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諮商所考取經驗分享:從備取到上岸的心路歷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2 分鐘

前一篇有113年備取的前情提要

114年的準備:

我從春季班開始,就跟者補習班的課表,認真上課。因為前一年私立學校都備取,今年我就提高目標到一級戰區,這樣才有奮鬥的動力。統計,我也打算從頭開始學習,好好跟他做朋友,拉近距離。暑期班時,我也找了一個讀書會。我的讀書會連我在內共有4個成員,各有優點,我覺得很幸運,能有這樣一群讀書會的夥伴。我們每周見面一次會輪流說明Corey 的某一章節,並分配考古題的撰寫。我很享受讀書會見面討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扎扎實實把Corey的書再讀了一遍,每次讀書會見面,我總覺得打雞血一樣,特別來勁,真的是一群人才能走的遠。

 

建議這時候就要去看看各個學校的網站跟開課內容,感覺一下每個學校的走向,對要報考學校做初步的選擇。因為無論你是筆試或推甄,都可能會被問到:你為什麼要來我們學校?想要修哪些科目?為什麼?此時也最好和你的論文題目有一些連結,會更具說服力。再者,每個學校。的考試方向跟內容都大不相同,針對不同的學校,都要做一些額外的準備,補習班並未cover所有的內容:

例如: 國北護要特別去念悲傷輔導。

             市北要特別去念心理劇相關內容,而且心理劇的相關考題不會重複。

             淡江要特別去讀教育心理學。

             師大要特別去讀一些生涯規劃的理論。

 

春季班和暑期班都是打底建立基礎知識,不分學校。但是在秋季班,做申論題時,最好就要確定要考哪些學校,才能將精力聚焦在對的方向,也可以感受一下那一家學校的考古題,寫起來順不順手? 讀不讀的起來?

 

模擬考:

11月份補習班有舉辦模擬考,我會強烈建議大家參加實體的部分,除了可以實際體驗考試狀況,如何在時間內作答,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程度的相對位置,以便調整策略。

我的模考成績:統計6 分,測研18.5,普心和輔原都有70分以上(看來大有可為)。

對於統計,我真的很傷心,我有念,付出真心,卻又被打臉。我開始調整策略,不報考統計吃重的科目,測驗和研究法我覺得還好,研究法我覺得勤做考古題,掌握基本分數應該還好,困難的部分大家都不會所以差異不大( 誰說大家都不會? 只有你不會!),我打算把念統計的時間拿來讀教育心理學,報考淡江。

 

推甄:

去年推甄聚焦在私立學校都有備取,今年,備審資料補習班有再看過,做了一些修改。也好找了以前的工作的長官寫了推薦信。所以,就拉高目標,除了銘傳和淡江外,還申請了國北、市北、師大、政大的推甄。

同樣的內容,只是針對不同的學校加以不同的排列組合、並且針對該校修改了預計選修課程及報考原因後,總共報了六家,成績如下:

國北: 81分,門檻好像是83分 (有點忘了。。)

市北: 40 分 (加權後),最低錄取標準43分

師大: 71分, 正取標準: 86.34 分

政大: 78 分,正取最低標準  90.802

銘傳: 過一階,諮商演練後謝謝再聯絡!

淡江:  備取6,前一年備取9,進步3 名

成績出來,我非常挫折。我本來以為公立的至少摸到一家進2階面談,沒想到全部槓龜。我不禁對上天吶喊,是不是我跟公立的學校無緣? 但是從這些成績我認為可以提供各位一些參考,我也看到一些現象:

師大:推薦信有制式規格,希望是學校教授來填寫,非常強調研究能力,有許多有關救能力的問題,並且詢問推薦者預設為教授,甚至還有一題是詢問推薦者是否會接受學生成為該校(推薦教授的學校)的研究生?

