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斯書:靈魂永生:你是一個靈魂,而你從未真正死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你靜下來,問自己:「我是誰?」你會得到什麼答案?是姓名、職業、角色,還是一種無法言喻的存在感?《賽斯書:靈魂永生》(Seth Speaks: The Eternal Validity of the Soul)就是這樣一本讓你放下身份、深入靈魂本質的書。它不是宗教經典,也不是心靈雞湯,而是一本讓人「醒來」的書。


我們不是肉體,而是使用肉體的靈魂

這本書的開端非常不尋常:一位平凡女子珍・羅伯茲(Jane Roberts)成為了靈媒,「賽斯」這個高次元存有透過她說話,傳達關於宇宙、意識、靈魂的真相。乍聽之下或許離奇,但當你真正打開這本書,你會驚訝於它的邏輯之清晰、語言之深刻,彷彿不是某個靈魂在說話,而是你內在某個更高的自己在低語。

賽斯不斷提醒我們:「你不是一個有靈魂的人,而是一個有身體的靈魂。」這個觀點徹底顛覆了我們對生命的看法。如果我們本質上是靈魂,那死亡就不是終點,而是轉化;人生也不是一場考驗,而是一場創造。


你創造了你的人生,無論你是否意識到

這本書的另一個核心概念是「你是你現實的創造者」。你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物、疾病、機會,甚至是你的情緒與恐懼,都是你內在信念的反射。這不是在責怪你有「錯誤的吸引力」,而是在喚醒你:你的意識比你想像得更強大。

當我第一次讀到這些文字,我內心震動得久久不能平靜。原來我不是無力的受害者,我可以重新編寫我自己的劇本。而這正是賽斯書讓人感動的地方——它不恐嚇你,不控制你,而是給你極大的自由與責任,讓你重新選擇如何思考、如何活著。


死亡並不真實,真正的你永遠存在

賽斯描述死亡是如夢一般的轉換,一種意識的移動。我們在夢中常常體驗另一個現實,那個世界也是真實的,只是你現在不記得。而所謂的死亡,只不過是從「地球人生的夢」醒來,進入另一個更開闊的維度。

這讓我想起我們對死亡的恐懼,其實來自對未知的無能為力。但如果你真的相信靈魂永生,那麼死亡不再是失去,而是一種回歸——回到真正的自己、回到靈魂之源。


人生不是任務,而是一次創造的遊戲

書中還提到一個觀點令我印象深刻:靈魂來地球不是為了學「功課」,而是來創造、體驗、享受。我們選擇人生的條件、背景、家庭,都是靈魂的創造素材,甚至我們選擇經歷痛苦與困難,也不是為了懲罰,而是為了感受更多層次的生命。

這完全顛覆了傳統「人生苦短、業障深重」的觀念。賽斯讓我重新愛上了「活著」這件事。他說:「你被創造來喜悅地創造。」這句話如陽光灑進心裡——原來我們本來就值得快樂,本來就可以自在地做自己。


寫給每一個正在找尋靈魂之路的人

《賽斯書》不是一本一翻開就會「看懂」的書,但它會慢慢滲入你的思維,像一粒種子,在你的內在開始發芽。它不是要你「相信」什麼,而是邀請你去「感受」那些文字背後熟悉的共鳴。

對我來說,這不是一本書,而是一面鏡子——讓我看到那個超越恐懼、永恆存在的自己。它提醒我,當我失去方向、懷疑自我時,我不需要外求,而是轉向內在的靈魂,那裡有我全部的答案。


結語:你就是宇宙的創造者,也是愛的源頭

當我們從《賽斯書》中醒來,我們不再是被命運玩弄的棋子,而是回到主宰現實的創造者。人生會繼續高低起伏,但靈魂不再迷失,因為我們終於記得:我們從未真正死亡過,也從未真正孤單過。


