經歷過的東西。演員這條路,永遠都在開始。
Thumbnail
人無法拋棄沒有徹底經歷過的東西。演員這條路,永遠都在開始。
Thumbnail
近期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辦具有前瞻探問性的展覽《你好,人類!》(Hello, Human!)。以下分享兩個我很喜歡的作品 ▎傑森.艾倫 |《歌劇院空間》 ▎喬納斯.班迪克森 |《韋萊斯之書》
Thumbnail
近期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辦具有前瞻探問性的展覽《你好,人類!》(Hello, Human!)。以下分享兩個我很喜歡的作品 ▎傑森.艾倫 |《歌劇院空間》 ▎喬納斯.班迪克森 |《韋萊斯之書》
Thumbnail
🌿「生命不是我們活過的那些,而是我們記得的,以及我們如何記得」 🌿「真相是被建構出來的」「什麼是正義?」 來賓介紹👏👏👏 --《♾的總和》導演丁怡瑄 -- 《奧瑞斯提亞》導演劉庭瑄
Thumbnail
🌿「生命不是我們活過的那些,而是我們記得的,以及我們如何記得」 🌿「真相是被建構出來的」「什麼是正義?」 來賓介紹👏👏👏 --《♾的總和》導演丁怡瑄 -- 《奧瑞斯提亞》導演劉庭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