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的備考與面試經驗分享很多,大部分在於如何準備備審資料、調整心態、以及筆試用書與科目的準備。我在人資領域擔任面試官的角色將近八年,想從比較不一樣的策略角度來分享:當時間與精力有限時,考生可以如何更有策略的準備應考?如何站在學校的立場看自己?用什麼心態準備與呈現,來達到最大被錄取的機會?
以下將針對113年彰師輔諮所的推甄面試經驗做分享,目錄摘要如下:
面試前準備
面試歷程
成績結果
今年的面試時間一公佈,真的有嚇到,每個人只有6分鐘......!
6分鐘,光自我介紹+回答問題可能都有點緊迫了,諮商演練應該很難在6分鐘內進行吧!不得不說,看到這個面試時間表,真的是喜憂參半。
站在學校教授的角度思考,為什麼今年面試時間只有6分鐘呢?時間這麼短,能夠進行諮商演練嗎?如果沒辦法進行諮商演練,教授們想從6分鐘裡看出什麼呢?6分鐘就可以決定考生生死了嗎(誤)?
我們已知的就是,「教授會以這6分鐘決定今年度推甄入學的學生。」
一階通過的考生共34位,最終要錄取15位,大概是篩掉一半的人數。
因此,若以考官角度思考,可推測如下:
當然,實際的原因我們永遠不會知曉,但根據上述第1.點,我們可以知道如果一階成績表現不錯,面試應該不要有大失誤即可過關(因為二階大概是50%錄取率);但若一階勉強通過、離最低分門檻太近,二階面試就得要好好把握衝分數,才有機會前進到正取區。
因此,如果我是一階成績不錯的考生,我的準備方向與心態會是「不求大好大壞,穩定表現,避免重大失誤」即可。
但如果我是一階勉強過門檻的考生,我可能會多思考「如何讓面試教授特別記得我」、「如何讓教授認為應該錄取我而不是其他人」,才有機會脫穎而出。
記得,是要跟其他考生比較,我該如何擠進前一半?
或者換個角度,我可以如何贏過後面那一半考生?
不要害怕競爭與比較,因為考試本身就是競爭與比較,現實社會就是充滿競爭與比較。
我們能做的是,相信自己的付出與準備,相信自己有獨特的一面,並且,相信自己有接納自己一切的能力,無論結果好壞,我們都可以全然接納已經努力過的自己。
面試時間只有6分鐘的情況下,如果要能測驗到諮商實務或興趣潛能,並回答到教授的提問,猜測很有可能「不」需要自我介紹,或是時間會很短了。因此我只準備了1分鐘的中文自介,以及以備不時之需的1分鐘英文自介。
舉例:「我的第一項優勢是,具備管理輔導的能力:過去經營公司的8年期間,以人資主管身份輔導員工近400小時,幫助員工認識自我、協助辨識正向資源讓其自我成長。」
舉例:「I'm good at listening, and I also have good communication skills.」
準備自介,一定要練習不看稿說出來並且計時!
說出來,才知道哪裡卡卡的,那裡話語自己唸起來不通順。
計時,才會理解自己時間掌控的狀況。
最後,記得檢視自己的自我介紹:設想如果你今天是個陌生人在聽自己自我介紹,這1分鐘結束後,你對自己有多少了解了?看起來是個什麼樣的人?你會想問自己什麼問題?埋梗或留線給教授提問,都是準備面試的一個好方法,因為自己可以先設想好問題,臨場就可以較從容地應對。
因面試時間短,同樣以思考教授如何在6分鐘內評定分數的出發點思考,做了以下猜題:
當然,以上都只是考前的猜題準備,順序是以我認為可能性大至小的機率做排序。
因此,除了自我介紹,以及複習自傳與研究計畫之外,考前我花了大概3,4個小時重新複習諮商理論的相關知識,準備方向內容還是有參考許多網路上前輩們分享的推甄與考試面試經驗,讓自己比較有頭緒、不會像無頭蒼蠅。因非本科系,直接使用生命線培訓課程的講義做複習,真的很感謝蔡毅樺老師整理的講義與教學,對非本科系學生來講是很實用也有幫助的學習。
演練的部分,個人直接放棄準備練習,想直接運用生命線接線實習的經驗臨機應變。原因是個人過去已有面對員工的輔導經驗、面對陌生人的客戶服務與客訴處理經驗,在面對未知情況的談話還算是可以平穩上手:傾聽、貼近、同理;再加上現在每天都跟3歲幼兒相處,連結情感與解決問題,所以自認為在展現同理與好奇的能力,要運用在6分鐘內應該尚可的。
個案概念化的猜題是讓我考前最焦慮的,因為發現自己很難在一個練習情境裡面,選擇諮商派別將個案概念化。後來在Youtube搜尋個案概念化的關鍵字,看了幾則示範影片,發現也不一定要使用固定理論派別才能做,心裡輕鬆不少,同時也覺得6分鐘面試要單一只考這題的機率也不高,便穩定心情,放下早早休息了。
以過往自己擔任面試官的經驗,太過正式或太過隨便都不會馬上獲得很好的第一印象,當面試官的第一印象整體觀感好,自然會加分。
通常對於太過正式的服裝,我的第一想法會是「這位可能經驗不多,還有點菜」,但當然他也會是「看重這個場合,努力準備最好一面」的孩子。而太過隨便,當然首先就會呈現出此人「對這個場合不太重視」,或是「對自己的外表不太重視」,那就要能夠在面試過程中靠自己的頭腦與嘴巴呈現來獲得高分了。
