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養成實驗day 33|五分鐘的持續,是我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

習慣養成實驗day 33|五分鐘的持續,是我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是我的生日,很開心在這樣特別的一天,我仍持續著五分鐘習慣實驗。外頭下著傾盆大雨,雖然心裡有些焦急,因為還要運動、準備上班,但我知道——五分鐘真的很快就能結束。

因為昨晚沒事先規劃,所以我就順勢在當下的位置——客廳,立刻著手整理眼前的雜物區。那裡堆了不少東西:小孩的書本(有些其實已經不適合,可以送人)、塑膠袋、甚至還有一些二手衣物(沒想到客廳也藏了衣服@@)。短短五分鐘,這一小區域的雜物明顯縮小了不少。說實話,這次的實質成果不算特別大,但也絕對不小,光是視覺上的整潔感,就讓人非常滿意,讓我有一種「自己變得更有效率了」的成就感——尤其是與過去的自己相比。

我也很感謝自己持續使用 Notion 記錄這段過程。透過文字,我能不斷看見自己的改變,也能看見內在的成長歷程,一步步累積出來的力量。

這段時間以來,我每天更新這個五分鐘習慣日記,也開始思考接下來的方向。也許從下週開始,我會轉型為「主題週」的方式來進行寫作。每日的五分鐘練習我會持續,但紀錄會改為週更。我想嘗試用「習慣之○○週」的形式,來梳理並省思每週的習慣養成過程。例如:

  • 如何用 Notion 模板來記錄習慣與反思
  • 習慣養成中,計時器的優點與實際用法
  • 小習慣的神奇力量與活用方式
  • 不同習慣如何堆疊與擴展
  • 用「小行動」克服完美主義與拖延……

透過這樣的主題週形式,我希望能更深入地整理習慣實驗的內在歷程,也期待這樣的轉變,能讓我更專注、更穩定地在這條路上走下去。

我想對自己說聲:謝謝你一直在努力,也祝我自己——生日快樂!


avatar-img
慢慢媽的習慣實驗室
0會員
39內容數
慢慢媽:用小習慣實驗改變生活 「慢慢媽」是我的習慣養成實驗紀錄,我希望在這裡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用小行動帶來大改變。 我每天進行 5 分鐘習慣實驗,並用 Notion 記錄過程,分享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來作為我習慣養成、微行動、自我挑戰的旅程記錄,也希望找到想改變自我但又需要夥伴的人,一起慢慢來、一起進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所以我越來越覺得,五分鐘小習慣真的是很棒的起點模式,它讓一切阻力降到最低,也慢慢建立起「我是個會行動的人」的內在認同。 就像理財一樣,真正追求的不是短期的爆發獲利,而是整個生命週期中,資產的穩定累積。
今天的早晨有點匆忙。因為半夜醒來睡不著,清晨又勉強補眠了一下,醒來後看了點書、做了五分鐘練習、趕著準備早餐,接著又出門晨跑。 這樣的流程讓我再次意識到:我早上想做的事情太多了。 最近常常在睜開眼睛的第一刻,心裡就浮現:「今天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是什麼?」我想閱讀、寫日記、完成五分鐘
我的五分鐘小習慣實驗,來到第四週了。想為自己做個小小的總結與回顧。 透過每天五分鐘的實踐,生活真的開始有些不一樣。我從「看到家裡亂糟糟卻無從下手」、到現在能每天前進一小步——原本的那種混亂、疲累,下班還要照顧小孩的無力,慢慢在減少中。 俗話說:「環境是內心的鏡子。」我發
回家後又回到實體收納的節奏,今天發現三樓嬰兒床裡還有一些小孩二手衣。早上晨跑後就開始我的五分鐘收納。 除了分類季節(送親友的衣物),將還能穿的就放進髒衣籃,等有空再洗。 雖然設定的是五分鐘,但因為是假日,我還是讓自己多做了一會兒,讓今天的整理能有一個段落。 我也開始思考:平
今天一樣進行數位大掃除,整理手機上的 App 讓我有點欲罷不能。我也開始嘗試把常用的幾個 App 設成主畫面捷徑,這樣使用時更直覺,也能節省不少時間。 今天的任務依舊是整理「不常用」與「常用」App,並進行分類與優化。 結果五分鐘一下就過去了,於是又默默延長了五分鐘。要不是
因為今天出遊不在家,我將五分鐘習慣改為「數位大掃除」。原本以為只是刪減手機上不常用或不需要的 App,應該不不會太花時間(畢竟是手指按一按),但實際開始後,發現這個任務比想像中難多了。 這個 App 常用嗎?未來還會再用到嗎? 這類型的 App 應該歸在哪一類? 倒數計時器一按下去
所以我越來越覺得,五分鐘小習慣真的是很棒的起點模式,它讓一切阻力降到最低,也慢慢建立起「我是個會行動的人」的內在認同。 就像理財一樣,真正追求的不是短期的爆發獲利,而是整個生命週期中,資產的穩定累積。
今天的早晨有點匆忙。因為半夜醒來睡不著,清晨又勉強補眠了一下,醒來後看了點書、做了五分鐘練習、趕著準備早餐,接著又出門晨跑。 這樣的流程讓我再次意識到:我早上想做的事情太多了。 最近常常在睜開眼睛的第一刻,心裡就浮現:「今天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是什麼?」我想閱讀、寫日記、完成五分鐘
我的五分鐘小習慣實驗,來到第四週了。想為自己做個小小的總結與回顧。 透過每天五分鐘的實踐,生活真的開始有些不一樣。我從「看到家裡亂糟糟卻無從下手」、到現在能每天前進一小步——原本的那種混亂、疲累,下班還要照顧小孩的無力,慢慢在減少中。 俗話說:「環境是內心的鏡子。」我發
回家後又回到實體收納的節奏,今天發現三樓嬰兒床裡還有一些小孩二手衣。早上晨跑後就開始我的五分鐘收納。 除了分類季節(送親友的衣物),將還能穿的就放進髒衣籃,等有空再洗。 雖然設定的是五分鐘,但因為是假日,我還是讓自己多做了一會兒,讓今天的整理能有一個段落。 我也開始思考:平
今天一樣進行數位大掃除,整理手機上的 App 讓我有點欲罷不能。我也開始嘗試把常用的幾個 App 設成主畫面捷徑,這樣使用時更直覺,也能節省不少時間。 今天的任務依舊是整理「不常用」與「常用」App,並進行分類與優化。 結果五分鐘一下就過去了,於是又默默延長了五分鐘。要不是
因為今天出遊不在家,我將五分鐘習慣改為「數位大掃除」。原本以為只是刪減手機上不常用或不需要的 App,應該不不會太花時間(畢竟是手指按一按),但實際開始後,發現這個任務比想像中難多了。 這個 App 常用嗎?未來還會再用到嗎? 這類型的 App 應該歸在哪一類? 倒數計時器一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