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人生彷彿被什麼「無形力量」牽引?某些 déjà vu 的瞬間、難以解釋的夢境、突如其來的靈感,似乎都來自「另一個你」?《賽斯書:未知的實相》(The "Unknown" Reality)這本書,正是為了回答這些超越邏輯的現象而來。
由珍・羅伯茲(Jane Roberts)通靈傳述,賽斯這位來自非物質世界的存有,提出一個令人震撼的觀點:我們的現實只是一層薄薄的表面,真正的實相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廣闊、更奇妙。
你活在「一個版本」的你裡,但還有其他你,正在其他時空活著
書中最讓人驚訝的,是「多重實相、多重自我」的概念。賽斯說,每個人其實都不只有一個自己——而是有許多個「平行自我」,同時在不同的時空經歷人生。你現在的選擇只是眾多可能性中的一條路,而其他你,正在經歷那些你沒選的道路。這聽起來像科幻小說,但賽斯的描述卻讓人不寒而慄地熟悉。你可曾夢見過不曾發生卻無比真實的經歷?那或許就是你「另一個版本」的記憶碎片,暫時與你共鳴。
這讓我開始理解:人生中那些「為何我會有這種感覺」的時刻,其實可能不是幻覺,而是更深實相的回聲。
信念創造經驗,而非經驗形塑信念
賽斯在《未知的實相》中重申:「你創造你自己的實相。」但他進一步說明,我們如何透過信念系統不斷篩選、限定我們所能經驗的世界。就像戴上一副有色眼鏡,我們只看到符合信念的那部分世界。
這讓我省思:我們不是被命運限制,而是被自己的想法關住了。如果你相信「人生就是苦」,你就會在生活中找到各種「苦」的證據。但如果你開始相信「我值得快樂,我有力量創造」,那個新的實相就會逐漸成形。
賽斯的觀點不是叫人盲目正向,而是提醒我們:你不是受害者,而是創造者。
夢境、靈感、直覺——來自更大的你
書中大量提到夢境與直覺的重要性。對賽斯來說,夢不只是潛意識的胡言亂語,而是你與「更大的自己」(Inner Self)溝通的管道。很多未來的指引、內在智慧,早就在夢中出現,只是我們沒學會聽懂。
還記得我曾做過一個夢,夢裡我在一座完全不認識的城市,卻能精準地走路、認人,醒來後那種「我真的去過」的感覺強烈到令人發毛。後來讀到《未知的實相》,我才知道:那不一定只是夢,而是我在另一個實相裡的經驗殘影。
你能「覺醒」,進入更廣闊的實相
賽斯不只是提供一堆靈性理論,他更鼓勵我們「實驗」這些觀點。透過觀察夢境、改變信念、打開直覺,我們可以逐漸突破這個三維實相的限制,活得更自由、更完整。
我們不需要等到死亡才能體驗「靈魂」的存在。我們此時此刻,就已經是靈魂的延伸,只是我們忘了自己有多強大、有多神聖。
寫給迷失在生活中的你:真相比你想像的更美、更大
《未知的實相》不是一本一翻就懂的書,但它是一本可以陪你走過人生低潮、靈性困惑的書。它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一扇隱藏的門,讓你看到:你是多重宇宙中的創造者,是無數可能性之間的選擇者。
這樣的觀點,不是讓我們逃避現實,而是讓我們用更大的角度去愛、去選擇、去活出那個不再自我設限的自己。
結語:未知的實相,其實早在你心中
我們之所以看不到真相,是因為我們太習慣用眼睛看世界。而《賽斯書:未知的實相》邀請我們,用心、用靈魂、用直覺去「感受」生命的本質。
當你願意暫時放下頭腦的框架,那些被你否定過的靈感、夢境、預感,可能就是「更大的你」在說話。未知的實相,其實從未遙遠,它一直與你同在——等待你張開意識,看見真相的那一刻。
https://s.shopee.tw/7KkvPdX9x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