政大:有一個制式的考生資料表,感覺也不見得要寫太多,他關心的項目填一填就好。我猜測他是按考生資料表的每一個項目計分,然後加總。這個學校重視培養輔導老師。

我的推測師大、政大應該比較喜歡,會做研究寫論文、會讀書的年輕人,希望是本科系有相關經驗的,我明顯不是他們想要招生的對象,所以成績離門檻差很多。而國北市北比較能接納多元化的背景 (白話文:非本科系、無相關經驗、年紀較大、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推薦信是工作主管不是學校教授寫的),所以雖沒過一階但分數離門檻較接近。而私立學校,是比較歡迎非本科系且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同學。所以我銘傳跟淡江的備審資料是沒問題的,有到錄取標準。看到這個結果,我就決定筆試不報考政大(有一份考生資料表要填寫,推甄和筆試的格式是一樣的)、師大,因為覺得就算筆試過,面談大概也不會過,而且統計一直跟我不好,念起來事倍功半。


諮商演練:

這個項目是我心中永遠的痛! 常常一階過了 (無論是推甄或筆試),二階就掛點在這裡。113年+114 年,我總共經歷了8次面談( 包含面談、諮商演練及團體面試),總共6 次備取,2次GG,真是戰果輝煌! (面談了8次都沒正取你還好意思拿出來說嘴!),我曾經強烈懷疑我是不是不適合走這條路,所以面談都沒過?

114年銘傳推甄: 諮商演練拿到題目後(一個女生與男友的感情困擾),因為讀了一肚子書,大腦開始作動,就開始思考要用哪一個取向來處遇?  我覺得應該要用後現代,當事人是自己生命故事的作者,第一個想到的是敘事,但又覺得敘事的問題外化我不知道如何用在這個個案上?  接下來想到短焦,覺得例外事件我比較會講。好了,就是你了!   演練完,教授果然問我要用哪一個取向,我侃侃而談,然後教授忽然問我:你學習諮商不適合的地方在哪裡?教授問題一出,我忽然意識到我急著幫個案解決問題,而不是好好的去同理他。。。。最後,教授很親切的跟我分享: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可以被解決的。。?!!!! 真是當頭棒喝。前一年的推甄是備取7,結果第二年是謝謝再聯絡!  打擊很大,多花了一年的時間準備,但成績更差。。。想說,乾脆不要考了,哼!

 諮商演練的反思: 清楚的看見自己的習性。過去在企業界工作,目標導向,講求效率,注重問題解決,也在無意識中帶入諮商對話中。第一年因為腦袋空空,無法多想,反而能更真誠、自然的貼近個案。其實,在諮商演練過程中,真的不要用太多腦,要用心感受。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知道跟做到真的有差距,諮商演練不是技術的表現,要真的做到其實是要自己狀態的穩定,是身心修練的到位。

想要提醒大家,諮商演練要進步,非一蹴可及,因為牽涉到內建的價值觀、思考方式、說話習慣等等,有時要改變其實不容易,是需要長期練習的。過了一階才來練習其實有些來不及,建議大家在筆試前幾個月就要偶而排時間練習,訓練體感,以便任何型態的個案都能從容對談並形成反射動作。這個功課,我至今也還在學習中。。

 因為備取沒上,只好繼續準備筆試。。。


筆試:這一年我在各科的準備:

輔原:

把補習班的講義,和 Corey 的內容讀到精熟。國北和市北的考古題做了8年,並且有買考古題解答做參考。一樣是用手寫過 (因為有點年紀了,記憶力不大好,發現如果沒有寫的話,記不起來,需要肌肉記憶的補助),而且每一年的考古題至少看3遍。一級戰區的題目比私立學校的難很多。而且很多補習班都沒有教,是需要自己找答案的。

通常第1遍:我都寫不出來。就把考古題擬答抄一遍。

第2遍:咦! 我寫過喔??? 啊! 怎麼都沒有印象(雖然我抄過一次了)。。然後我深深的理解到:如果不是真的了解內化內容,用自己的言語說出,雖然有擬答考試還是寫不出來的 (而且有時考古題的擬答我自己都覺得怪怪的,無法理解也吞不下去,自然就記不起來)。再者,我發現其實很多人都有買考古題解答,所以如果不是有自己的想法,寫出來會跟其他人一樣,就無法脫穎而出。所以後來每一題考古題的答案,我會參考解答及讀書會同學寫的答案後,再整合出自己的答案。