研究所推甄,教授們應該會想要找適合成為專業助人者的學生,因此我認為服裝簡單乾淨、可以呈現專業與溫暖的感覺即可。
裙裝比較優雅溫柔,但我選擇米色西裝褲,同時呈現俐落又不失溫暖的感覺;上身穿黑色短泡泡袖上衣搭配,黑色給人專業感,但微泡泡袖又帶有女性特質,整體便不會與人太有距離;短馬尾,整體希望給教授的印象是自信、大方,像一個可信賴可傾訴的朋友。
現場其他女性考生,有的穿套裝與跟鞋(我覺得是比較正式的專業感),也有穿氣質連身洋裝的考生(我覺得是呈現比較溫柔溫暖的女性特質),男生的話則看到較多是乾淨簡單T-shirt,早上的時間沒看到穿著太正式服裝的男生。
整體而言,我覺得服裝沒有絕對,考生可以視自己希望呈現的特質樣貌來做準備,記得要整潔乾淨即可。最後,面試的木地板教室會要求脫鞋,因此穿什麼鞋子似乎比較沒那的重要。此外,須留意襪子是否有破洞,不然可能自己會覺得尷尬。
考試當天,很早就到學校了~早晨的空氣很舒服,駐足於校門口稍做了幾次深呼吸,放鬆身體與心情後,才踏入旁邊的明德館。
太早到了,二樓的諮商教學中心都還沒開放~
於是回到一樓,找個位置默念複習自介,還有簡單再重溫一下諮商各派別的重點,接著就滑手機放鬆心情了~
沒有自我介紹時間也沒有諮商演練,3位教授各負責詢問一題,猜測每人時間分配約2分鐘。
第一題:諮商專業題
籤桶內大概有5,6題,抽出題目解釋該名詞,我抽到的是「立即性」,解釋完後教授提問「關係的立即性與此時此刻的立即性有什麼相同和相異的地方?」我一開始沒有很抓到老師提問的用意,可能因為非本科,學習到的專業知識比較粗淺,所以先說明了我認為兩者不同之處,然後老師又再次追問「那有相同的地方嗎?」最後回答完第一題,猜測應該有花2分半鐘。
第二題:個人背景題
第二位教授詢問「個人的優勢與劣勢」,非本科生的背景很自然的可以當作優勢與劣勢,因此我選擇先作為劣勢來做說明,後續再接著說明如果有機會考上,在入學前我可以做的補強,接著便以非本科生的優勢開啟整體個人優勢部分的說明。
因自介的準備是以個人優勢為主軸準備1分鐘,所以這段洋洋灑灑再加上劣勢說明可能就快2分鐘,教授又接著詢問非本科生的報考動機,整題可能就花了大概3分鐘左右。
第三題:研究興趣方向
第三位教授要提問前,已經響過一次鈴(5分鐘)了,教授提問到一半,就已經響第二次鈴(6分鐘時間到),說實話當下的我很緊張,因為時間已經到了,但研究興趣不花個30秒,怎麼有辦法好好說明呢?一方面想著時間到了,我是不是該超級無極簡潔的回答個10秒鐘意思意思就好?一方面又想,那我就錯過一題的得分機會了,而且控制時間應該不是我的責任,如果真的要被打斷請出去,教授或外面的計時人員也會直接這樣做的。於是抱持著會被打斷請出的心情,努力回答了大概想做的方向是跟系上某教授的研究是相同的,然後就在門外急促的鈴聲下快速做結尾了。
這題的回答其實真的很令我懊惱,因為完全沒好好回答到,很擔心會不會連60分都拿不到.....
本次面試,教授完全沒有黑臉或刁難,雖然整體覺得還算順暢,正如一開始對自己的期待「不用大好,也不要大壞,避免重大失誤」,但還是忍不住覺得很懊惱「進場看到3位教授,應該就要猜測到3位教授可能各會負責詢問2分鐘問題(因為總時間6分鐘)啊!」這樣自己答題的時間就可以有點掌握,不會在其中一題花掉太多時間了......
考完後,雖然感到懊惱,但身心感到更多的是輕鬆,覺得在準備推甄的這2個月來,實實在在地梳理了自己,並且也把過去十年累積的自己好好的呈現出來了,而在第一階段教授們也看到了,覺得自己的付出備受肯定,走到這裡好像也就很足夠了。安然、穩定、輕鬆、自在,大概是面試完的那一整天的感覺。
以上這些分享,其實是尚未放榜時就先記錄下來的心路歷程,所以也看得出我真的沒什麼把握,沒想到最後獲得了滿高的分數,所以最後也是鼓勵所有考生,盡力發揮最好的一面即可,許多事情就是盡人事、聽天命,在過程中學會照顧自己,可能也是成為專業助人者的第一步吧~
彰師成績:一階94.33分,二階98分,總分96.53,正取。(正取最低總分94.07分)
最後小記:其實從正取最低分也可以推敲出教授們大致評分的方式,一階佔比40%,二階佔比60%,一階通過的最低分數88分,若二階獲得98分,總分即為94分(正取最低錄取總分)。
也就是說,很有可能二階面試教授覺得適合通過的,大概都會給到98分,亦即只要進到第二階,不論一階分數為何,人人都有機會(大概比較接近上面所述「6分鐘能做什麼?」的第3點猜測);但若教授覺得不適合的,可能就是會給一個明顯低於98的分數(例如88分),以上僅為個人猜測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