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欺罪不只「騙成功」會構成犯罪,就算沒成功,也可能成立「詐欺未遂罪」,而且一樣會被起訴甚至判刑!很多人誤以為只要對方沒轉帳、自己沒拿到錢就沒事,其實根據《刑法》第30條,只要「著手實行犯罪」就可能構成未遂犯,刑責也不輕,千萬別輕忽!
本篇將由律師帶你完整解析:
- 詐欺罪未遂是什麼?
- 詐騙失敗會被判刑嗎?
- 法官怎麼認定詐欺未遂?
- 常見詐欺未遂案例解析
- 詐欺未遂如何爭取免責或減輕處罰?
一、詐欺罪未遂是什麼?《刑法》第30條說明
根據《刑法》第30條第1項:「因己意外之原因而未遂犯罪者,減輕其刑。」
這句話代表:只要行為人已經「著手」實施詐欺行為,縱使未得逞(例如對方沒被騙、沒轉帳),也可能成立「詐欺未遂罪」,法院可以酌情減輕其刑,但不代表一定無罪或免刑。
二、詐騙沒成功也會構成犯罪嗎?
是的。根據我國實務見解,詐欺罪是「行為犯」,不是結果犯。只要行為人已經明確展開詐騙的實行行為,例如:
- 偽造對話紀錄試圖騙錢
- 假冒公司名義傳訊要求對方付款
- 出示假合約騙人投資
- 冒充熟人借錢但對方未匯款
即使對方沒有上當,仍屬於「著手實行詐欺行為」,可能構成詐欺未遂罪,依法仍可處刑。
三、法院如何判斷「詐欺未遂」成立?
法院會從以下幾點認定是否構成未遂犯:
✅ 1. 是否已具備犯罪故意
只要你「主觀上」有騙取他人財物的意圖,不論成功與否,基本上就可能構成未遂。
✅ 2. 是否開始「實行犯罪」
例如發送詐騙訊息、打電話騙款、遞交偽造資料等,都可能被認為已經「著手實行」。
✅ 3. 未成功是否因「己意外的原因」
如果是因為對方察覺、報警、或銀行阻止轉帳,這些都是「己意外的原因」,不代表你自己放棄犯罪,會被認定是未遂,而不是中止犯。
四、常見詐欺未遂案例解析
📌 案例1:假冒電商客服,未得逞仍判刑
男子假冒電商客服,以「刷退錯誤」為由,打電話要求受害者操作ATM。對方察覺報警未匯款。法院認為該男已經著手進行詐欺,判決詐欺未遂罪成立,處有期徒刑3月,得易科罰金。
📌 案例2:車手領不到錢,仍構成未遂
某車手前往提款機準備領取詐騙贓款,但被警方當場逮捕並未得手。法院認定其行為已進入「實行階段」,即使沒拿到錢也構成詐欺未遂,處有期徒刑4月,緩刑2年。
五、詐欺未遂如何爭取輕判或免責?
✅ 1. 主動自首、坦承犯行
自首可作為減輕處罰的重要因素,讓法官看到悔意。
✅ 2. 主張中止犯(自願放棄犯意)
若能證明是因為自己主動停止犯罪,而非被動失敗,可主張中止犯,爭取免除其刑。
✅ 3. 與被害人和解
即使未得逞,若造成對方恐懼或損害,仍可透過和解展現誠意,爭取檢察官緩起訴或法院輕判。
✅ 4. 委任律師處理訴訟與辯護策略
專業律師能協助釐清犯罪構成是否成立,並透過法律程序爭取緩刑、減刑甚至無罪。
結語:別以為沒得手就沒事,未遂也可能留下前科!
很多人誤以為「沒拿到錢就不算詐欺」,但其實只要有明確詐騙行為就可能成立犯罪,就算最後對方沒受損失,你仍可能背負刑責與前科。
如果你或親友涉及詐欺案件,不論是被冤枉、初犯、車手,或想和解爭取緩刑,都應盡早諮詢專業律師。
📞【免費法律諮詢】爭取緩刑或不起訴,避免詐欺案留下前科!
若你是詐欺罪初犯、車手、被誤認為詐騙成員,想爭取緩刑或不起訴,立即找專業刑事律師評估訴訟風險與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