第3遍:之前在寫甚麼啦!! 程度更好了,對2遍的內容會再有一些微調、修正。產出屬於自己的內容並熟記。

 

有些內容用英文記憶: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其實是進口的知識,所以有些用詞用英文記憶會容易些,例如BASIC I.D (國北114年考了25分!)  B=Behavior, S=sensation。。。我發現有些同學是用中文記憶,用中文要記7個其實容易漏,直接記憶每個英文字是代表哪一個單字會容易些。又例如:認知扭曲的過度概估/過度類化 (overgeneralization),因翻譯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我自己也混淆了一段時間,才以英文釐清。

 

精熟程度的自我評估:

  • 每個理論的人性觀, 重要概念, 治療技術, 處遇治療歷程等, 要記熟,考試時要像流水般自動倒出來。
  • 了解每個學派的關鍵字:在分析案例題時,能迅速辨別用哪一個理論較適合? 例如:阿德勒是家庭星座自卑與卓越社會興趣等;完形是真實接觸、未竟事宜、如果題目中有提到身體的某個部位不舒服,有可能是能量的阻塞。
  • 能否靈活運用舉例:例如認知學派關鍵字是認知扭曲、自動化思考,認知扭曲有哪幾項?過度概括跟選擇性抽象化有什麼不同?如果叫你舉例舉不舉得出來?

 

考前一周的複習:

我會把該校所有的考古題再review 一次,有做過的題目,務必要得分。 如果在考場,明明知道寫過,但是卻記不全,寫不完整,不是很吐血嗎?

再者,把一些背了忘,忘了再背的素材再背一次。列如: Yalom 的12個團體療效因子(每背必忘,我很有信心。。)、 Basic ID個代表甚麼?倫理的六項道德原則(很重要!昏倒都要背得出來,114年淡江和銘傳以不同形式都有考),反正講義上有的,大家都會,自己一定也要會,不能遺漏!

 

考試技巧:

  • 時間分配:我第一年在身為一個搞不清楚狀況的小白,還能在文化有61分的成績,我認為是時間分配妥善。考完出來後,就聽到同學在哀嚎寫不完,相較之下,我每一題都有寫,而且都有頭有尾,都算完整,只是寫得好不好,內容多不多而已。補習班會教一分大約寫30個字,名詞解釋一題5分,大約寫150個字。但是每一個人筆速不同,寫幾個字其實很難估計,用寫幾行來計算也會有風險。市北的考卷是橫式的,我拿到答案卷後有點傻眼,因為過去以直式預估過去寫幾行的經驗無法適用。我的作法是:一題5分就大約寫5分鐘。考試時間如為90 鐘,共100分的題目,那10 分的題目就大約寫9鐘。考試到後來,如果大家都讀得很熟,決勝點就是可以把腦袋的東西有組織、有效率的output 出來。因此也建議大家到最後要練習用筆寫考古題,如果用電腦打字記憶,考試時會發現有些中文字忘了怎麼寫,也會不清楚自己在假設20分的申論題可以寫多少內容(通常會比你整理的筆記要少一些。。)
  • 答題果決:拿到題目後,先掃過一遍那些會寫,那些不會寫,5分的名詞解釋不要花太多時間寫(我常犯的錯誤,因為感覺很會寫,就想寫很多。。),多留一些時間給會寫的申論題好好拿分,剩下的時間再來想不會寫的,掰出一些內容。遇到案例題時,腦中想到的第一個理論(通常會是自己最會的),就下筆開始寫,不回頭,不糾結(我另一個常犯錯誤,在糾結要用哪一個理論取向,然後浪費一些時間),將在考場的每一分鐘都做最大產出。
  • 答題篇幅的預估:有時不會寫的會先跳過,或是會寫的寫太多,或是格式太多換行、空格會導致答題紙不夠,考場通常答題紙只有一本,不會再發了。我在考淡江時,看到有一個同學答題紙不夠,跟監考人員要,但應該沒人理他,他應該很吐血。。。。

