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欺罪怎麼認定?構成要件圖解懶人包】你真的知道什麼叫「詐欺」嗎?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在詐欺罪的官司中,不是說對方錢沒拿到就沒事,也不是「我沒說謊、只是話術」就能全身而退!

本篇一次釐清詐欺罪的構成要件、法律定義與常見誤區,讓你一張圖看懂「什麼叫做構成詐欺罪」!


⚖️《刑法》第339條:詐欺罪條文是什麼?

刑法第339條:「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使人陷於錯誤,使其交付財物或得財產上利益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簡化白話如下👇

🔍「用騙的方式讓對方交出財產、自己獲利」,就會構成詐欺罪。


🔍詐欺罪構成要件 4 步驟(圖解)

只要符合以下 4 個條件,法院就可能認定成立詐欺罪:

🔸1. 有欺騙行為(說謊、隱瞞、誤導)
   ⬇
🔸2. 對方因此陷入錯誤
   ⬇
🔸3. 因錯誤而交付財產
   ⬇
🔸4. 行為人因此取得不法利益
   ⬇
✅→ 詐欺罪成立!

🧠詐欺罪常見誤解 Q&A 快速釐清

誤解正解我沒拿錢就不構成詐欺?❌ 錯,未遂也會成立我只是開玩笑,不算詐欺?❌ 錯,只看「客觀行為」而非主觀態度是對方自己傻,不怪我吧?❌ 錯,只要你有引導錯誤,就可能成立詐欺合約沒簽,就不算詐欺?❌ 錯,法律重點在「行為內容」,不是紙本


💡實務案例 1:以投資名義詐財

A聲稱自己有內線消息,鼓勵B匯款投入股票買賣,結果錢一拿到就失聯。

📌法院判決理由:A無真實投資行為,透過話術誘導B交付金錢,構成刑法第339條詐欺罪


💡實務案例 2:偽造交友身分騙感情再借錢

C在交友App冒充醫生,對D展開熱烈追求,幾週後以手術費、家人住院等理由借款,總額超過30萬元。

📌法院認定:C身分虛構、行為反覆、借款無償還意圖,構成詐欺。


🧩詐欺罪與「民事債務糾紛」怎麼區別?

類型詐欺罪(刑事)債務糾紛(民事)性質犯罪行為,國家追訴合約或借貸爭議關鍵要素是否「誘騙對方交出財產」是否「有還錢意願、履行能力」可否判刑✅ 會坐牢/罰金❌ 不會坐牢,只能求償

📌 借錢還不出來 ≠ 詐欺罪,但一開始就沒還錢打算 = 詐欺罪


✅法院怎麼判斷「一開始就沒打算還錢」?

關鍵觀察:

  • 是否短期內就頻繁借錢?
  • 借錢時是否提供虛假身分/文件?
  • 有無資金流向證明?
  • 借後是否立刻失聯、拒還?

只要證據顯示行為人「一開始就無還款意圖」,即可能成立詐欺罪!


📣律師提醒:詐欺罪不只是話術過頭,很多人不知不覺就踩線!

很多人以為「只是推銷、只是借錢、只是誇張一點」,卻沒發現已經觸法。

不管你是被害人、或遭誣告詐欺,都建議:

✅盡早蒐證


✅諮詢專業律師判斷構成要件✅擬定正確的法律應對策略



📞 法巢法律諮詢網|詐欺罪構成判斷、被害人告訴代理、嫌疑人辯護


👉 點我聯繫法巢法律諮詢網|讓律師幫你判斷詐欺罪有沒有成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法巢聯合律師諮詢網
1會員
104內容數
我們是由全台多位離婚家事律師一起合辦的離婚家事法律諮詢網,服務宗旨在於協助經歷離婚的民眾更容易理解家事法律相關的事務,進而更好的解決問題並且回饋於社會減少紛爭,降低興訟不浪費司法資源。
2025/04/06
被控詐欺罪,會不會直接坐牢?如果是第一次犯詐欺,有可能不關嗎?這篇文章由律師為你解析「詐欺罪初犯」的實務處理方式,包括能否爭取【緩刑】、【緩起訴】、【易科罰金】三大救濟機制,並解析適用條件與應對策略。若你正面臨詐欺告訴,或是收到了傳票通知,務必看完這篇懶人包! 📌 詐欺罪初犯會不會關?要看「判
2025/04/06
被控詐欺罪,會不會直接坐牢?如果是第一次犯詐欺,有可能不關嗎?這篇文章由律師為你解析「詐欺罪初犯」的實務處理方式,包括能否爭取【緩刑】、【緩起訴】、【易科罰金】三大救濟機制,並解析適用條件與應對策略。若你正面臨詐欺告訴,或是收到了傳票通知,務必看完這篇懶人包! 📌 詐欺罪初犯會不會關?要看「判
2025/04/06
詐欺罪不只「騙成功」會構成犯罪,就算沒成功,也可能成立「詐欺未遂罪」,而且一樣會被起訴甚至判刑!很多人誤以為只要對方沒轉帳、自己沒拿到錢就沒事,其實根據《刑法》第30條,只要「著手實行犯罪」就可能構成未遂犯,刑責也不輕,千萬別輕忽! 本篇將由律師帶你完整解析: 詐欺罪未遂是什麼? 詐騙失敗會被
2025/04/06
詐欺罪不只「騙成功」會構成犯罪,就算沒成功,也可能成立「詐欺未遂罪」,而且一樣會被起訴甚至判刑!很多人誤以為只要對方沒轉帳、自己沒拿到錢就沒事,其實根據《刑法》第30條,只要「著手實行犯罪」就可能構成未遂犯,刑責也不輕,千萬別輕忽! 本篇將由律師帶你完整解析: 詐欺罪未遂是什麼? 詐騙失敗會被
2025/04/06
✅詐欺罪未遂怎麼判?和既遂有什麼差別? 根據《刑法》第339條規定:「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使人陷於錯誤,因而交付財物,致生財產上不法利益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五百元以下罰金。」這是詐欺既遂罪。 但若詐騙行為尚未得逞,例如受害人沒有交付財物、或及時報警抓人,就會構成詐欺
2025/04/06
✅詐欺罪未遂怎麼判?和既遂有什麼差別? 根據《刑法》第339條規定:「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使人陷於錯誤,因而交付財物,致生財產上不法利益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五百元以下罰金。」這是詐欺既遂罪。 但若詐騙行為尚未得逞,例如受害人沒有交付財物、或及時報警抓人,就會構成詐欺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近年來,詐欺犯罪案件急劇增加,尤其是網路詐騙。相關條例草案提出強化金融機構、電信業、網路平臺的責任,以及對詐欺犯罪的懲治力度。除了加強監管措施和實行實名認證外,還提出對違法業者的處罰措施以及加重詐欺犯罪的刑責,期望能有效解決目前社會面臨的詐欺困境。
Thumbnail
近年來,詐欺犯罪案件急劇增加,尤其是網路詐騙。相關條例草案提出強化金融機構、電信業、網路平臺的責任,以及對詐欺犯罪的懲治力度。除了加強監管措施和實行實名認證外,還提出對違法業者的處罰措施以及加重詐欺犯罪的刑責,期望能有效解決目前社會面臨的詐欺困境。
Thumbnail
詐欺罪的構成要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主觀要件: 故意:行為人必須有欺詐他人的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使他人產生錯誤認識,並且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發生。 客觀要件: 行為:行為人通過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陷入錯誤。 結果:被害人因為錯誤而做出財產處分,導致財產損失。
Thumbnail
詐欺罪的構成要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主觀要件: 故意:行為人必須有欺詐他人的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使他人產生錯誤認識,並且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發生。 客觀要件: 行為:行為人通過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陷入錯誤。 結果:被害人因為錯誤而做出財產處分,導致財產損失。