如果你準備好了,不只是理解世界,而是重新活一次,那麼《賽斯書》會是一盞靈魂的燈,照亮你內在的無限宇宙。

https://s.shopee.tw/6poeqNxB3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etty Chen的沙龍
0會員
55內容數
Betty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03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一生的努力只換來一場絕望與貧窮,而眼前的機會,是用智慧與危險換來尊嚴與金錢,你會選擇什麼?這正是《絕命毒師》(Breaking Bad)讓人無法自拔的核心命題。 這部影集不只是一部關於毒品或犯罪的劇集,更是一場關於「人性轉變」的極致實驗。
Thumbnail
2025/06/03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一生的努力只換來一場絕望與貧窮,而眼前的機會,是用智慧與危險換來尊嚴與金錢,你會選擇什麼?這正是《絕命毒師》(Breaking Bad)讓人無法自拔的核心命題。 這部影集不只是一部關於毒品或犯罪的劇集,更是一場關於「人性轉變」的極致實驗。
Thumbnail
2025/06/02
有些愛情,無法用對錯來評判;有些記憶,即使身體早已焦黑模糊,靈魂仍牢牢記住了那個人、那段情。1996年的經典電影《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正是這樣一部靜靜燃燒、深刻滲透人心的作品。它不只是愛情電影,更像是一場對人性、記憶、失去與原諒的詩意剖析。 當愛情與戰爭交錯,靈
Thumbnail
2025/06/02
有些愛情,無法用對錯來評判;有些記憶,即使身體早已焦黑模糊,靈魂仍牢牢記住了那個人、那段情。1996年的經典電影《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正是這樣一部靜靜燃燒、深刻滲透人心的作品。它不只是愛情電影,更像是一場對人性、記憶、失去與原諒的詩意剖析。 當愛情與戰爭交錯,靈
Thumbnail
2025/06/02
我們總是在追趕什麼——夢想、成功、自我價值的肯定。奔跑的過程中,我們以為越快越好,越強越成功,卻時常忽略了最該傾聽的聲音——內在的自己。 電影《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Peaceful Warrior),正是一部關於「停止追趕」與「回歸當下」的電影。它沒有華麗特效、沒有高潮迭起的劇情,但它像一場
2025/06/02
我們總是在追趕什麼——夢想、成功、自我價值的肯定。奔跑的過程中,我們以為越快越好,越強越成功,卻時常忽略了最該傾聽的聲音——內在的自己。 電影《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Peaceful Warrior),正是一部關於「停止追趕」與「回歸當下」的電影。它沒有華麗特效、沒有高潮迭起的劇情,但它像一場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賽斯說:「認識自己就是認識神,因為你都是和祂同一幅料子裁製出來的。」 我一直在探索自己在人生舞臺上扮演的角色,我究竟是誰?我為何而來?我的生命意義又是什麼? 小時候,我想摘夜裡的星星,在浩瀚的寂靜中,我感覺自己是宇宙的一部分,而宇宙也是我的一部分。 我們生而璀璨。 但隨著年紀
Thumbnail
賽斯說:「認識自己就是認識神,因為你都是和祂同一幅料子裁製出來的。」 我一直在探索自己在人生舞臺上扮演的角色,我究竟是誰?我為何而來?我的生命意義又是什麼? 小時候,我想摘夜裡的星星,在浩瀚的寂靜中,我感覺自己是宇宙的一部分,而宇宙也是我的一部分。 我們生而璀璨。 但隨著年紀
Thumbnail
這就是我的故事,一個關於存在、虛無和永恆痛苦的故事。也許你會覺得我的經歷很荒謬,我的想法很偏激。但請記住,我們每個人都在面對著同樣的虛無,只是大多數人選擇了視而不見。而我,選擇了直視這種虛無。這就是我的詛咒,也是我的覺醒。
Thumbnail
這就是我的故事,一個關於存在、虛無和永恆痛苦的故事。也許你會覺得我的經歷很荒謬,我的想法很偏激。但請記住,我們每個人都在面對著同樣的虛無,只是大多數人選擇了視而不見。而我,選擇了直視這種虛無。這就是我的詛咒,也是我的覺醒。
Thumbnail