這樣準備的筆試成果:文化 71分,銘傳77分,淡江78分 (後兩家有高於門檻10多分),我覺得準備應該有到位。。

 

普通心理學:

其實我覺得補習班老師教的內容就夠多了。如果可以精熟,應該就沒問題。在每一個章節,老師有發考古題題本,裡面很多選擇題。題目大多來自心理系、行醫系、還有長庚職治的題目。剛開始,我覺得我要考的是諮商組,很懷疑這些考題是否適用? 就有一點排斥練習。尤其是第二講,生理基礎與意識,有關腦的部分很多,而且我都背不起來,覺得有些痛苦。後來讀書會討論考古題時,發現同學讀的蠻熟的,都很清楚題目大約是出於哪個章節,而我自己腦中是一團混亂,所有的知識絞在一起,沒有長期記憶的提取線索。

後來我做了一件事,就是把章節目錄抄了一遍;每個章節也做自己的筆記,把架構抄了一遍。當做完這件事之後,開始覺得整個心理學的知識在腦中有一個架構了。相關知識也開始有存取的位置了。我建議筆記必須自己做一次,因為在整理過程中。就是把腦中的知識,分析歸類,儲存在有提取線索的位置中。補習班發的考古題選擇題,我也不管出處是否為心理系、職能治療等系,認命地做了一遍。尤其是腦的那個章節,在記憶的時候,要記得英文單字,也要了解不同腦區相關器官的位置,才記得起來。

在複習時,看自己的筆記的關鍵字,如果想不起來再回頭翻閱,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複習大範圍。

 

測驗及研究法:

其實我覺得補習班的內容夠多,讀熟了就很有機會上榜。只是要提醒各位:測驗的第八講開始是由同學自行閱讀。市北很喜歡考測驗,所以考古題有出現的測驗,一定要弄清楚。

而研究法,也是要把考古題做熟。國北和市北都喜歡考自行設計研究,所以要自己找一個題目先做一個模板。國北喜歡考質性研究,質性研究一樣是自行閱讀。例如:國北在114年考了一題Delphi technique。這一題答案其實是在講義的249頁,但是自行閱讀,我有讀到,所以至少比沒有讀到的人多兩分。

這樣準備下來。我114年的國北心理學+測研考了73分,讓我順利的過一階。

市北19.1分(加權後)。與門檻21.3分差了2點2分,主要是一題統計計算不會,就GG了。


在讀書個過程中,我也會常常審視:這樣讀有效果嗎? 如果沒有,要怎麼做? 自己要監督自己的學習過程,並適時改進,沒效的方法不要重複使用 (後設認知學習)。在讀書時,我也會感覺一下:今天想讀哪一科? 去順著自己的直覺、感受和心情,我覺得這是讀起來最有效率的方法。


競爭狀態分析:

今年的考生人數忽然大幅增加,就我所報考的學校整理如下:

筆試 113年報考人數 114年報考人數 增加人數 成長% 錄取人數 錄取率

國北 364 473 109 29.9% 15 3.2%

市北 247 252 5 2.0% 8 3.2%

淡江 144 196 52 36.1% 16 8.2%

文化 140 164 24 17.1% 15 9.1%

銘傳 139 177 38 27.3% 8 4.5%

銘傳的錄取率因報考人數增加,下降至接近公立學校的水準。

 

文化:我連續筆試兩年,第2年,輔原從61分提升到71分,口試成績由74進步到88分,但諮商演練表現不穩定(遇到不知如何處理的個案),從88分下降到78分。我總平均成績第一年總平均成績為71分,提升到77.05,但是名次備取12掉到備取25。以錄取分數來看,一般生正取最低錄取總平均從113年的76.2上升到114年的81.45。依我的觀察。文化因為師資不錯,而且考題容易掌握,通常一級戰區的同學會拿來墊底 (我有看到一些國北的同學重榜,佔了許多正取名額),將總平均成績大幅拉高。另外,雖然文化對審查資料沒有要求,但是我是拿推甄的規格來準備的,老師有問到進文化要修甚麼課時,我有把要修的課和我的研究計畫做很好的連結。我猜是這樣,所以第二年口試成績大幅進步。如果以文化為目標的同學,必須做好心理準備,需跟一級戰區的同學競爭,而且最好準備好關於研究計畫的回答。113年備到備6上榜,114年還不知道,所以大約要考到前21名,才有機會入學。

