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傳說中的七娘娘可是天帝最疼愛的第七位女兒,大家都親切地叫她「七娘媽」,她的神號還超閃亮,叫「七星娘娘」呢!她可是孩子們的超級守護神,尤其對小女孩特別照顧~據說,只要還沒滿16歲的孩子,通通都在她的神力保護罩下,安全無虞!
當寶寶滿一歲時,媽媽或阿嬤會隆重登場,帶著小壽星到廟裡拜拜,祈求平安成長。還會幫寶寶掛上用紅絨線串起的古錢、鎖牌或銀牌,這串護身符就叫「絭」!從那一刻起,小孩就一路戴著它長大,直到16歲,在七夕這天(農曆七月初七)才會正式取下,迎向人生新章節。
祈福的當下,還得立下超真誠的誓言:「七娘媽呀~只要我的寶貝平平安安長大,等他16歲那年,我一定準備好豬羊祭品、演場熱鬧戲,或是捐善款做功德,好好感謝您啦!」到了那一天,家人就要履行承諾,進行「脫絭」儀式,象徵孩子正式長大,從此脫離七娘媽的保護,獨當一面!週歲「掛絭」:紅線繫住的祝福
還記得你小時候戴過的那條紅絨線嗎?上面串著古錢或小銀牌,叮叮噹噹的,像個迷你護身符——那就是「絭」!
媽媽或阿嬤會在你滿週歲時,帶你去廟裡向七娘媽「報到」:
- 「絭」的祕密:紅線代表七娘媽的祝福,古錢象徵「鎖住」健康,一戴就是16年!
- 媽媽的承諾:「等這孩子平安長大,一定回來謝神!」(結果16年後真的扛著豬羊來還願,超認真!)
如果家裡的孩子剛好滿16歲,還得參加超有儀式感的「作十六歲」活動!爸媽會恭敬地準備好七娘媽亭(也叫七星亭),擺在神案前,讓孩子從亭子底下鑽過去。這時,男孩得向左轉三圈,代表「出鳥母宮」;女孩則向右轉三圈,象徵「出婆媽」,也就是告別童年,踏上成年之路!儀式結束後,還會把七娘媽亭燒化,代表向七娘媽說聲「感謝有妳」!
16歲成年禮:鑽亭子、轉圈圈,儀式感爆棚!
到了16歲七夕這天,全家總動員!
1.「鑽七星亭」:紙紮的七彩亭子華麗登場,你彎腰鑽過去——
- 男生向左轉3圈,象徵「出鳥母宮」(告別孩童階段)
- 女生向右轉3圈,代表「出婆媽」(準備當大人啦!)
2.「脫絭」:媽媽小心翼翼解下你戴了16年的紅絨線,眼眶泛紅:「怎麼一眨眼就長大了?」
3. 燒化七娘媽亭:火光中,紙亭化作煙霧飄向天際,彷彿在說:「謝謝七娘媽,孩子交給我們自己守護啦!」
有些超貼心的外婆家,還會在這天準備成年禮物,像是新衣服、手錶、項鍊,甚至腳踏車當祝福,讓孩子滿滿感受到長大的榮耀!
在古早時代,若是中上階層家庭,做完儀式還不夠,還得辦場盛大宴席,親朋好友通通邀來熱鬧慶祝!像台南開隆宮,每年都會為年滿16歲的少年少女辦「作十六歲」儀式,熱鬧氣氛根本像辦喜事一樣!
不只這樣,七娘媽還是超溫柔的女神級角色~她可以賜給沒有孩子的家庭一個可愛寶貝,也能幫助小朋友身體康復、平安長大。很多媽媽還會讓小孩「認七娘媽做乾媽」,拜託她一路護航孩子健康又快樂地成長。
看完是不是覺得七娘媽根本是孩子界的超級英雄?天上地下最棒的守護者非她莫屬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