死,從來就不是結束,卻永遠都是開始。死,是打開門,而不是關起來。 當你了解生命是永恆的,你就了解死是你的幻象,是為了讓你非常關切你的肉體,因而幫助你相信你是你的肉體。然而你不是你的肉體,因此,肉體的毀滅對你沒有關係。 死應該教你的是,生命才是真的;而生命應當教你的是,不可避免的不是死,而是無常(
Thumbnail
死,從來就不是結束,卻永遠都是開始。死,是打開門,而不是關起來。 當你了解生命是永恆的,你就了解死是你的幻象,是為了讓你非常關切你的肉體,因而幫助你相信你是你的肉體。然而你不是你的肉體,因此,肉體的毀滅對你沒有關係。 死應該教你的是,生命才是真的;而生命應當教你的是,不可避免的不是死,而是無常(
Thumbnail
在你「死」後,你可以選擇讓你所曾提出的任何問題都得到答案——並接受你從未夢想過的問題。你可以選擇跟「一切萬有」合一。你有機會去決定你下一步要的是什麼和做什麼。 你會選擇回到你最近的一個肉體嗎?你會選擇再以人的形象——但另一種不同的人——來體驗生命嗎? 你會選擇留在「靈界」——在你那時正經驗著的境
Thumbnail
在你「死」後,你可以選擇讓你所曾提出的任何問題都得到答案——並接受你從未夢想過的問題。你可以選擇跟「一切萬有」合一。你有機會去決定你下一步要的是什麼和做什麼。 你會選擇回到你最近的一個肉體嗎?你會選擇再以人的形象——但另一種不同的人——來體驗生命嗎? 你會選擇留在「靈界」——在你那時正經驗著的境
Thumbnail
《地藏經》云:「復次,普廣!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或夢或寐,見諸鬼神乃及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嘆、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過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屬,在於惡趣,未得出離,無處希望福力救拔,當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願離惡道。」
Thumbnail
《地藏經》云:「復次,普廣!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或夢或寐,見諸鬼神乃及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嘆、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過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屬,在於惡趣,未得出離,無處希望福力救拔,當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願離惡道。」
Thumbnail
摘自賽斯資料(賽斯書)《靈魂永生》 “神明”的歷史代表人意識之旅程 外在的宗教劇是不斷在開展的內在精神性實相之不完美的代表。 這些各種不同的人格,在宗教歷史裡的神明與先知----他們吸收了居住在某一段時間的人們所拋出的集體的“內心投射”。這種宗教劇貫注並指揮內在實相中必須以物質來代表的那些面,
Thumbnail
摘自賽斯資料(賽斯書)《靈魂永生》 “神明”的歷史代表人意識之旅程 外在的宗教劇是不斷在開展的內在精神性實相之不完美的代表。 這些各種不同的人格,在宗教歷史裡的神明與先知----他們吸收了居住在某一段時間的人們所拋出的集體的“內心投射”。這種宗教劇貫注並指揮內在實相中必須以物質來代表的那些面,
Thumbnail
你是否相信「身體只是載具」,「靈魂才是永恆」?
Thumbnail
你是否相信「身體只是載具」,「靈魂才是永恆」?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是一個「二元論者」,我想信人是由肉體(物質)與靈魂(非肉體)所形成的。我相信如同蘇格拉底死後會到一個集眾靈魂;已死亡的人們所居住的天堂,或者說非物質的世界,和先賢們一同討論哲學。我也相信人有輪迴,所以我們必須遵守道德,為的是下輩子能夠在六道輪迴中向上提升或至少不要向下沉淪。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是一個「二元論者」,我想信人是由肉體(物質)與靈魂(非肉體)所形成的。我相信如同蘇格拉底死後會到一個集眾靈魂;已死亡的人們所居住的天堂,或者說非物質的世界,和先賢們一同討論哲學。我也相信人有輪迴,所以我們必須遵守道德,為的是下輩子能夠在六道輪迴中向上提升或至少不要向下沉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