 

銘傳:考題變化很大,難以掌握,有時會有一些奇怪的考題,不知道老師要考甚麼? 感覺老師是想看到有潛力的同學 ,而不是身經百戰,受過良好訓練的同學,所以感覺較多素人來報考(參考112年的考題,會發現有60分的申論題不需要讀熟輔原理論也能寫),較少看到一級戰區的人重榜。我覺得讀的不夠精熟的同學,這個學校會有些機會,因為遇到甚麼樣的考題看緣分,而且一階過後,二階只看諮商演練,筆試的分數就不再計算了。

 

淡江:

考英文、教育心理學及輔導原理,是比較特別的考試科目組合。我倒覺得這個學校是藍海,因為一級戰區的同學不會因為淡江特別去念教育心理學這個科目。所以,如果你願意多花時間去讀教育心理學,就會多一些勝算的機會,甚至超越一級戰區的同學(他們也是拿來墊底的,考上也大有可能放棄)。以113年為例,聽說備取到28,大幅增加考上機會!   再者,淡江的考試日期已經接近考試的尾聲,可能是很多人的最後一家,我在考場看到很多空位,感覺缺考的人蠻多的。淡江沒有考古題可以買,題目偏向時事及運用,所以靠考古題解答讀到精熟的同學在這裡不見得有優勢。

 諮商所的考試是越來越競爭,也看到很多考第二年的同學,我覺得自己要看重自己,不要妄自菲薄(年紀在考生中超過2個標準差的我都可以過國北一階,年輕的你,是不是也覺得充滿希望?),但也不要輕忽競爭的強度和所需要投入的時間、心力。我認為扎扎實實的準備都有機會,但準備需要是全面性的,包含筆試、研究計畫、諮商演練(個別及團體)面談等,因為競爭激烈,只要一個環節表現不夠好,就下去了。

同時,學生的準備越來越充分,教授們也跟著轉化,二階面談也差不多兩年就換方式。今年銘傳二階以前是諮商演練(個別),今年忽然轉變成團體面試,讓大家來個措手不及;國北的團體面試也大幅改變方式,然後其實也不知道在考什麼?

 

身心狀態的調整

考試是一個長期抗戰,在這一段時間,要維持身心的平衡,才能走到最後。一路走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也看到一些人放棄,或是無法持續認真讀書的狀態。

在前半生的工作,因長期久坐,本來就有椎間盤突出,在備考時,坐的更久,就越來越「突出」了,甚至到滑脫的地步。在第一年考文化的前一個月,我開始覺得腰痛,無法久坐。然後考前一周,焦慮失眠,強烈的感受到身體跟不上,好像無法支持我這麼高強度的讀書,就有一種考不上的感覺。當補習班打電話來親切提醒應該要繳剩下的錢參加全科補習時,我還跟她靠腰了半天,說我不考了,因為身體無法支持,無法久坐讀書 blablabla。。。後來文化放榜,本來以為榜上無名的,竟然有備取12 !  很受到激勵,就摸摸鼻子乖乖回去繳錢了。

第二年,我特別注意身體狀況,身心都不過度勉強自己,累了就休息,不想讀就休息,正常的吃、睡、定期運動,更去觀察身體的反應,也找到照護脊椎的方式。當然,中間挫折、自我懷疑。擔心考不上等等情況還是三不五時會出現,當情緒升起時,會去覺察照護,整體狀態比第一年好多了。大家都會讀到心理師本身就是最好的治療工具,所以需要好好的自我照護,如果自己都不能照顧好自己。未來又如何能夠有能量陪伴個案呢?所以我覺得這整個備考的過程就是一個修煉的過程。