Thumbnail
詐欺罪的構成要件 詐欺罪成立需要具備主觀與客觀行為,且兩者之間須具有因果關係。以下將詳細說明詐欺罪的構成要件: 一、主觀要件(行為人的內在想法) 不法意圖:行為人意圖透過欺詐手段謀取他人財物或獲取不當利益。 犯罪故意:行為人明知其行為會損害他人利益,但仍然故意為之,企圖達成自身目的。 二、
Thumbnail
詐欺罪的構成要件 詐欺罪成立需要具備主觀與客觀行為,且兩者之間須具有因果關係。以下將詳細說明詐欺罪的構成要件: 一、主觀要件(行為人的內在想法) 不法意圖:行為人意圖透過欺詐手段謀取他人財物或獲取不當利益。 犯罪故意:行為人明知其行為會損害他人利益,但仍然故意為之,企圖達成自身目的。 二、
Thumbnail
瞭解詐欺罪的構成要件,包括主觀和客觀的要素,以及刑罰基準。主觀包括不法意圖和犯罪故意,客觀包括施以詐術、陷於錯誤、處分財產和財產損害。詐欺罪成立的前提是行為人的詐術使受害者產生錯誤的認知,並導致受害者處分財產,使其財產實際減少。
Thumbnail
瞭解詐欺罪的構成要件,包括主觀和客觀的要素,以及刑罰基準。主觀包括不法意圖和犯罪故意,客觀包括施以詐術、陷於錯誤、處分財產和財產損害。詐欺罪成立的前提是行為人的詐術使受害者產生錯誤的認知,並導致受害者處分財產,使其財產實際減少。
Thumbnail
詐欺罪的成立依賴於行為人的主觀意圖和客觀行為,這兩者之間必須存在因果關係。以下是詐欺罪的構成要件的詳細說明: 一、主觀要件(行為人的內心想法) 不法意圖:行為人有意透過欺詐手段獲取他人財物或其他利益。 犯罪故意:行為人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對他人造成損害,但仍帶著獲取不當利益的目的故意行事。
Thumbnail
詐欺罪的成立依賴於行為人的主觀意圖和客觀行為,這兩者之間必須存在因果關係。以下是詐欺罪的構成要件的詳細說明: 一、主觀要件(行為人的內心想法) 不法意圖:行為人有意透過欺詐手段獲取他人財物或其他利益。 犯罪故意:行為人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對他人造成損害,但仍帶著獲取不當利益的目的故意行事。
Thumbnail
各種詐欺罪在法定刑責上其實也不盡相同,以下是包含普通詐欺罪、加重詐欺等成立要件、刑期與罰金的統整: 刑法第339條(普通詐欺罪) 詐欺手法: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 詐欺刑責/刑期: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第339-1條(收費設備詐欺罪)
Thumbnail
各種詐欺罪在法定刑責上其實也不盡相同,以下是包含普通詐欺罪、加重詐欺等成立要件、刑期與罰金的統整: 刑法第339條(普通詐欺罪) 詐欺手法: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 詐欺刑責/刑期: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第339-1條(收費設備詐欺罪)
Thumbnail
詐欺罪成立要件有以下5點會構成犯罪,且這5項刑法詐欺罪構成要件須具貫穿的因果關係,才會成立: 施以詐術:凡以作為或不作為的方法,傳遞不實訊息,使人陷於錯誤。 不實資訊:被害人誤信行為人所傳遞不實資訊為真實。 財產損害:被害人實際財產有減少。 有不法意圖:有意圖要透過詐術謀取他人的財物或從中獲
Thumbnail
詐欺罪成立要件有以下5點會構成犯罪,且這5項刑法詐欺罪構成要件須具貫穿的因果關係,才會成立: 施以詐術:凡以作為或不作為的方法,傳遞不實訊息,使人陷於錯誤。 不實資訊:被害人誤信行為人所傳遞不實資訊為真實。 財產損害:被害人實際財產有減少。 有不法意圖:有意圖要透過詐術謀取他人的財物或從中獲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詐騙手法日新月異,最近我們律所接到了越來越多關於三方詐欺的案件,您或許會問,什麼是三方詐欺呢?該如何保護自己?要留存哪些證據呢?本篇文章將透過具體案例,揭露詐騙集團的狡詐手段!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詐騙手法日新月異,最近我們律所接到了越來越多關於三方詐欺的案件,您或許會問,什麼是三方詐欺呢?該如何保護自己?要留存哪些證據呢?本篇文章將透過具體案例,揭露詐騙集團的狡詐手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