補習班老師會提醒大家:生活不要有太大的變動,不要交男女朋友,已經交的不要分手。不要和不看好自己考試的人來往。而我也深深的體會到:其實情緒、時間、注意力,都是珍貴的資源和能量,需要好好地珍惜運用。所以我也做了下列事情:

  • 手機關靜音,不接任何來電。休息時,才看看有沒有重要的訊息要回覆。
  • 停止FB 約97%的追蹤,尤其是以前工作的同事或者是看了會引起情緒反映的訊息和朋友。我認為接受的訊息也是需要管理的,我們可以自行選擇希望看到什麼樣的訊息。以保持心情的穩定及專注。
  • 不參加跟考試無關的社交活動,以保持生活的單純及情緒不受外在事物影響。
  • 除了少數重要親友。沒有讓別人知道,我正在考試,以免聽到一些負面的評價或意見而受影響。

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保護自己避免干擾,維持情緒穩定及能量、聚焦所有的注意力在考試。

 林林總總說了一大堆。希望我這些經驗能對各位有些幫助。在備考的路上。我也受到許多幫忙,也使用了許多免費的資源。對於這個領域的人的溫暖及愛心深受感動。因此,我也想把這樣的溫暖及愛傳下去。各位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email 我 (yiyunt@yahoo.com) 我會盡我的能力回答。

祝各位考試順利,早日上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凱薩琳的心理分享
1會員
3內容數
50+ 進入心理諮商領域,正在勇敢前行中。。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一、前言 有考過教甄的人都知道準備過程的煎熬,筆試的內容幾乎是沒有範圍,考的層面很廣;而準備複試的過程中,更是需要在期限內極限挑戰,完成多課的教案設計、課程安排,甚至是教具製作,若今天是一人單打獨鬥,面對這樣的歷練時,更容易心力交瘁、內心徬徨,頓時迷失了方向。
Thumbnail
一、前言 有考過教甄的人都知道準備過程的煎熬,筆試的內容幾乎是沒有範圍,考的層面很廣;而準備複試的過程中,更是需要在期限內極限挑戰,完成多課的教案設計、課程安排,甚至是教具製作,若今天是一人單打獨鬥,面對這樣的歷練時,更容易心力交瘁、內心徬徨,頓時迷失了方向。
Thumbnail
分享雅思(IELTS)首戰的準備之旅與實戰經歷。
Thumbnail
分享雅思(IELTS)首戰的準備之旅與實戰經歷。
Thumbnail
  分享我在1~7月份專輔初試的準備
Thumbnail
  分享我在1~7月份專輔初試的準備
Thumbnail
一、前言 本心得適用本科系出生(資工/資管),非本科系也適用。 個人強烈建議補習。 筆者全職準備,兼職準備者加減參考。 考試作答以調查局資訊科學組經驗為例。 有問題或對筆記考古擬答有興趣歡迎來信:hhjjmllkmjj@gmail.com 二、背景介紹 資訊相關科系畢業,系排約80%
Thumbnail
一、前言 本心得適用本科系出生(資工/資管),非本科系也適用。 個人強烈建議補習。 筆者全職準備,兼職準備者加減參考。 考試作答以調查局資訊科學組經驗為例。 有問題或對筆記考古擬答有興趣歡迎來信:hhjjmllkmjj@gmail.com 二、背景介紹 資訊相關科系畢業,系排約80%
Thumbnail
依學校要求不同,先設想好教授們會如何審閱履歷(參考備審資料篇Part1),再進一步設想教授會想找什麼樣的學生進來。 試想如果今天你是教授,你想要找什麼樣的學生進來呢? 到系所的網站上,可以查看每個系所的教育目標或教學宗旨,想想自己要如何呈現出是學校希望培育的合適人選
Thumbnail
依學校要求不同,先設想好教授們會如何審閱履歷(參考備審資料篇Part1),再進一步設想教授會想找什麼樣的學生進來。 試想如果今天你是教授,你想要找什麼樣的學生進來呢? 到系所的網站上,可以查看每個系所的教育目標或教學宗旨,想想自己要如何呈現出是學校希望培育的合適人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